私校退場「善終」最後一哩路

財產清算、校地「落誰家」每每是大眾關注的焦點,能否強化校產公共性並活用賦予其更高價值,是私校退場得以「善終」最後一哩路。

2023年,一張「模特兒保全」的照片引起廣大迴響——在偌大的廢棄校園門口,為防範不肖人士入內行竊有價物品,除以公告示眾、出動假人站崗已別無他法。這景象已是亞太創意技術學院2019年停辦後的第四年,諷刺的是,時隔一年校地傳出將計畫作竹科使用,卻沒有業者願意進駐,如今校地仍然荒廢無主,處境尷尬。

依循《私校法》停辦的私校,除了可有3年轉型期,法規也無明訂財產清算時程,導致已屆10年仍有多校停辦後尚未轉型、完成清算。8所私校中,目前僅高鳳、南榮、稻江成功轉型、轉辦;至於轉型失敗且清算完成者,全台也僅有高美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臺灣觀光學院2所。

▲循《私校法》停辦學校之轉型、校地運用。

作為同於2014年退場的兩所私校,命運可謂大不同。高鳳數位內容學院作為全台首間停辦大專院校,2014年停辦後經歷兩年轉型,順利由一貫道團體天皇基金會承接校地及約3億負債,華麗變身為私立崇華國小,除為全台「大學改制為小學」首例,更是屏縣首座特色雙語國小;永達技術學院則是一度傳出作為職訓中心規劃使用,不料拖了10年至今仍未完成清算,校地歸屬也因懸而未決荒廢,直到今年才傳出屏縣府有意以3.1億元購置。

值得一提的還有於2021年停辦的臺灣觀光學院,短短1年內積極進行校產清算,即便以《私校法》退場仍比照《退場條例》辦理,將剩餘財產捐贈給國立空中大學,是全台第一所清算完成、解散的學校財團法人,也是校產轉讓公立學校首例。

新法《退場條例》則規範,教育部在私校停辦2個月後,須強制解散學校法人並展開清算工作,各校校地多由地方政府承接。然而清算之路迢迢,條例上路2年來,目前尚未有任何大專院校完成清算程序。

不過,停辦逾1年的中州科技大學則是在今年確定,包括校地及12棟建物總價逾23億的校產全數過戶給內政部,未來將規劃作替代役及保二總隊活化使用,為全台第一間將校產轉移給中央機關的私校。

▲循《退場條例》停辦學校之轉型、校地運用。

海嘯第一排 商圈沒落冷清有感

宜蘭縣內唯一退場的大專院校,蘭陽技術學院陪伴頭城人55年歲月,最後不敵偏鄉、少子化走入歷史。回憶起求學年代,曾是校友的頭城鎮長蔡文益表示,當地最初幾無人煙,後因學校成立後吸引周邊民眾進駐,逐漸出現商圈。儘管規模不大,全盛時期約1、2條街和10間商店左右,學校退場後商圈縮減、租屋市場萎縮,然而位於學區,房價仍居高不下。

鏡頭轉向中南部,位在彰化縣北斗鎮、埤頭鄉、溪州鄉交界處的明道大學,創校23個年頭,卻足以讓當地居民感受到劇變。北斗鎮一名謝姓餐飲業者指出,以前除了寒暑假,每天都有明道大學學生到北斗商圈用餐、購物,自家開的冰店夏季有學生買冰、冬季買湯圓和燒仙草,每日至少為商圈帶進8千元消費,「現在攏嘸」。

「一所大學上千個學生養活學校周邊很多商店。」溪州鄉陳姓餐飲業者也說,大學生喜歡到連鎖飲料店、餐館消費,這類商店在溪州、埤頭市區因明道大學如雨後春筍般開張,商店也雇用該校學生當工讀生。學校退場後,有的商店生意變差甚至歇業,繼續營業的找不到年輕學子打工,這幾個月抱怨人手難請。

高教制度缺失怎解?

