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賴清德人事任命又有爭議 洪申翰接勞長 黨內示警恐翻船

川普2.0政策方向衝擊市場 日圓匯率還能再見甜甜價?

睡機場不再痛苦 全球10大對轉機、誤點乘客最友善機場一次看

學者籲提出「去煤時間表」 朝2035年減碳50%努力

「氣候變遷績效指標」20日於第29屆氣候峰會(COP29)中公布最新排名,台灣微幅進步一名,但仍居末段班,排名第60名。特派記者余承翰/亞塞拜然攝影
「氣候變遷績效指標」20日於第29屆氣候峰會(COP29)中公布最新排名,台灣微幅進步一名,但仍居末段班,排名第60名。特派記者余承翰/亞塞拜然攝影

學者建議,台灣在能源轉型及淨零工程推進上須採更前瞻的氣候行動,跟上國際淨零趨勢,提出「去煤時間表」;另有學者提議應提升2030年減碳目標、進一步朝2035年減碳50%的方向努力。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屆締約方大會(UNFCCC COP29)11月11日至11月22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市舉行。

台大環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劉銘龍今天表示,台灣歷年燃料燃燒碳排居高不下,人均碳排放量仍維持在約每人11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及到今年底,再生能源發電僅占總發電量的12.1%的趨勢看出;在能源轉型與國家淨零工程的推進上已面臨困局,極待採取更前瞻的國家氣候行動。

劉銘龍指出,台灣不能再以高用電成長情境推估碳排減量路徑;製造及住商部門必須加大節電與提高能源效率,將年用電成長控制低於2%;加速零碳和低排放技術發展,如碳捕捉利用封存和儲能發展。

此外,劉銘龍認為,當務之急應重新檢討台灣能源配比。據統計,台灣2005年煤炭進口數量約為6000萬公噸,一直到2023年仍有5800多萬公噸,用於發電及汽電占比超過7成;應該跟上國際淨零趨勢,提出「去煤時間表」。

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與歐洲氣候行動網(Climate Action Network Europe)今天公布今年對全球63個國家及歐盟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Performance Index Results,CCPI)評比結果,前3名從缺,台灣排名第60名。

環境部表示,CCPI的評比方法有爭議,不宜直接引用此評比結果評斷台灣減碳努力。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總監趙家緯認為,若從分項看來,再生能源評比由上次51名進步到43名,且再生能源成長趨勢上,由於不含大型水力的再生能源(以風力與光電為主)於初級能源占比,在過往5年間由1.81%增加到2.89%,所以被評為非常高,為全球前10名。

趙家緯也說明在CCPI的評比方法學中,基於各國經濟發展條件、歷史排放量趨勢,給台灣與韓國相對他國更加嚴苛的減碳責任,要求台韓應於2030年時將人均排放量降至2.5噸,相當於10年間須減量80%;相較之下,日本僅須減量65%,降至3.3噸,美國僅須減量56%,降至7.6噸即可。

趙家緯也提出4點建議,首先應提升2030年減碳目標、並訂定積極的2035年目標,至少往2035年減碳50%努力;強化深度節能政策,以能源使用總量負成長為目標;提出產業轉型對策,調降石化業規模;加速再生能源發展,從不要弱化屋頂光電開始。

再生能源 淨零 減碳

延伸閱讀

專家:減碳挑戰緊迫 政府、企業需更多協作

CCPI評比後段班 專家:能源使用總量負成長應為目標

川普如G20峰會佛地魔 存在感強但少有人直接提及

強制碳盤查範圍再擴大 環境部預告月底提出第三批名單

相關新聞

中油:明天起汽油不調整、柴油漲0.1元

台灣中油宣布,自明(25)日凌晨零時起汽油價格不調整、柴油調漲0.1元,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8.6元、...

核電政策鬆口? 郭智輝:三原則只差核廢料處理這一項

經濟部長郭智輝今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備詢時表示,持續關注新核能技術,安全無虞、核廢可處理、大家有共識等三原則,目前只剩下...

台灣棒球根本贏不了日本?財經網美:若張忠謀一開始說不可能就無今日台積電(2330)

你跟日本人差在哪裡,台灣跟日本差在哪裡?就差在這裡。

人力銀行:今年勞工平均年薪80.2萬元

全台千萬名勞工今年「薪情」如何?一○四人力銀行調查顯示,整體年薪平均八十點二萬元,半導體以平均一○三點五萬元、八連霸,其...

洪申翰還沒上任…印尼家庭看護工今到勞動部陳抗 促薪水比照基本工資

家庭看護工薪資多年來與基本工資不同調,許多勞動團體長期呼籲家庭看護工的工資應比照台灣的基本工資,台灣照顧勞動產業工會(S...

國科會:政府催動AI 每年砸300億 並加強與川普合作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接受日媒專訪時指出,台灣政府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將每年編列約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億元)於人工智慧(AI...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