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萬象

環保態度被疫情打回原形 「源頭減塑」無包裝商店重傷

無包裝商店「三時生活實驗室」提供循環包材,有經過清洗消毒的玻璃容器、二手防撞網袋與氣泡布、二手蛋盒。記者陳靖宜/攝影
無包裝商店「三時生活實驗室」提供循環包材,有經過清洗消毒的玻璃容器、二手防撞網袋與氣泡布、二手蛋盒。記者陳靖宜/攝影

「全球塑膠公約」最終談判將在南韓登場,預計誕生具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儘管台灣限塑政策仍僅在超市等14類場所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民間卻出現不少無包裝商店,為減塑推波助瀾。但為何這些源頭減量實踐家近年面臨經營壓力,甚至出現歇業潮?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最佳時機】11/30前訂閱年方案抽 iPhone 16
累積閱讀量再享訂戶好禮11抽!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最佳時機】11/30前訂閱年方案抽 iPhone 16
累積閱讀量再享訂戶好禮11抽!

系列文章

台灣五角拌回收平權協會共同創辦人王品涵協助年長的拾荒者,將大袋寶特瓶卸下腳踏車、搬進回收站。記者陳靖宜/攝影

減塑走向「公正轉型」 石化勞工、拾荒者工作權誰把關?

「全球塑膠公約」今年11月25日將在南韓最終談判,草案納入「公正轉型」條款。如同減碳,減塑也將衝擊不少工作者,這次塑膠公約將如何關注原住民、拾荒者、塑膠及廢棄物產業等的權益,將是觀察重點。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