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凋零的偏鄉社區、生活環境不佳的育幼院,過去這類個案多數在社會角落等待政府或社福機構援助,可能長期不被注意,如今他們都因大學社會責任風潮,逐步扭轉命運。


現今全球興起「大學社會責任」(USR)趨勢,很多老師帶著學生進入社區,憑專業知識替地方社區解決問題,除了促成社會改變也間接影響學生的人生及價值觀。


參加中原大學USR專案的工業工程所學生戴玄筑說,看到苗栗雙連的果農因為他們加入協助改善產銷而增加收入,讓她覺得自己「做對了一件事」;而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畢業的賴品瑄則形容,USR專案給她最大收穫就是「超越自我」。



苗栗南端卓蘭鎮是台灣重要水果供應地,其中雙連社區種出來的水梨品質好、賣相佳,吃起來口感爽脆鮮甜,但因地處偏鄉,且賣水果的管道只靠俗稱「行口」的盤商,果農處於價格的弱勢,水果品質與收入不成正比狀況下,導致人口不斷外移,社區逐步走向沒落,當地國小甚至面臨被廢校的命運。


中原大學企管系副教授李明彥2015年進入雙連社區進行社區復興計畫,他以管理角度研究發現,果農收入不高主因有二,一是他們認為務農只能「看天吃飯」,埋頭耕種卻沒有科學方法紀錄過程,無法降低氣候帶來的風險;二是與行口的交易全靠信任,沒有明文規範,也沒有一套透明定價原則,果農無法取得對自己有利的收購價,導致收入偏低。


找到痛點,李明彥與夥伴決定改變傳統產銷結構,鎖定高價梨市場,2016年在中原大學輔導下建立「雙連梨」社會企業,並與課程結合,讓不同系所學生運用專長協助執行,例如企管系學生負責定價與通路,商業設計系學生負責品牌包裝設計。





但紙上作業規劃再詳盡,進入真實世界仍有太多無法預期的混亂,李明彥回憶,第一年團隊進駐時大家忙成一團,還曾發生「學生搞不清楚農民送多少梨子,也不知道該怎麼付錢」狀況,結果被果農質疑蓄意拖款,部份果農甚至懷疑團隊只想炒短線,憤而退出供應商行列。


所幸還是有果農相挺,雙方經過三年的長時間耕耘努力,雙連梨好品質逐漸打出名號,60歲農友邱立焜觀察,以前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苗栗雙連社區,品牌建立後開始有客人自動上門,收入比過去增加約5%,還有盈餘回饋給社區及雙連國小,解除廢校危機,並創造社區經濟正向循環。



USR把地方社區變教室,帶學生走出校園舒適圈,與一般實習最大不同,就是USR點燃學生心中「使命感」。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校友賴品瑄說,她從大學時就想從事志工服務,但當時不曉得自己的能力適合做什麼,直到進入中原設計學院碩士班加入陳歷渝老師所帶領的「關懷設計服務團隊」,第一次跟著老師到桃園平鎮愛家發展中心替身心障礙學員改造洗手台,完工後看到孩子們的笑容,給她很大成就感。


「在此之前,我不知道我有這樣的能力,因為以前都只是坐在教室裡畫圖」,她回憶,當時是她第一次當面跟案主溝通,第一次與木工班合作,不僅從實務上學到課本沒教的知識,事後對方給她超乎預期的回饋時,給了她滿滿正能量。


這次經驗不僅讓她體會到付出的快樂,還明白想讓家鄉變更好,集結眾人之力最有效率,「一個人可以走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很遠」成了賴品瑄人生座右銘,所以現在也是老師的她,把這套USR模式複製到自己教學中,帶著更年輕孩子走出教室,用自己能力打造理想家園。

翻開中原大學各系所課表會發現,從商學、設計到理工學院,幾乎每個系都有「社會服務」相關課程,因為校長張光正認為成功的定義,不應該拘泥於賺多少錢,而是發揮個人潛力為社會帶來改變。


張光正說大學傳授知識,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畢業後,運用知識去解決社會問題,「現代社會都認為當董事長、賺三千萬、念兩個博士學位就是成功象徵,但對中原大學來說「在我們的量尺裡,你在社會上發揮最大潛力,就是成功的人。」


所以他經常鼓勵各學院教授「不要高高在上,只做理論的學術研究,要想想對社會有什麼貢獻」,在全球捲起USR風潮前,以「全人教育」為核心理念的中原大學,十幾年前就已經開設類似USR的服務學習課程,例如法學院支援法律服務、設計學院深入社區進行地方改造等,增加學生專業能力同時,也培養他們的同理心。


張光正說長年堅持「全人教育」理念的結果,讓中原大學畢業生培養出「踏實」、「不驕傲」的特質,進入職場後很多企業主給他正面反饋,使張光正更確定「全人教育」是正確方向。如今隨著教育部全面推動USR,中原大學將更積極推動服務教育課程,與地方緊密結合,幫學生探索人生目標,也打造社會共好的環境。





製作人、文字:陳思瑜
影音製作:蘇士堯
攝影:李瑞彥
視覺設計、網頁製作:張心慈
議題行銷:張乃文、陳欣媛、張淑婷
監製:蔡幸怡、董谷音、吳思萍
201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