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保溫杯瓶
ㄇㄚˊ幾手帳
年菜預購
家電黑五狂購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品牌旗艦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彩妝
.
保養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Gwai Tsai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113)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Lv.3
依據書評貢獻度、參與度
Gwai Tsai
19
則書評
19
本書評分
0
位追蹤者
12
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9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
(可複選)
全部
中文書(19)
文學小說(12)
心理勵志(6)
童書/青少年文學(1)
展開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評鑑發表
全部
有評鑑內容
只評星等、無評鑑內容
前往
第 1 頁
5
極光商會的執事們
讀者評分
5.0
|
2024/10/29
試讀:極光商會的執事們。夠慘,翻身就更有力也說不定
最近韓國天團Black Pink的成員Rose和布魯諾馬爾斯合作的單曲〈APT.〉紅得要死,姑且不論歌曲宛如往昔經典大拼盤欠缺新意的討論,這首歌確實再次證明了韓國流行文化打進全世界的驚人實力,以及能唱能跳又漂亮就是老天賞飯吃。但,就像雖然台積電是台灣的護國神山,雖然10月26日的台積電運動會宣布了基層員工每人發兩萬獎金的福利,這些都是現實沒錯,卻是不屬於多數台灣人的現實,在韓國,也不是每個人都是Rose,活得辛苦難堪的人,或許比你我想像得到的還要多上更多。
於是,讀著韓國作家李京蘭的《極光商會的執事們》時,太輕易就跟著登場的四個不同年紀、但同樣處於人生低谷的角色,一起感到前途茫茫人生無望、努力是屁又無力回天的苦楚。
不可否認,我也是個悲觀派,但輕易對這本書共情不盡然是自己太脆弱,而是作者以她國文系的深厚底子,寫實鑿刻了當今韓國社會偏地獄的那一面,而角色的大小動作、對話與內在呢喃所勾勒出的喪家犬心情與價值觀也相當細膩,如此這般雙管齊下,閱讀起來確實很快就能照見、感受故事中人的困境。
之前曾聽法師說:「其實也不用可憐別人,」倒不是要人活得冷血,而是「因為我們也一樣可憐」,所以更要慈悲地對待他人與自己。當然,每個人的可憐程度不盡相同,有些人會說,覺得自己可憐時,去想想那些更可憐的人,就會覺得自己是相對幸福的人,但這應該不是這本書想帶給讀者的主題。
李京蘭接受採訪時說,她覺得人生就像交纏著希望和絕望的紗線,好壞都無法說省略就省略、說略過就略過。試讀的篇幅只能窺見四個角色衰洨的人生現況,至於他們會怎麼湊在一起,乃至成為書名提到的「商會執事」?以及接下來會如何以這樣的身分做出選擇、過上一樣或不同的生活?其實都還沒個頭緒。
但不管故事怎麼發展,最後是鹹魚翻身還是依舊軟爛,讀完書,回到自己的人生裡,學會在絕望裡等待希望,並意識到把握了希望後一切也可能成空的必然,都是躲不掉的課題。希望在期末考時,我們都能及格,在闔上眼之前,也能看見那絢爛的極光。
極光商會的執事們台灣中文版現已上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來讀啦!
#이경란 #오로라상회의집사들 #時報出版 #李京蘭 #極光商會的執事們 #韓國 #地獄朝鮮 #時報悅讀俱樂部
展開
5
小小的改善:讓人生緩緩穿越痛苦的100個法則
讀者評分
5.0
|
2024/10/14
【試讀心得】動起來!小小的改善就這麼簡單
如曾見聞過任何一位師父弘法,對於「佛法不是信仰而是智慧」這樣的說法應該不陌生。確實,從「隨緣」、「看腳下」、「人生無常」到《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金剛經》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類或淺或深的法門,都是佛法智慧在四苦八苦的人生中,提供有緣人獲得些許紓解乃至終極解脫的修行指南。
大藏經典的闡釋與傳播,面對不同受眾就得應機變化,日本最會說故事的和尚名取芳彥擅長用生活的、淺白的、易於接受的方式弘法,悅知文化繼在六月推出《有些事不必在意》繁中版後,十月再送上《小小的改善》,讓讀者有機會透過100篇短文,一探搞定生活難題的大小訣竅。
在這本書裡,名取和尚照樣將許多佛教修行法門簡單化,以他的經驗他的觀察結合各式各樣的故事,提醒你我在日常裡「能做得到」的改變有多少,只要我們願意試試,就有機會體驗、促成生命的奇蹟(吧?XD)
好比,〈要擁有迅速察覺變化的感性〉這篇,講的就是「觀無常」的基本功,當然,就算有了有別以往的覺察感性,也不可能就能當下解脫,但至少隨著練習,心性越鍛鍊越好,生活要自在、充滿樂趣也不無可能。
至於這次讀《小小的改善》刷清我三觀的,大概是和尚說他也會封鎖人這件事吧。還在詫異他老人家的好惡也太凡人之際,他馬上就巧妙地帶出如何用成就菩提道的慈悲心發揮日常「小」效用的反轉,真的是太驚喜、太意外了。
中文版的副標是「讓人生緩緩穿越痛苦的100個法則」,比起日版「人生を『少しずつ良くする』100のヒント」(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一點點』的100個技巧),好像多了點「急也沒用,慢慢來、有小小的改善就離解脫更近一點」的意味,本來人生的苦就無法快速解脫,能認清這個真相,也算是一種小小的改善吧?
