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外籍工作者調查報告:3成被強迫加班、1成上市櫃員工無申訴管道
台灣移工議題持續受到關注,勵馨基金會移住者研究團隊今天發布「外國籍工作者人權政策應用關鍵報告」,有近半數的外籍工作者不清楚台灣的勞動法規,恐致使其勞動權益受損,有約3成的受訪者認為自己被強迫加班,也有3成認為受歧視,大多是因為國籍和語言。在上市櫃公司工作者,也有2成多表示,公司沒有公告性騷擾防治措施,1成左右沒有公開權益申訴管道。
我國陸續開放外籍移工來台工作,然而,勵馨基金會指出,根據移民署統計資料,截至今年10月底失聯移工人數已近9萬人,以產學合作為目標的外籍生適應不良,課程設計失當,實質學工的消息叢生。種種現場事件都讓台灣的人權形象蒙上一層灰,也造成更大危機。
台灣對於提供外籍工作者法規資訊管道仍不足,勵馨基金會移住者研究團隊報告指出,外籍工作者即使願意關注自身權益,資訊也不夠。受訪者中仍有近半數不知道外籍工作者也適用勞動法規,對於性平三法(性騷擾防治法,性侵害防治法及性別平等工作法)的適用性,更僅有四成多清楚。此外,在上市櫃公司工作者,也有2成多表示,公司沒有公告性騷擾防治措施,1成左右沒有公開權益申訴管道。
職場中也有3成受訪者認為自己被強迫加班,3成認為被歧視。有近7成公司並未安排職業安全培訓課程。政策方面,有6成期待能放寬永久居留資格和失業補助金。
外籍工作者也提到,農業移工人數雖然少,但需要更多的關心與協助,外籍工作者中,不分行業別,都有身心健康議題,常會陷入抑鬱和焦慮中。
研究團隊建議,國家需要建置一個網站,提供外籍工作者至少中英雙語的申請資訊與流程,並完整揭示勞動權益法規。工作場域也應有多語標誌,減少職業災害,勞資溝通協商建議按勞工人數比例,邀請外籍工作者代表參與協商,表達意見及積極對話。
此外,若有性騷或性侵害案件,除了職場隔離之外,也需另安排宿舍,甚至調離原工廠,以免因為被申訴者不滿,導致申訴者遭霸凌或排擠狀況。
在台傳教服務超過20年,扎根中部地區的天主教瑪利諾會神父陳智仁分享移工於工業大廠的工作經驗。陳智仁表示,有移工被迫加班,沒有加班費,沒有合宜的安全防護設備,甚至護照被雇主扣留,無法拿回來,移工在宿舍甚至有宵禁,且沒有可以申訴的管道,這些都是完全不被允許,但台灣政府對於護照扣留等問題卻仍保持沉默。
台灣人權促進會資深研究員施逸翔表示,台灣政府必須採取具體行動保障移工的基本人權。像是近日由長期關注遠洋漁工的「Wi-Fi NOW for Fishers’ Rights 」倡議團隊,不斷呼籲台灣政府在強烈颱風期間,應改變原本強制要求漁工在漁船上雇船的作法,應將漁工從漁船上撤離到安全的陸地庇護所安置,保障其生命安全。對外籍移工的剝削是企業人權最大的風險,也都已經受到國外品牌商的關注。
勵馨基金會移住者服務中心主任李凱莉表示,我國人口快速老化,9年內將有近4百萬人退休,明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不分國籍,人力及人才永續是政府必須重視的議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