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除夕夜,臉書、Instagram總是被各家的年菜洗版,有些家庭過年必吃長年菜,有些人餐桌上必有一道佛跳牆,不管是媽媽味、爸爸味、婆婆味,都是家的味道。那異鄉人呢?當他們與台灣家人一起過年時,如何在年夜飯中找尋「家」的回憶,吃進嘴裡的又是什麼滋味。


《聯合報》在過年前拜訪了4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台灣媳婦、女婿,他們把家鄉菜端上餐桌,異鄉就在台灣,年夜飯原來如此豐富溫暖。



凌晨4點天還未亮,熊允禎已經爬起床,準備好木炭、甘蔗,以及日曬過的湖南香腸、臘肉來到空地,準備展開一整天的燻製工作。燻製過程相當考驗經驗與耐心,一整天都得待在爐火旁、不時打開蓋子查看,蓋子不能掀開太長時間,否則空氣對流過久、火過旺就可能燒焦,心血全泡湯。


香腸裡面的餡料不能馬虎,豬肉都由她親自到市場選,再加上親手炒的辣椒一起灌製;臘肉在燻製前至少要醃4到5天,才會入味。一條香腸、一塊臘肉,至少得耗費一周左右才能完成。


熊允禎嫁來台灣快20年了,高中還沒畢業時就拿著註冊費到深圳賺錢,在深圳認識了來大陸工作的先生,先生每天去她工作的地方泡茶、聊天,慢慢「泡」出感情,20歲時就跟著先生回台灣定居。


「我老家在湖南岳陽,家鄉是用柴、米糠來燻,這裡找不到就改用甘蔗,結果味道更好!」地上一堆堆甘蔗,是先生特地去替她找來的有機農產品,比一般甘蔗更粗、更硬,但也更甜;燻出來的臘肉帶著金黃色,吃起來不只有煙燻的炭香,還有甘蔗的甜味。



剛來台灣的前幾年,熊允禎跟著先生家一起吃「台式」年夜飯,先生是台南人,家裡愛吃海鮮,過年桌上多是烏魚子、大蝦等海鮮料理,整桌的海鮮很美味,但時間一久,熊允禎總覺得少了那麼一味。


「那時候好懷念家裡的臘肉。」在熊允禎老家,過年前家家戶戶都會殺豬,自己灌香腸、豬血丸子,剩下的豬肉切大塊,放進木盆子灑鹽醃製,醃完後曬3到5天,就吊在家中樑上,靠著家裡燒柴的餘溫慢慢燻,可以掛上一整年,有客人來時就切一塊下來宴客。


老家在山上,每次回去都得花不少時間及費用,熊允禎剛來台灣時,因政府規定還有每半年回去大陸一次,但後來考量經濟狀況,幾乎6、7年才回去家鄉探望一次。


"每次回去都感覺媽媽又老了一點,要離開時轉頭看,媽媽都在偷偷流淚。"


燻臘肉、香腸的大桶裡這時開始飄出煙霧,一滴滴甘蔗汁從桶子底部流出來,香氣撲鼻而來,熊允禎聞著這股味道,趕緊打開蓋子查看,濃煙燻的她直流淚,她帶著淚光、開心對我們說「很香吧!這是家鄉的味道。」


現在過年,熊允禎家的團圓飯除了佛跳牆、烏魚子,還多出了炒臘肉、蒸香腸,家人小孩都愛吃,先生家還會拿她做的臘肉祭祖;有些大陸姐妹比她更辛苦,來台灣10幾年都還沒機會回家鄉探望,她也會邀請姐妹一起吃飯聚餐,「彼此做個伴。」


蒜苗炒臘肉/香腸(4人份)



步驟:
1. 臘肉、香腸洗淨,臘肉切塊後與香腸一起放入電鍋蒸熟(外鍋約1杯水)
2. 放涼後切片,香腸可直接上桌
3. 倒少量油、臘肉放入鍋中翻炒
4. 臘肉出油後可依個人喜好撈出臘肉油脂
5. 放入辣椒、蒜頭爆香
6. 加入蒜苗或芹菜
7. 翻炒1分鐘後加入米酒、砂糖等,再炒1-2分鐘即可起鍋



