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聞幕後/勞動部提油救火 賴總統、卓揆出面難止血

MLB/指定打擊第一人!大谷翔平第三度全票獲選「國聯MVP」

台南工程地基下陷機具傾倒!守夜員遭重壓臉發黑無呼吸送醫

腸病毒就醫2.1萬人創新高 8歲童雙腳無力 重症入住ICU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腸病毒重症男童狀況。記者李青縈/攝影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腸病毒重症男童狀況。記者李青縈/攝影

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上周就診人次達到2.09萬人次,上升4.7%。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就診人次的增幅雖趨緩,但仍為10年同期最高以及今年單周最高。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預估,腸病毒疫情高原期會持續到11月中下旬,高峰就診單周上看2.2萬人次,預期12月底才脫離流行期。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5周即11月3日至11月9日的門急診就診計2萬913人次,較前一周就診人數1萬9982人次,上升4.7%,疫情呈上升趨勢且處高原期。

李佳琳指出,腸病毒上周新增3例D68型輕症,個案皆在南部,年齡介於2至18歲,都痊癒、恢復良好;上周也1例腸病毒重症,為首例克沙奇A16型重症。

防疫醫師林詠青說,重症個案為南部8歲男童沒有潛在病史,11月初出現雙腳無力、疼痛等症狀,先在診所就醫並開立口服藥物,雖然症狀一度改善但當天又發燒,因此隔天再度就醫,發現口腔內有疱疹性咽峽炎、步態不穩,安排醫院轉診。由於懷疑併發腸病毒重症,收治加護病房,後續症狀改善迅速,住院第6天出院。根據疫調,同住接觸者沒有症狀,同學中有一例疑似症狀,但不能排除是無症狀者傳染所致。

今年累計7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 B4型各1例 ,其中5例為未滿1歲幼童。

社區流行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近4周克沙奇A16型占比達37.7%,高於克沙奇A6型、占17%。第43周即10月20日至26日全國停課統計為單周347班,高於過去4年,其中幼兒園263班、國小27班、托嬰中心等其他機構57班。

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型別多元,目前除腸病毒A71型外,其他型別尚無疫苗可供預防,呼籲大人小孩皆應持續採行相關預防措施,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居家及學習環境的通風及定期清潔消毒、時常清洗及消毒幼兒常接觸物品及玩具、避免接觸感染者、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於流行期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等,才能防範社區內不同型別腸病毒之感染與侵襲。

另,請家長及教托育人員留意學童及嬰幼兒健康狀況,如孩童經醫師診斷為感染腸病毒時,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嬰幼兒接觸或至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如出現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至大醫院,以及時獲得妥適治療。

疾管署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盡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疫情 疾管署 腸病毒

延伸閱讀

嚇!流感重症破200例 重症、死亡數雙創10年同期新高

雲林腸病毒疫情入冬反常升溫 10月至今停課班級數286班

高市尚未脫離腸病毒流行期 衛生局籲提高警覺

腸病毒疫情創10年同期新高 2原因致罕見秋冬流行

相關新聞

補充保費擬提高 2年後上路

健保財務緊繃,補充保費制度上路十一年,即將出現重大變革。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昨天證實,已著手研擬「健保法」修法,預計補充...

桃機地勤事故增 今年平均每月1件

地勤作業引發的地安事件層出不窮,今年截至十月就有九件,幾乎平均每月都有一件,去年地勤作業影響班機延誤,也較疫情前、二○一...

炒菜時「1處窗戶」千萬別開 譚敦慈:油煙充斥整個廚房很傷肺

長期處在空污環境,會讓人容易罹患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症狀,以及增加肺癌風險。除了戶外,家中的廚房也會製造「室內空污」,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指出,煮飯時靠近吸油煙機的紗窗千萬不能打開,否則會導致油煙充斥在整個家中,使得肺部受傷害。

康芮颱風釀航班重飛、轉降 民航局增不良天候簽派考量

康芮颱風上月來襲帶來強勁風雨,造成不少航班難以降落或轉降。交通部長陳世凱、民航局今赴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報告指出,民航局...

長榮航空攜手泰國觀光局 明年1月台北飛曼谷每周增4班

泰國為國人出國旅遊熱門選項之一,長榮航空今與泰國觀光局曼谷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未來4年將手更進一步推廣泰國觀光,帶動當地...

公務員之死勞部調查:工作壓力過大 死前一周多超時12小時、長期打假卡

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公務員之死,因疑似涉及職場霸凌,備受外界關注。勞動部今公布調查報告指出,該員工死亡前一周的1...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