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通過失智症新藥 呂建德:將推動藥物健保給付
台灣明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將突破20%,失智症人口攀升。衛福部統計,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共約35萬人,民國120年更將超過47萬人。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說,目前於失智症治療方面,衛福部食藥署近期審核通過失智症治療新藥,提供失智者更好生活品質。
衛福部今天舉辦113年度「失智症治照護政策綱領成果發表會」,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說,最新公布的失智症治療藥物,「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未來也會和健保署推動相關藥物給付。
「新藥通過後,阿茲海默氏症不再是絕症,對於治療失智症有一個新的局面。」徐文俊說,該款新藥為單株抗體,主要是針對阿茲海默氏症引起的輕度認知障礙、輕度失智症,如果病情已較為嚴重或沒有症狀,就不適合使用。
目前適用患者可以透過靜脈注射方式,每二周打一次,消除大腦的類澱粉沉積物質。臨床研究發現,患者接受18個月治療後相較安慰組,退化情形可以延緩5至7個月,但還須更多研究及追蹤,且藥物健保尚未給付,患者若自費使用一年約需70萬元。
依衛福部統計,目前不分年齡失智症總人口,約36.5萬人,其中極輕度失智者約6.2萬人、輕度失智者約12.4萬人、中度失智者約8.7萬人、重度失智者約9.1萬人。
徐文俊說,過往失智症藥物都是以症狀治療為主,新藥審核通過後,終於有一款藥物可以治療阿茲海默氏症,有助改善病程,但藥物有水腫、引發出血等副作用。
因此,患者使用藥物前,必須先自費約7至8萬元,進行正子攝影檢查大腦類澱粉蛋白沉積情形,並進行症狀評估,最後還需進行基因檢測,若帶有特定的ApoE4/4基因容易出現嚴重副作用,不得使用藥物。
徐文俊說,新的藥物可以鼓勵民眾出現失智症狀時,可以用於接受檢查、治療,當出現短期記憶異常,想不起剛剛發生的事情,或是在職場上忘記重要會議的時間,無法做出重大決策等,或是未出現失智症狀時,就多加認知。
徐文俊說,新藥可以治療阿茲海默氏症引發的失智症,呼籲大家要多重視失智症,且不要汙名化,否則大家還是不想去就醫,「我們要相信一個人,他不論生什麼病,還是有他的價值,有他的能力,而所有需要也應被尊重」。
※ 有失能失智照顧需要,請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