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2強賽/不是林昱珉!陳柏清對美國 對壘與悍將無緣的柴戈

北分署霸凌案沸沸揚揚…傳謝宜容昨已失聯 勞部:她明不會出面道歉

國際刑事法院宣布了!正式對以色列總理、哈瑪斯首腦發逮捕令

【專家之眼】因材施教太權威?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本報資料照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本報資料照

近日教育部政次葉丙成在「因材施教:成就每個孩子」國際研討會中表示,「因材施教」仍太權威,宜改成「因趣導學」,讓孩子有自主學習能力。教育部官員到教育的研討會批評題目不好、要改,恐怕是史上頭一遭吧?

所謂「因材施教」,根據教育部成語典,係指教育者必須依據受教者不同的資材,給予不同的教導。它源自宋朝程頤所言:「孔子教人,各因其材。」這是由於孔子將三千弟子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四科,乃根據其資質與能力。幾百年來,「因材施教」一直被視作教育的基本原則,甚至到了21世紀的今天,都還歷久彌新,從來就沒聽過有人批評這個理念「權威」。到底「太權威」之說從何而來?

也許是因為教改很強調「自主學習」、「以學生為主體」,而認為「因材施教」係從教師的立場出發,是教師本位主義,帶有一種由上而下的權威感吧?不過,孔子的時代並沒有強制性的義務教育,跟從他的弟子們,全部都是自主學習的。翻開《論語》,處處可見弟子提問、孔子回答。孔子循循善誘,鼓勵學生們思辨,哪段師生對話不符合葉次長的「因趣導學」?反過來看,「因趣導學」難道就不是從教師的立場出發,就不權威了嗎?

若要細究這兩種觀念的差別,其實不在自主與否或誰是主體,而在因「材」或因「趣」,前者指的是學生的能力,後者是興趣,理論上缺一不可。所謂工作應該「擇你所愛,愛你所擇」,重點在興趣,可是若能力難以勝任,再喜歡的工作也會磨到失去熱忱。舉例來說,很少人不喜歡觀察星星、月亮,對天文學感興趣的人多如牛毛,但具備研究天文的「材」的人卻很少,因為它涉及物理、數學等高深的學問,以及複雜的計算,所以光有興趣並不夠,還得具備研究的能力。

教改的主導者多為大學教授,他們要求中小學老師要減低知識量,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知識。假如孩子們從小就養成研究的精神,最好不過,但並非每個學童都像碩博士生一樣,具備研究的潛能或興趣。那些成年的研究生,個個皆曾歷經苦讀的過程,才得以激盪出不同層次的疑問。青少年們若吸收的知識不足,什麼都不知道,又要怎麼發展問題意識?何況很多人上學只想習得一技之長以求生存。對於那些不喜歡做研究的孩子們,教改專家們是不是也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

如今真正太權威的,絕非因材施教這個理念,而是陳義過高的108課綱,強迫中小學師生們用研究生的模式教與學,連教授自己都做不到跨領域,卻要中小學教育遵照這個標準。無怪乎最近民間教育團體主張廢除108課綱,理由是它導致學生基礎變弱。這並非毫無根據,因為台大、清大發現,適用108課綱第一屆學生進到大學的平均成績,已經跌落9%到20%了。

108課綱 小學 教育部 自主學習 葉丙成

延伸閱讀

提早放榜試水溫 明年分發入學放榜提前至8月13日

國教院新院長上任!前華梵大學校長林從一接棒 主責微調108課綱

【專家之眼】集體霸凌?108課綱阻礙班級經營

108課綱上路文理補習班反增 教長:父母對孩子外語能力等有更大期待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連年超徵,中央非要全部獨吞才滿足?

立法院正討論《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在野黨主張將更多資源分配給各縣市,使地方有能力實現在地的治理願景;民進黨則寸步不讓,...

【即時短評】洪仲丘案翻版 勞動部霸凌案會民怨燎原?

勞動部勞發署員工輕生案涉職場霸凌,在勞動部調查報告出爐後,全案並未平息,反因調查結論和社會認知有明顯落差,點燃一把輿論大...

聯合報社論/民眾黨對柯文哲的艱難告別,等待時間消化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遭押請假三個月將滿,黨中央委員會召開臨時會議延長其假單,讓他再請假三個月。對此,已有律師質疑是誰幫他代遞...

【重磅快評】勞動部地獄哏 見證封殺國會改革的成果展示

近日台灣最駭人聽聞的「地獄哏」,莫過於本來應該保護勞工的勞動部,竟然發生長官霸凌下屬、導致基層公務員輕生的事件。而且從已...

聯合報社論/川普用人只重忠誠與抗中,整肅風暴難逃

川普快馬加鞭籌組新政府,迅即發布長串人事名單,幾全集中在「忠誠」與「抗中」兩種類型,正蓄勢待發。川普自稱,在上屆任期常遭...

聯合報黑白集/民進黨還可以更難看點

勞動部員工因遭職場霸凌輕生,該部調查多日,竟稱「無法證明遭霸凌」,原將涉嫌之分署長謝宜容調職,昨天才記兩大過停職。更扯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