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手機成癮…大腦已被改變 引爆家庭衝突最大主因
兒少手機成癮,已經成為家庭衝突的最大主因,當孩子沉迷在網路世界,叫不動、管不動,家長斷網、沒收手機,雙方怒不可遏,直接上演全武行,甚至未成年子女難忍怒氣對家長、長輩暴力以對。
馬偕醫院兒童青少年心智科資深主治醫師臧汝芬表示,有愈來愈多的家長帶著孩子來求診,因不滿制止玩手機而起衝突。詢問發現,有些孩子一天的手機使用時間至少五個小時起跳,甚至還有八小時,幾乎放學時間都在滑手機。
臧汝芬說,她的患者平均約九歲,最小的五歲,都是被「平板養大」的孩子,在進入小學後,難以適應校園生活,因為大腦已經被改變,其機轉與酒精、毒品成癮的患者有類似反應,克制不了想上網的衝動,對其他事物都失去興趣。
臧汝芬建議,學校雖然有專業的輔導資源,但發現孩子有社交困難、情緒不穩、控制力不佳等異狀,應該嚴格執行轉介醫院,進行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而不是等到發生社會案件才檢討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政府也應介入「手機健康管理」,避免學生手遊消費情形加劇、網路遊戲成癮的問題愈來愈嚴重。
「曾有個案因暴力衝突,家長受不了,報警強制就醫」。臧汝芬說,未成年施暴者只能用就醫住院治療的方法,但治標方法還是要改變他們使用手機的方式,不要被3C產品控制住。她建議,學校也要把手機成癮問題列為入學檢查項目,跟視力、牙齒一樣,提早安排身心輔導。
二○一八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告的第十一版世界疾病分類已經正式將「遊戲障礙」列為一種精神疾病,臧汝芬呼籲,各界都要重視電玩對兒童、青少年的影響,但不需要一味阻止孩子玩遊戲,而是安排更多全家一起做的活動,更能達到促進身心健康。
暨南國際大學家庭暴力研究中心主任王珮玲表示,未成年人家暴事件漸增,要從輔導教育著手,並用「協商方式」處理,透過第三方居中協調雙方的問題,幫助孩子度過混亂的青春期。若無法解決,可透過各縣市的家庭教育中心、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如果不得已,最後才聲請民事保護令。
她表示,這些家庭暴力的「小相對人」,心智發展未成熟,以兒少法的角度來說,應視為輔導對象。青少年網路成癮會造成人際疏離、身心問題,常因得不到滿足而出現負面反應,以傷害他人達到目的,或是有自殺傾向。
管教小孩要訂定新規則,先經過溝通,千萬不可加以體罰,這時期的孩子若以暴力方式教育,只會帶來反效果。王珮玲認為,「家暴並不是家庭私事」,政府、學校、醫衛等不同制度角色都要輪流介入,讓孩子接受輔導計畫,了解憤怒的情緒下,可能還隱藏著焦慮、無助和其他心理疾病。
遇到家庭暴力,可藉由國家強制力量介入,保護受害人遠離相對人。王珮玲建議,善用青少年親善門診服務、家庭教育中心、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或向法院聲請民事保護令。
● 老虐悲歌何解?更多報導請看: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942/8223873
★《聯合新聞網》關心你:遇到家暴事件,請打113保護專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