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大師工作坊開課 93歲陳錫煌連續15年當導師

布袋戲國寶大師陳錫煌強調,先有舊的,才有新的,創新便是從舊有的傳統裡擷取元素,再來創新;而戲偶子劇團團長邱豐榮表示,所謂傳統與現代的隔閡,其實沒有那麼遠,它就在你的表演當中、就在你的觀眾身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布袋戲國寶大師陳錫煌強調,先有舊的,才有新的,創新便是從舊有的傳統裡擷取元素,再來創新;而戲偶子劇團團長邱豐榮表示,所謂傳統與現代的隔閡,其實沒有那麼遠,它就在你的表演當中、就在你的觀眾身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兩度獲人間國寶認證、紀錄片「紅盒子」故事主人翁陳錫煌,年過90歲仍心繫傳統布袋戲的教學,連續舉辦15年的「掌藝薪傳-大師工作坊」將在4月21日開課,即起開放報名。

113年「掌藝薪傳-大師工作坊」將於台北偶戲館開設,由陳錫煌擔任導師,藝師及藝生擔任助教,每週日上課,地點在台北偶戲館;課程包括前場操偶班、後場音樂班、工藝製作班、雕刻藝術班,結業成果發表將在台北霞海城隍廟廟埕舉行。

陳錫煌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他從13歲開始學布袋戲,歷經近80年學習及演出經驗,深刻感受到傳統布袋戲的優美,可惜時代在進步,高科技使人分心,布袋戲觀賞人口愈來愈少,所幸台北偶戲館年年舉行大師工作坊,讓他可以將這項傳統技藝傳授下去。

陳錫煌生於1931年,父親是著名掌中戲班「亦宛然」創始人李天祿,陳錫煌推廣及演出布袋戲數十年,2009年獲文建會(文化部前身)指定為「重要傳統藝術布袋戲類保存者」;2011年再獲指定為「古典布袋戲偶衣飾盔帽道具製作技術保存者」,被譽為雙認證人間國寶。

導演楊力州耗時10年拍攝的紀錄片「紅盒子」,記錄陳錫煌布袋戲人生,2017年上映時掀起社會大眾對傳統布袋戲關注,陳錫煌演出時隨身攜帶的「紅盒子」(裝著戲神田都元帥神像的盒子),尋找「紅盒子」接班人是片中主題之一。

陳錫煌持續傳承布袋戲技藝,已培育出許多新生代演出者,「大師工作坊」盼能撒下更多布袋戲種子,讓布袋戲傳承開枝散葉。

陳錫煌說,布袋戲在台灣不像歌仔戲、京劇有專門學校進行教學,既然沒人要為布袋戲成立學校,不如就由他來推動;陳錫煌表示,他堅持傳習傳統布袋戲,從15年前開始每年都開課,課程內容包含布袋戲藝術各種面向,歡迎大家來上課。

陳錫煌「掌藝薪傳-大師工作坊」即日起開放報名,報名網址https://tinyurl.com/2p8avcff

布袋戲 霞海城隍廟

延伸閱讀

釣魚台紀錄片《重返無人島》 3月21日清大登場

影/好壯觀!80棚布袋戲綿延1公里 酬謝芬園福德宮土地公

虎尾糖廠助灣生二代尋根 83歲宣子品嘗記憶中的甜

雲州大儒俠曾創97%無人超越收視率 金光布袋戲結合科技將重現史豔文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補充保費擬提高 2年後上路

健保財務緊繃,補充保費制度上路十一年,即將出現重大變革。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昨天證實,已著手研擬「健保法」修法,預計補充...

桃機地勤事故增 今年平均每月1件

地勤作業引發的地安事件層出不窮,今年截至十月就有九件,幾乎平均每月都有一件,去年地勤作業影響班機延誤,也較疫情前、二○一...

炒菜時「1處窗戶」千萬別開 譚敦慈:油煙充斥整個廚房很傷肺

長期處在空污環境,會讓人容易罹患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症狀,以及增加肺癌風險。除了戶外,家中的廚房也會製造「室內空污」,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指出,煮飯時靠近吸油煙機的紗窗千萬不能打開,否則會導致油煙充斥在整個家中,使得肺部受傷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