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

114大考攻略/填志願攸關就業 3大心法提前估校系落點

選填志願期間,常出現家長與學生意見不同爭吵,專家建議選填志願除選自己嚮往科系外,就業狀況等實際面也得考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選填志願期間,常出現家長與學生意見不同爭吵,專家建議選填志願除選自己嚮往科系外,就業狀況等實際面也得考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考中心預計2月25日公布大學學測成績。升學專家建議,拿到成績單前別慌張,這段時間掌握三大心法可以提前預估落點,而評估自己是否有意願再考分科測驗也是重點,如果不想再挑戰分科測驗,選填志願則要偏保守。專家說,除選自己嚮往科系,就業實際面也得考慮。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與時代同步思考
年訂閱再抽Herman Miller人體工學椅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與時代同步思考
年訂閱再抽Herman Miller人體工學椅

系列文章

不少大學科系個人申請需要面試,考生不妨趁著新年假期,在家中好好練習面試秘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14大考攻略/名師拆解面試題型 練習說故事提高成功率

「如果我們沒有錄取你,你會怎麼辦?」各學系面試問題五花八門,專家整理出面試前、中、後的三大「錦囊」,面試問題常見的情境題、行為題、技術題等九大問題,名師一一拆解,並提醒以說故事的方式答題,面試老師印象深刻,或許還能夠主導後面的問題,提高成功率。

大學教授表示,學習歷程檔案審查時最重視的是學生學習經歷與申請校系的連結,以及是否把學習內容消化後整理成自己的內容。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14大考攻略/學習歷程要勝出 脈絡化呈現、秀個人特色

想透過申請入學上大學,備審資料很重要,有大學教授指出,他們不吃軍備競賽這套,學習歷程檔案的製作重點應兼顧「基本盤」和「個人特色」,專家則指出,大家最容易忽略的「歷程」,其實才是制度核心,學習感受脈絡化呈現很關鍵。

114學年大學申請入學管道有294個校系只參採學測1科,比113學年增加24校系,甚至有第二類理工學群的學系僅採計國文。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14大考攻略/搶招生校系自降門檻 專家籲發展強科思維

大學招生競爭激烈,愈來愈多校系選擇「自降門檻」。114學年大學申請入學管道,只參採學測1或2科首度破四成,台大醫學系更宣布115學年取消採計英文科成績,改納社會科,專家預估,隨著頂尖考生投入,社會科頂標可能再推升,造成級距更大;面對參採科目的不斷變化,「強科思維」會是好解方?

受少子化影響下大學傾向搶先招生,114學年頂大申請入學招生名額約五成,分發入學名額減至二至三成。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14大考攻略/台大申請入學名額再增 頂大分發剩2成

114學年大學學測落幕,農曆年後繁星推薦、申請入學等主要升學管道陸續開跑;台大學士班提供3489個名額,申請入學是最大入學管道,頂大分發入學名額減至二至三成;而熱門的資通訊科系擴充名額,今年再從5%減為3%,電機、資工、資管等外加人數放緩,想搶進理想校系,請看聯合報數位版推出的「大學考招教戰系列」,有升學趨勢最新解析。

推薦閱讀

選校系看註冊率易踩雷 大學校長曝優質學校的重要指標

少子化下,如何避免「踩雷」選讀到有退場危機的學校?教育部每年公布大專院校註冊率供家長參考,外界尤其關注未達6成「淹水線」的學校。但學界提醒,註冊率易被美化操弄,選填志願參考指標要看這些。

選填大學志願成了親子戰場 專家傳授正向教養

大學學測2月26日寄發成績單,這段時間,有不少學生與家長因選填志願鬧翻,甚至家庭革命,許多家長感嘆隨著孩子長大,就愈來愈不知如何應對。專家指出,其實這段期間也能透過正向教養,給予高中生啟發式支持,父母想談志願序,掌握兩原則,技巧性引導。

專題實作評分影響學習歷程 科大招生考驗高職師生

考招季近了,114學年技專甄選入學招生簡章日前出爐,不少科技大學都將學習歷程檔案(學檔)中的「專題實作」單列評分。但高職老師認為評量尺規不清,恐致學生沒動力製作學檔。專題實作究竟該如何備審?

學習歷程範例大師班開價5千 考招商業化到底怎麼了?

與108課綱同步上路的學習歷程檔案爭議不斷,近來還出現要價數千元的範本攻略和實作班,多元入學又被質疑是「多錢入學」。學檔商業化的背後,為何考招制度讓家長和學生出現此「市場需求」,更值得省思。

師培師賠/課程缺乏系統化 教師在職進修淪集點遊戲

教師回流訓練是很重要的事,但現行的教師在職進修制度,卻成了政府部門的「成效集點」,有校長說,教師在職進修無強制性,認真的老師自發性參與,不想動的老師連「集點」都談不上,強調時數忽視實質成長的在職進修,恐從雙贏變雙輸。

師培師賠/教檢通過率僅五成 素養題太難或素質惡化?

回應108課綱的變革,教師檢定考試自2021年改為新制,新增20分的素養導向綜合題,新制教檢通過率首年達67%,近2年降至五成多;現今不但出現代理教師荒,也出現正式老師荒,教師檢定是要找出「會教書」的老師,還是「會讀書」的師培生? 「師資培育法」自1994年三讀通過,就此開啟師資多元培育管道,一般大學可申請教育學程、辦理師資培育中心,師培精神改為「儲備制」,然而師培法上路30年過去,卻也衍生師培人力過剩,流浪教師問題,近年又因少子化日益嚴重,產業磁吸效應,師培成了「師賠」,年輕一輩擔任教師意願低,教師品質愈來愈差,成了師資培育的新難題。

竹苗區會考大改制親師都跳腳 教育愈改愈不公平?

近年新竹縣竹北市學生成績強勢崛起,即便考到五A,也不見得能讀第一志願,竹苗區高級中等入推會9月決議計分大改制,一群教師怒批走回填鴨教育舊路,自救會不滿117學年才實施,考生高分低就無法即刻改善,偏鄉也不埋單,新竹縣教育局請大家尊重表決結果。但此重大變革,教育公平性真的公平嗎?

114分科測驗加考數乙補教憂大混亂 數甲跨考仍輾壓?

108課綱上路後被拿掉的「數學乙」考科,將在明年分科測驗加考,大考中心日前公布參考試卷,高中教師分析題目難易適中,雖然數乙納入微積分範圍,但考題偏基本,能鼓勵學生不放棄學習。不過,教團仍擔心加考數乙增加學生考試負擔,補教老師則預估文組科系在分發入學管道部分,參採數乙、學測數B不一,可能造成相當大的混亂。

108課綱自然科時數不足影響大 師嘆課上不完遑論素養教學

今年物理科分科測驗是108課綱以來首次考了課內實驗,教學現場為之振奮。不過,新課綱自然科必修時數縮減,有些實驗只能老師做給學生看,學生無法親自操作。有高中老師感嘆,教學時數都不夠,遑論素養教學,就算彈性改變教學模式,也不敢保證可以提升學生程度。...

頂大二階報名率跌至7成 考生現賭徒心理 要擊敗升學系統

113升大學申請入學13日放榜,考招改制影響下111、112學年考招多震盪劇烈,學界本料今年回穩,但最終申請入學仍留下1.1萬個缺額僅次於去年,頂大往年申請入學二階報名率多有8成,但近年多跌至7成多,代表學生即便通過一階段篩選也不參加二階甄試,反要直攻分科測驗。 近年觀察,學生多在一階段過篩後認為「填低了」,即便有學生6個志願都過一階篩選也認為虧了,有機會想再到更好的校系...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