新北市中和的華新街,因早期聚集了許多緬甸華僑,成為著名的「緬甸街」,販賣許多南洋料理、食材、香料等。來台18年的林雨詩(詩詩)熟門熟路的穿梭各家商店,一一向我們介紹每種香料的氣味、用途,「這個是薑黃粉,做咖哩會用;這是涼拌茶葉,我兒子最愛吃了。」



詩詩和先生幾年前離婚,一個人獨立照顧今年高二的兒子。台菜、緬甸料理都擅長的詩詩,年夜飯時會巧手搭配兩國菜色,用緬甸酸辣的涼拌菜,搭配較油膩的台式料理,再做上一道緬甸節慶必吃的豬肉咖哩,「這樣兒子兩邊的菜都能吃到,兩邊的文化都能了解。」


豬肉咖哩在緬甸被稱為「紅燒肉」,但又黃又紅的咖哩色澤、濃厚的辛香料氣味與台灣的「紅燒」認知不太一樣,台灣習慣以「豬肉咖哩」來稱呼這道菜。只要一開始料理,廚房裡就會充滿薑黃粉、辣椒粉、洋蔥、香茅等香料混合的香味,還沒端上桌就已經讓人胃口大開。


「在緬甸只要有這道菜,就是最開心的一天,代表有肉吃了。」詩詩說,以前家裡沒什麼錢,家裡辦喜事或重要節慶才會出現這道菜,父母會將肉平均分配給家中每個小孩,年紀較小的她總是被哥哥姐姐威脅「不給我肉我就不帶你出去玩」,乖巧的她都會交出肉塊,好不容易吃到的肉就這樣被騙走。


現在沒有人會跟她搶肉了,環境也沒那麼克難,但在異鄉吃到的滋味,總是比不上記憶裡媽媽那一味,與家裡人一起圍在一起吃的豬肉咖哩,味道特別濃、特別好吃。


還好在異鄉,詩詩有貼心的兒子做伴,就像詩詩一直認為媽媽做得咖哩最好吃,兒子也覺得外面餐廳都比不上詩詩做的菜美味。


"我很幸運,很多姐妹夫家不接受她們煮自己家鄉的料理,還好我家可以、兒子也願意吃。"


台灣新住民二代愈來愈多,食物是記憶、認識一個國家最好的方式,但離開家鄉久了,很多菜色會漸漸淡忘,在她還記得的時候,她很想能將緬甸的味道傳承給兒子,「希望兒子長大後,也能煮給他的家人吃。」


緬式紅燒肉(豬肉咖哩)(4人份)



步驟:
1. 洋蔥、老薑、蒜頭切塊後倒入木臼中搗碎(也可用果汁機打碎)
2. 加入3湯匙辣椒粉、3湯匙薑黃粉及1匙辣椒
3. 搗好的材料倒入鍋內,加油拌炒 
4. 炒2-3分鐘後放入豬肉,再加入1湯匙印度咖哩粉
5. 加入鹽巴、味精少許(可視個人口味調整)
6. 加水,高度蓋過肉後轉小火,水滾後加入香茅
7. 小火慢燉約半小時,待收汁、肉軟後即可起鍋



今年的農曆新年,對Steven(史蒂芬)和江宜靜一家人而言很不一樣,因為這是第一個沒有媽媽/婆婆/奶奶的過年。


Steven和江宜靜結婚快十年,一家人在台灣定居。江宜靜還記得,以前每年過年,遠在英國的婆婆Ann(安)都會特地飛來台灣,與全家人一起歡度農曆年。江宜靜做她擅長的台灣菜,婆婆則端上英式烤馬鈴薯、蘋果派等英國家鄉菜,台英菜色各半的餐桌,組合成獨一無二的年夜飯。


Ann總是吃得很開心,飯後的發紅包時間更是她最期待的活動,每次領到兒子媳婦包給她的紅包,愛打扮、風格時髦的Ann總是笑著說,「要存起來去買新衣服。」



一向身體硬朗的Ann去年夏天因病離世,從得知生病到離開短短不到1年,讓全家人措手不及。雖然已過了半年,夫婦倆整理Ann的舊照時,還是得用盡全身力氣,才能忍住不讓淚水奪眶而出。


對Steven而言,烤馬鈴薯這道菜是他童年最美好的回憶—每逢假日廚房會出現的香氣,以及媽媽如何細心教導她烤出道地的英式口味;對江宜靜而言,這道菜是婆婆對媳婦的疼惜,因為婆婆總記得她愛吃,儘管製作費時,每次來台灣一定會替全家人做一次。


