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Gym成台灣品牌…熬8年反併總公司 背後有2考量:10年全球開2500店
【撰文‧徐采薇】
不看眼下利益,而是看準未來發展。世界健身歷時8年長跑,終獲品牌方點頭完成收購。此舉,無疑是世界健身投入國際市場的關鍵起手式。
「就從現在起,World Gym International(WGI)的品牌所有權、經營權和加盟系統,全都屬於台灣!」10月28日,台灣最大連鎖健身房品牌世界健身(World Gym)董事長暨總經理柯約翰(John Caraccio)在記者會上宣布,斥資九百萬美元(約二.九億新台幣)收購美國品牌方,讓World Gym正式成為台灣品牌。
兩大考量 決心拿品牌經營權
此舉,既讓世界健身有機會走出台灣,打通前進國際市場的路,更能每年為公司挹注350萬至400萬美元(約1.1億至1.3億新台幣)的權利金收入。
消息一出,隔日世界健身股價應聲漲停,衝上108.5元,截至11月12日,股價回落至96.2元,市場仍在觀望。外界好奇,世界健身如何以被授權方身分吃下品牌方,這背後又有何盤算?
「不願受制於人」與「進攻海外市場」,是世界健身積極收購品牌方的兩大考量。
「我們在8年前就跟品牌方提過要收購。」不甘只當被授權方的柯約翰直言,8年間,對方都果斷拒絕,但團隊仍鍥而不捨,直到今年初才終於迎來轉機。
一次在美國洛杉磯的健身展會上,他們再度向品牌方釋出收購意向,結果對方居然沒有直接否決,而在郵件中首度鬆口,「I would like to hear your thoughts.」(我想聽聽你的想法。)
柯約翰推斷,一來是品牌方在疫情時經營得較為辛苦,雖在美國、台灣、澳洲等地都有拓點,但速度趨緩,因而萌生脫手念頭;二來是台灣作為全球最大經銷商,並已於今年1月上市,自然成為買主的優先選項。
原品牌方擁有品牌經營權,主要收入源於加盟權利金。世界健身財務長謝如菁強調,這半年來經過不下數百次與對方開會討論,檢視全球每位加盟者的合約書、加盟金、財務和有無訴訟案等,確認沒負債、訴訟,才正式簽約,「畢竟誰也不想接手一個爛攤子。」她直言。
「對方有意要賣,後面一切好談。」柯約翰透露,品牌方原開價1500萬至2千萬美元,經不斷協商後,雙方以9百萬美元拍板成交。
手握品牌權利,讓世界健身即日起可獲得台灣在內共10國、271家店,每年約350萬至4百萬美元的權利金(包括世界健身原先每年支付的117萬美元),這筆金額將全數轉為營收。謝如菁推估,扣除管理全球據點的人力、系統等成本後,世界健身營業利益率可達50%,換算利潤約為175萬美元。
謝如菁透露,能有五○%營業利益率,來自世界健身的行銷、管理優勢,品牌方利潤並沒有這麼高,「否則誰願意賣得那麼便宜。」
浦惠投顧產業分析師黎志建觀察,每年獲利175萬美元的品牌,能以9百萬美元買到,真的非常划算。
「我們看重的不是眼下的收入,而是未來的海外市場。」柯約翰進一步指出收購背後的關鍵考量。
開設直營店 就近布局亞洲
過去,世界健身只被授權在大中華區開店,但一直以來僅專注台灣市場,不敢貿然出海。畢竟,海外擴點得經過品牌方同意,還得依當地的人口數等條件,多支付簽約金及權利金。舉例來說,泰國人口約為台灣3倍,品牌方可能以展店數應達台灣3倍為由,要求支付3倍以上的權利金。
「這條路一定得走,才能免於被品牌方牽制。」長期關注運動休閒產業的星達管理顧問董事長詹克群指出,台灣市場仍舊有限,若未來想要成立副品牌或到海外展店,掌握品牌主導權十分重要。
如今品牌在手,世界健身即能雙軌並行:一方面評估到東南亞國家開直營店的可能;另方面,瞄準美國、巴西、加拿大、澳洲、德國等擴大加盟,盼在10年內達到5百家直營店、兩千家加盟店的規模。
開設直營店是世界健身在台灣熟悉的經營模式,但前提是必須足夠熟悉市場,因此計畫先從較近的亞洲做起;至於加盟部分,它則扮演輔助者,幫助加盟主在當地拓點、賺錢,自己才能穩定收取加盟金及產品抽成費用。
展望後市,黎志建認為,世界健身往海外走,絕對是利多,台灣市場雖目前仍有展店空間,但終究有飽和的一天;朝海外布局須承擔更高風險,也得有強大的籌資、借貸能力支撐,其後續能否有效引進資金,得拉長一、兩季觀察。
「這還只是開始!」想像未來宏大的國際發展藍圖,柯約翰露出微笑。確實,最新變身為台灣品牌的世界健身,有機會一步步自我鍛鍊,以更壯大的姿態征戰國際。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56期)
延伸閱讀》
不是0050、00878!ETF長期投資首選哪1檔?它鐵粉率最高「10個人就有4個定期定額買進」,存股TOP20一次看
中年夫妻無子女,最怕另一半走了「遺產要跟兄弟姊妹分」!3步驟避免手足爭產,保晚年無憂
COP29直擊》在氣候峰會中最受歡迎的台灣人!連美聯社對原民服裝都很感興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