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團曝7成偏鄉癌友「獨自就醫」 有人路上失禁差點放棄治療
癌症治療時間漫長,定期回診是病友的日常,但住在偏遠地區的癌友,治療完畢後還要舟車勞頓返家,不僅身心俱疲,還容易導致不適。家住台東太麻里的獨居長者方先生,每周必須獨自騎車50公里回診,長途跋涉過程中,經常遇到排泄物無預警從人工肛門流出,讓他一度萌生放棄治療的念頭。
另一位家住台東成功鄉的陳小姐,罹癌後轉為打工維持生計,搭乘每天只有來回一班次的車前往就醫,往往一早出門,傍晚才到家。她表示,半年25次的療程,每個禮拜來回6小時,「真的是很辛苦,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好起來 ?」
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台灣110年新增超過12萬名癌症患者,其中60歲以上佔將近6成。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說,癌症患者最常接受化療及放療,每二到三周一次化療已讓癌友疲憊不堪,有時還需搭配每周5次放射治療,且治療副作用嚴重,包括噁心、嘔吐、疼痛、疲憊,使得長途往返醫院的過程更加痛苦,也大幅增加了就醫路途上的危險。
「偏鄉高齡癌友面對如此密集的治療,身體上已是沉重負擔,而漫長且不便的就醫路程,更是增加了困難。」蔡麗娟表示,與交通相對方便的北部地區相比,台灣南部、東部地區癌症死亡率分別高出33%、45%,顯示偏鄉癌友在接受治療與康復過程中面臨嚴峻挑戰,據基金會統計,超過7成東部癌友,在無人陪同的情況下獨自就醫。
蔡麗娟表示,基金會服務的偏鄉個案中,許多高齡癌友處於獨居處境,或老老照顧,較少癌友與子女同住,家庭支持系統薄弱,不僅往返醫院距離較遠,結束後還必須趕上公車班次,或自行騎乘機車,「翻山越嶺才能到家休息」,面對體力與安全性的挑戰,不少病友選擇放棄穩定治療,「改善交通支持,對於提高偏鄉高齡癌友治療持續性、生活品質至關重要。」
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富邦人壽合作多年「銀髮偏鄉,就醫無礙」,協助偏鄉癌友穩定就醫,並整合資源推出「銀髮癌友偏鄉交通媒合平台」,提供預約搭乘服務,範圍從台東擴及高雄、台南,預計將至屏東拓點,今年並推出「好行康復包」,提供銀髮癌友抱枕被、衛教手冊等,支持偏鄉癌友康復之路。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