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盟「孤獨處方箋」 找出社區有能力的長者陪伴獨老
人口老化是全球趨勢,伴隨而來的是家庭結構改變、獨居長者愈來愈多。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老盟)長年關注「獨居長者」及「社區共好」議題,推展「孤獨處方箋暨社區共好」實驗方案今年邁入第三年,今舉辦研討會暨成果分享交流會,聚焦培育在地高齡人才、支持獨老自主自立,盼此模式推廣至全國社區。
與會貴賓包括衛生福利部次長呂建德、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代理司長鄭淑心、衛生福利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副司長楊雅嵐、新北市社會局局長李美珍、金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南玉芬、台灣照顧管理協會榮譽理事長張淑慧,以及老盟合作社區夥伴等。
衛福部次長呂建德:社區多元、共融、賦能、去界
衛生福利部次長呂建德表示,目前最新統計老人已超過445萬,佔總人口19.03%,根據內政部資料,台灣社會的戶數結構已改變,1人家戶是目前數量最多的居住型態,占比高達36%,老人獨居比率也逐年上升,但其中有些人是自願性選擇獨居,他強調獨居是超高齡社會的居住安排選項之一,社會應尊重老人選擇居住的方式。
呂建德強調,政府已強化關懷訪視以及運用智慧科技與服務提升居家安全,與暨南暨大、中科大、銘傳大學合作開發送餐服務APP,後台資料掌握全部獨老狀況,關懷紀錄等,目前也正在研究將導入長輩的靈性關懷,像是檢視自己的生命史,以及如何與家人互動等。
此外,因應超高齡社會應以「部分工時」結合「職務再設計」,鼓勵中高齡以及高齡者勞工投入職場,他以荷蘭為例,荷蘭有高達3分之1的勞工是採部分工時,以女性和中高齡者居多,且不會因為是部分工時而影響勞工權益,以此提高勞參率。
面對超高齡社會的來臨,呂建德提出「全齡互助、社區共生」希望社區多元、共融、賦能、去界。他強調,獨居老人並非全都是福利需求者,要翻轉獨老就是被照顧者的觀念,打造高齡友善社區,支持獨老持續貢獻社會。
老盟秘書長張淑卿:讓獨老的客廳成為社區小型據點
「孤獨處方箋最早是從疫情期間開始發展,疫情期間連續兩年針對六都調查,發現有五成長輩超過三個月沒有跟人互動。」老盟秘書長張淑卿說,孤獨會產生負向問題,因此開始推展孤獨處方箋,用意是以孤獨緩解孤獨,每年招收合作社區,從社區中找出有能力的高齡者訓練成半專業志工,定位為幸福好朋友,將社會新知及創意課程帶到行動力較弱的獨居長者家中,建構「客廳即據點」的「長期陪伴」服務模式,解決獨居長者常見的日常生活問題與孤寂感。
超高齡社會應更重視健康老化以及高齡就業問題,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代理司長鄭淑心表示,心理健康是一種心理幸福的狀態,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根據統計,高齡者自殺率為各年齡層最高,而自殺因素以失眠為最多,未來老人照顧老人機會很高,人人都是自殺守門人,手機裡輸入「心情溫度計」就可以定期檢測心理健康。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專門委員簡秀華表示,國內55歲以上勞參率往下滑,勞動力退出年齡相較其他國家較早,因此113年推展5050壯世代就業網絡合作計畫,希望擴大佈建至少100個以上銀髮就業服務據點,期能開發更多工作機會,活化人力資本。
老盟「孤獨處方箋暨社區共好」實驗方案推展至今第三年,至今培力20個合作社區,感謝這些合作社區願意參與。今年成果分享研討會透過論壇議題的分享以及各方專家與社區代表的共同討論,激發「高齡好人才,社區正精彩」互助服務模組的推動。
兩場論壇分別以「孤獨處方箋-運用在地高齡人才陪伴關懷服務模式」、「時間銀行起手式-在地社區互助共好永續模式」為主題,藉由老盟合作社區分享經驗及成果,盼能激發孤獨處方箋推動,呼籲民眾重視獨居以及在地安老議題,並提前思考自己未來想要終老的社區,也期盼每個社區都能成為長者在地幸福安老的好所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