訪談中談及《退場條例》制度疏漏,高教工會也針對3方面給出建議,首先是預警制度。張志綸指出,預警不僅是專輔的前哨站,同時也是給學生、教師心理準備,然而當前卻須全校5成系所師資質量不符基準才會達到預警門檻,「我們一般考試都要60分才及格,他要低於50分才會被預警」,若將門檻放得這麼寬鬆,實務上恐難有預警作用。

另一重中之重,張志綸也質疑教育部,為何連最基礎的任務「保障學生受教權」也做不到。同樣為私校退場,高中職以下學校皆可保障學生於原校畢業,大專院校卻無法做到。

而依循《私校法》停辦的大學,如大漢技術學院既未被列專輔、聲稱財務無恙,卻因辦學「窒礙難行」關門大吉而不願意續辦,這之中是否存在矛盾?「教育部是不是應該把這些預警更往前提,比如校務基金在某個水平時就應該預警,而不會說現在可以用《私校法》退場,一年內就要把學生趕走,然後說我們沒有錢」。

至於專輔董事會重組並非選舉產生,而是由教育部指派公益董事。張志綸不諱言舉出案例,某校同樣有欠薪、扣減學術研究費情事,沒想到校方的辯護律師,同時也受教育部指派擔任他校的公益董事,形同教育部的「好朋友名單」,該怎麼期待這樣的角色能確實監督?又董事會重組後也未見學生董事,那麼學生該如何去參與、捍衛關乎自身重大權益的過程?

雙軌制背後的「去管制化」

採訪當下,高教工會即將偕同大漢技術學院教師,再與校方開第三次團體協約會議。《私校法》宛如私校「退場合理化」的最佳護身符,儘管擇優盼替教職員爭取《退場條例》中明訂的權益,校方仍始終鬼打牆不願妥協,一句「我們就是用《私校法》退場的阿」就讓當場教師血壓飆升。

「這是一個歪風啦,背後就是一種教育部去管制化、不想管事情。」張志綸提出隱藏在《退場條例》背後一個奇怪的樣貌,彷彿私校被打入專輔是一種對教育部的「懲罰」,搞得主管機關必須介入輔導停招、停辦過程,好像是「被迫」去接管這些麻煩事;反而以《私校法》退場成變相獎勵,規定也沒那麼嚴格,教育部就一路開綠燈。

「可是教育部不是本來就要這樣嗎?今天學校走到這個地步,教育部沒有失職嗎?不是應該要加強監督嗎?」

張志綸直言,細看退場條例的修法過程,各方利益團體角力的痕跡明顯。他認為現行「雙軌制」有一個很簡單的解法,與私校相關的規範,最根本就是該修正《私校法》,而非另外創立特別條例。如果有內容想要補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將《退場條例》裡的條文納入主法,取代《私校法》裡面所有有關私校退場的規定,這才是正確的。

退場警報響 學生如何自保?

「反過來說,為什麼小孩選大學還必須去讀這些資料?不是應該只要有一點問題,教育部就該主動揭露了嗎?怎麼會我要工作、付學費,結果我還要去做功課免得受騙上當?不是有教育部嗎,怎麼好像我在怕有詐騙集團一樣?」

註冊率已不再是判斷學校出現危機與否的標準之一。統合高教工會經歷,張志綸給出兩項指標,最直接的是參考「生師比」,可參閱教育部資訊公開平台,觀察學校是否大量用兼任、專案教師取代專任教師的狀況;二則當學校將觸手伸至教師「學術研究費」,開始出現協議、強迫刪減情事時,就代表學校的營運已亮起紅燈。

少子化不可逆 命運vs機會

近年不難看到各種報導,部分專家、學者形容少子化有如一場大海嘯,聲稱將有半數以上私校面臨退場,更以「夕陽產業」來形容私校。高教工會認為,固然少子化已是不可逆趨勢,勢必會迎來重大轉變,是危機的同時卻也是轉機。

張志綸回憶就讀小學時期一班都5、60人起跳,現在可能是2、30人一班,「那不是(可以)趁機來改善生師比、改善教育品質嗎?」重點是國家應投入的資源,不能因為學生愈來愈少而減少。如今台灣在高等教育投入的經費,遠低於OECD國家的平均值,占整體GDP應該至少1%以上。

回到現實層面,他強調「私校也是公共財」,《私校法》講的是捐資辦學,既然捐出就非私產,後續無論是最近華夏科大與台科大整併的「公私併」,亦或是私校和私校合併的「私私併」、將校產捐出充公都是可行的,讓這些本就屬於公眾的校產,作為教育用途繼續延續下去。甚至長久下來,將營運不佳的私校國有化,當董事會辦學「不想做、做不好、做不到」就解散,國家接手後讓高教公共化,也不失為一個方向。

延伸閱讀

專題製作/謝亞庭、陳品諭
採訪報導/王燕華、郭韋綺、陳雅玲、劉星君、劉懿萱、戴永華、簡慧珍、陳敬丰、陳品諭、謝亞庭
美術設計/朱怡姿
專題監製/劉姎宜、張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