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上教堂參與聚會卻非會友? 教會信徒約佔8成
【台灣醒報記者莊宇欽綜合報導】常常上教堂聚會,但卻不是教會信徒?一項研究指出,新教教會每個月平均的聚會人數中,大約有八成是該教會信徒,而有兩成的人僅是參與者。對此,多數人認為參與「時間」不夠長是不願成為信徒的最大因素,但教會應更清楚傳達成為信徒的重要性。
教會內信徒仍居多
《Religion Unplugged》報導,美國生命之道(Lifeway Research)研究發現,平均每個月參與新教聚會的美國成年人中,大約有五分之四(82%)是該教會信徒,而不到五分之一(17%)的人僅是參與者,剩下1%的人則為不清楚。
事實上,參與聚會的頻率將影響是否願意成為信徒。研究指出,每月至少參加四次聚會的人相較每月參加少於四次聚會的人,更有可能成為該教會的信徒。此外,上教堂的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成為信徒,而擁有大學學歷的人相較來說更有可能承認自己是教會信徒。
生命之路執行董事麥康奈爾表示,教會的宗教規範會成為信徒的信仰準則,而信徒身分會視為擔任特定角色或參與投票的先決條件,這些都可能影響參與者是否願意正式成為信徒。
非教會信徒原因
《Baptist Press》對於非信徒會眾而言,多數人認為「時間」是最重要的原因。數據顯示,大約五分之二(39%)的人認為自己不是信徒,因為他們參與教會的時間不夠長,而近四分之一(22%)的人則表示,他們根本還不想正式成為信徒。
另外,包括教會信徒制度的價值(15%)、聖經真理的教導(8%)、責任歸屬(7%)和教會權威(3%)等因素,都成為聚會參與者不願意成為信徒的考量。
麥康奈爾認為,非信徒會眾對於成為信徒似乎沒有太多的急迫感,參與聚會的頻率也較低,對此,教會應更清楚傳達正式成為信徒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