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前進2024 COP29/現場直擊:太空觀測抗暖化 地緣政治是變數
提到太空發展,馬上映入腦海的是SpaceX執行長馬斯克略帶狂意的火星殖民計畫,又或者是印度探測器去年成功登月,成為第四個探索月球表面的國家,也可能是中國大陸宣布將在二○三○年前實現載人登月計畫。
然而,人類除了朝浩瀚無垠的星際未知探索,實際上面向地球才是現階段更務實的做法。繼COP28首度舉行「太空機構領袖峰會」之後,COP29延續其精神,於十六日舉行太空峰會,邀請約八十位機構代表共襄盛舉,包括美、日、俄等太空大國的代表也與會參加。
現場代表皆表達,從太空觀察、蒐集氣候資訊,有助於全人類對抗氣候變遷。
歐洲太空總署(ESA)氣候辦公室專員Paul Fisher指出,從神之視角觀察地球已不是新議題,自太空檢視氣候變化不但可跨越國界,還能深入人類難抵達的地方,像是冰凍圈(cryosphere)等極限區域。
目前全球氣候觀測系統歸納出共五十五項必須觀測的氣候變因,其中有六成可以透過衛星進行觀測和蒐集。Paul進一步指出,除了大數據的用途,衛星觀測也成為「監督」工具,可以檢視各國提出的碳排放數據與實際情況吻不吻合,也可向聯合國舉報碳排放熱點,甚至觀測結果提供給世界銀行等多邊開發銀行,作為投資調適項目,當然也包括協助各國制定氣候政策的功能。
不過,太空氣候觀測非常仰賴各國同心協力,除了需要各國作出長期投資的承諾,但合作必須要建立在強大的信任基礎之上,太空就算遠在天邊,也免不了要受到陸地上地緣政治的影響。美俄今年即爆發衝突案例,美方指控由俄國發射的衛星有能力攻擊他國衛星,兩國皆指控彼此將太空軍事化。
人類向太空探索,學會向內看,無疑是對抗氣候變遷的解方之一,但也可能發現,看到的景象沒有想像中的美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