有趣的是,Ann反倒愛吃台灣菜,簡單的蛋炒飯對她而言就很美味。江宜靜回憶,在婆婆病情惡化時,她接到了一通電話,「婆婆說想吃我做的菜。」她趕緊飛往英國,只來得及做一道番茄炒蛋、煮了一鍋白飯,Ann就被醫生要求住院治療,再也沒機會回家。


”我很難過,可是我也跟自己說,至少我煮了一道菜給她吃“



在Ann離開之後,Steven決定將他對媽媽的思念埋進一道道菜中,傳承給孩子。今年過年,一家人要一起烤這道英式烤馬鈴薯,每一個烘烤步驟裡都是滿滿的回憶與愛,孩子也能透過料理,永遠記住奶奶的模樣。


英式烤馬鈴薯佐球芽甘藍(4人份)



步驟:
1. 馬鈴薯洗淨、削皮後切塊;球芽甘藍外層深色葉子剝除、洗淨
2. 水滾後煮約3至4分鐘
4. 煮馬鈴薯同時將烤盤倒入橄欖油(馬鈴薯高度一半),烤箱轉180度預熱
5. 馬鈴薯灑鹽及黑胡椒,烤箱160度烤20分鐘;球芽甘藍抹奶油及橄欖油,烤約20分鐘即可
6. 馬鈴薯20分鐘後取出,翻面後再烤20分鐘
7. 重複步驟6,共需烤80分鐘,最後5分鐘時不停翻動,烤至外皮金黃酥脆即可



台灣人對韓國料理的印象,多半脫離不了辣、泡菜等元素,但韓國人在過年吃得反而相當清淡。以牛骨或鯷魚、昆布熬煮湯底的「年糕湯」,是韓國人大年初一必吃的料理,長條狀的年糕有長壽的意涵,切片後加入肉片、蛋絲、蔥花,濃厚的高湯香氣,是李真雅記憶中的年味。


目前在文化大學推廣部擔任韓文老師的李真雅3年前嫁來台灣,跟先生是在台灣念高中時就認識的青梅竹馬,原以為回韓國後就從此斷了連繫,想不到社群軟體的發達讓他們再次找到彼此。李真雅笑說,「對男人來說,初戀總是最美啊!」先生更霸氣向李真雅的父母表達想娶她、帶她來台灣的心意,兩人再續前緣。



嫁來台灣之前,李真雅完全不會做菜,只會煮泡麵,來台灣以後因為想念媽媽的味道,才開始自己「洗手做羹湯」。


"以前很挑,媽媽做的菜只吃自己喜歡的,現在只要是媽媽做的,都好"


來台灣以前,李真雅其實不覺得年糕湯有什麼特別,但離開家鄉後,年糕湯的滋味和香氣愈來愈鮮明。她記得,以前老家還是舊式的廚房,木頭上放大湯鍋熬煮,傳統的年糕湯用牛骨熬製,至少從除夕夜就要開始熬,熬到隔天早上味道才會醇厚。


「小時後睡得很熟不知道,但長輩可能每小時都要起來看火,用大湯瓢撈油,湯才會純。」牛骨湯底很補身體,吃不完的湯可以冷凍分裝,想吃的時候從冰箱拿出來加熱,配上白飯、泡菜,就可以是一餐。她笑說,直到自己做菜,她才知道那時媽媽料理的辛苦。


今年是她在台灣第3年過年,在練習料理3年後,她想嘗試做給公婆吃,清淡的調味和湯底很適合老人家,「公公婆婆應該會很開心,希望他們會喜歡。」


韓式年糕湯(2人份)



步驟:
1. 加入昆布、鯷魚,熬約15分鐘後將材料撈起(牛大骨須熬至少2小時)
2. 肉片切成小塊,放2湯匙醃肉醬汁(味醂、麻油、醬油、胡椒)醃約30分鐘
3. 年糕泡水軟化
4. 平底鍋倒入麻油,倒入肉片炒出香氣
5. 將肉片倒入高湯中,湯滾後加入年糕
6. 加入1至2湯匙湯醬油(可用昆布醬油替代)及1小匙鹽巴調味
7. 依個人喜好加入蛋花、蛋絲及蔥花







文字:洪欣慈
攝影:王騰毅、楊萬雲
影片剪輯:王騰毅
視覺設計、網頁製作:呂紹齊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