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走」的AED 北科大師生改良硬體軟體創新奪獎
心臟疾病為國人死因第2名,台灣1年約有2萬人在送到醫院前心跳就停止,當人不幸倒下,救護車抵達現場至少需要4到5分鐘,身旁有沒有救命的人和機器,成為保命關鍵。北科大師生根據市面上最小體積的可攜式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進行硬體上的改良、創新設計軟體系統,同時榮獲美、法兩國比賽的肯定。
北科大工設系教授鄭孟淙指導學生林宥萱、徐譯璟、林育丞、洪洧鵬,根據台大醫院醫師吳毅暉開發、市面上最小體積的可攜式AED(自動體外除顫器),設計出軟硬整合創新方案「心電心」(Heart Ease),能在最短時間內將救人者帶往被救者,提升危急時刻的救援效率。此設計一舉奪下2024年美國繆思設計獎金獎(Gold Winner)、法國DNA 巴黎設計獎優勝(Winner)兩殊榮。
北科大指出,在團隊設計的App中,民眾若取得AED或CPR證照,即可於註冊後成為救援者;當有人倒地,目擊者可用手機啟動救援,系統將即時顯示最近救援者的位置及預計抵達時間、導航至病患所在地。團隊也重新設計AED的螢幕和按鈕,提供視覺指引,協助救援者進行救援操作,直到救護車到達現場。
本設計解決現行救援反應時間過長、AED實際使用率不到2%的問題,且在緊急情況下,能迅速識別及動員已受過訓練的志願者,縮短了等待專業救援所需的時間,提高AED使用率和救命效果。
鄭孟淙指出,在設計發展過程中,特別希望團隊能「將AED的利用機會點發揮到極致。」透過提供一個設計發展框架,他引導同學運用設計手法呈現最適解答,特別是在使用者介面上,努力要讓非專業人員也能快速上手,AED的造型也要不斷優化,協助使用者在辨識上、操作上都能更加直覺。
鄭孟淙說,本設計未來不只能擴展到學校、社區及偏遠地區等有急救需求的場所,與相關機構合作推廣AED使用與CPR培訓、強化公眾對急救的認識與能力,更能尋求與國際健康組織合作,擴大好設計的影響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