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陽光行動/觀察站:師培改革 可從業界找老師
一○八課綱後,教師工作大幅增加,除了原本的教學、班級經營外,還有AI融入雙語教學等外加任務,再加上家長壓力、產業磁吸效應等,都讓莘莘學子從師意願降低。如何吸引年輕人投入教職,讓師培生將教師從職業提升為志業?是政府的當務之急,也是一大挑戰。
民國七、八十年代,社會氛圍偏向「尊師」,不過近年卻傳出許多學生或家長的過度膨脹,用自身想法和經驗指導老師教學,大量的陳情和投訴,讓老師和學校負擔沉重。家長對教師信任感降低,也造成教師行業動輒得咎,吸引力大幅降低。
多數教師超鐘點與肩負各種任務,更是一○八課綱後的常見現象,有高中教師最高紀錄是擔任導師+開設六種不同的課程。面對愈來愈多樣性的行政挑戰,卻只能領到聊勝於無的行政加給,讓教師們湧起不如歸去之感。諷刺的是,政府長年高喊行政減量,第一線教師完全無感,情緒勞務、正向心理學、正念等,是近年教師私下研習或找書來看的熱門關鍵詞。
師資培育制度走向職業證照導向後,對部分師培生而言,非以志業視之,而是從職業、事業的角度看待師資培育。因此,師資培育端需要重新思考,除了遴選具將教育視為志業的師培生,擇優培育外,也需應運用更多課程設計、教學實踐經驗的傳承,讓師培生將教師從職業提升為志業。
此外,現行師培機制過於僵化,難以應對市場需求變化。某些不易招聘的科目,應考慮引進業界專業人才兼任教師職位,增加師資來源多樣性。
因應國際趨勢,師培制度與相關法規的改革無可避免。教育工作者是台灣社會發展和穩定的重要力量,更是各種護國神山的打造者。教育工作人員應挪出更多時間和社會對話,政府也必須給予認真教師相對合理待遇。如何吸引好學生投入教職,是未來師資培育改革最必須關注的課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