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地方采風/烏溪流域僅存2座 國姓水文站走過一甲子
南投縣烏溪流域曾多達7座水文站,如今僅存2座,分別矗立在石門村北港溪、柑林村烏溪畔。文史工作者潘樵表示,當地人稱水文站為「水尺」,是早年用來測量水位與流量的建築,其內部設簡易水文量測儀,透過溪水從孔洞流入推動儀器,是早期監測水位、流量的重要設施。
烏溪水系分支流域廣泛,而在國姓柑林村台14線烏溪畔,以及其在石門與北港村交界、投84線下方支流的北港溪畔,各矗立一座約3層樓高的柱體建築,兩者建造工法各異,可同樣柱體中空、頂端架梯,令人好奇。
文史工作者潘樵指出,坐落在北港溪、烏溪畔柱體建築,外觀似塔型哨站,但並非軍事用途,而是早期科技還不發達,設在溪河旁用來測量水位高度、流量大小的「水文站」,當地人稱為「水尺」,淺顯易懂。
根據水利資料,昔日烏溪流域有7座水文站,但隨時間歷經無數湍流、水患,不少都已損毀,甚至未見殘存遺址,因此無法確定位置,初步調查了解,僅剩國姓鄉北港溪、烏溪畔這2座保存下來。
北港溪畔的水文站是由磚塊堆造而成,存在最久,至少一甲子以上;柑林村台14線烏溪畔的水文站,曾被大水沖毀,1959年八七水災後,才用混凝土重建。
潘樵進一步表示,水文站建築內部中空,是因為設置簡易的水文量測儀器,透過柱體上的孔洞,讓溪水流入推動內部儀器,紀錄監測數據;而其頂端有架設梯子,讓人能由上而下進出水文站內部,雖然水尺功能被更先進的儀器取代,卻成為河川管理發展的歷史見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