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殺、氣候變遷、盛行的開發主義 該如何找出歐亞水獺的活水路?
要在秋季的日光餘暉之中,捕捉到歐亞水獺的實體蹤跡其實並不容易,但跟著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研究員袁守立的腳步,金門金沙水庫的路旁,水獺排遺倒是輕易可見。袁守立在這架設三台自動相機,觀測水庫與排水系統的馬路,因為這區域是歐亞水獺的活動熱區,透過相機資料,清楚可見有母獺帶著小獺在活動,袁守立表示,水獺記憶力很好,一旦發現這條路很好走很安全,牠之後都會走這裡。
歐亞水獺被認為是環境指標生物,一旦汙染來襲,近年台灣已無蹤跡,水獺往往最先消失,金門是東亞地區除了南韓以外,唯一尚存的穩定族群,目前被列「國家極危等級」。雖然金沙溪人工湖計畫受到環團多次抗議後,縣府承諾暫緩工程,暫時保住水獺的重要棲地。但金門的歐亞水獺目前現存多少隻?袁守立說,以一個野生哺乳動物族群大小來說,不管是200隻,或者是150隻或者是150隻以下,其實都很危險。因為統計近三年的歐亞水獺共有11件死亡紀錄,6件是路殺,比率超過百分之50。獸醫師陳亭表示,她來金門約一年半,但沒有收治過任何的活體水獺,因為水獺一受傷 ,往往都是重傷害。陳亭表示,最常見的都是頭骨碎裂,有些甚至連腦漿都流了出來。
經過連續兩年的大旱之後,北市動物園張廖年鴻團隊也發現,今年樣本數的確有所下滑,經過多年觀察,也調整金門水獺族群動態假說,認為水獺不像先前所認為的是封閉族群,而是可以有渡海能力,然而,外移的新個體也顯示金門是華南歐亞水獺族群的核心棲地,更需要眾人的投入與關注。
聯合報影音專題「找出歐亞水獺的活水路」從路殺、氣候變遷、盛行的開發主義等各種因素,甚至是人獺之間,也隱含搶水風暴的隱憂,從各層面深度探討歐亞水獺面臨的壓力以及生存解方。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