#小小的改善 #名取芳彥 #悅知文化 #小さな改善
#解脫 #離苦得樂 #小進步 #佛法 #故事 #最會說故事的和尚
展開
5
蘇菲的世界知識漫畫(兩冊不分售)
讀者評分
5.0
|
2024/09/09
用喬斯坦.賈德的《蘇菲的世界知識漫畫》,重新設定看待一切的方
「哲學」之於現代人,尤其對以拚經濟至上的台灣人來說,感覺上並不是能當飯吃的東西。既然如此,幹嘛還花錢甚至是四年的光陰去學?
好玩的是三十多年前,一本名為《蘇菲的世界》的小說在喬斯坦.賈德筆下問世,以六十幾種語言闖蕩全球大賣了五千多萬本,成為史上最暢銷的「哲學小說」,連老王樂隊的主唱張立長在當兵時,都因為讀了這本書而展開對人生的思考。
所以,哲學到底值不值得投入時間心力去探究?能不能當飯吃?或許我們可以從《蘇菲的世界》入手,給它、也給自己一個機會,去找出屬於自己的答案。
這套小說=機會確實在眼前,但如果你跟我一樣對超過這七百頁的大作心懷「這玩意我真的看得完嗎?」的擔憂,那今年木馬文化推出的《蘇菲的世界知識漫畫》或許就是解方,畢竟漫畫是圖文書,可親近性大多了啊!(漫畫版實體書是18開本,小說版是25開本,前者確實也比較大XD)
《蘇菲的世界》主角是個不懂哲學的十四歲少女,從某日接到神祕信件,被迫(?)思考「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並發誓永保好奇心後,開始了一趟奇妙的思考之旅。該思考什麼?神秘信件說:全人類都該思考的那些問題。那,又該從哪裡開始?天、地、人都是下手處。
這套知識漫畫以生動的圖像和簡潔的文字,帶領讀者跟著蘇菲見證人類思想的演進與哲學發展的脈絡。咱遠古祖先的疑問,始於對天地/大自然時而溫和時而殘暴的好奇,好奇引發的思考,化為不合邏輯但有安慰劑效應的神話思想,進而發展成宗教習俗與儀式。但不合邏輯的終究會在某處讓人卡關,為了找出終極的答案或真理,人們持續動腦,哲學就這樣出現了。
除了賺不到錢的刻板印象,「只會想」、「只會嘴砲」也是很多人對哲學的錯覺。但像是當代物理所謂的「原子」,可是遠在還沒有任何電子儀器的西元前幾百年,就有哲學家推論出來了呢!(難道是轉生回古代的現代科學家提出的?)要不是讀了這本書,還真是想像不到哲學並不只是空談,還頗契合現實,甚至相當科學。
《蘇菲的世界知識漫畫》的圖文介紹始自神話到廿世紀的哲學史與哲學家,因為是漫畫,所以好讀,但好讀或許也會帶來「原來哲學就『只是』這樣而已」的錯誤論斷。但我覺得這也沒關係,畢竟讀了之後,到底能獲得多少驚喜、被引發多少好奇心也是見仁見智。停在表面也好、持續探索更龐雜的哲學深度與廣度也罷,只要有比以前多認識了哲學一點,就值得謝天謝地了。
在第一章裡,蘇菲說「我又不是哲學家」,這可能也是你我對自己貼上的標籤之一。但就像刻在古希臘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廟上的「汝當自知/認識你自己」(《駭客任務》第一集的祭司廚房門欄上也有拉丁文版的這句話)一樣,當我們願意認識自己,試著保有好奇、持續思考,靠自己搭配哲學先賢的線索找答案,那麼離認識命運、認識這個世界也更進一步了。而一旦這樣做,不就也是哲學家了?
人類的毛病就是對一切習以為常,習以為常會讓我們錯過/失去很多東西。如果你最近覺得生活有點平淡索然,或許真的可以找《蘇菲的世界知識漫畫》來試試,說不定就能建構出嶄新的看待世界的看法喔。
展開
4.5
爆彈(日台獨家作者簽印扉頁版、2023日本兩大推理榜單高分奪冠之作!)
讀者評分
5.0
|
2024/09/06
吳勝浩《爆彈》:世上最難推理的東西,這本書會不會有答案?
故事,從某個女孩前往秋葉原參加社團聚會途中的腦內糾結小劇場展開。為什麼糾結?因為這趟社交應酬的行動和內向女孩的心之所向並不相符。
我們多少都聽過「沒有人是孤島」、「人不可能獨活」這類強調人際交流與相互扶持相當重要的論述。但社交或不社交?取決於個人性格與社會化程度。這兩個因素契合時,社交會帶來某種活著的感動;反之,則讓人抗拒、恐懼到寧願隕石撞地球,也不想耗費心神精力去社交。
有些人大概會覺得後者的這種極端性也太不正常,但是,好玩的是,「正常/普通」的標準到底是什麼?又是誰說了算?閱讀《爆彈》時,這些問題不時浮現腦中。
入圍第167回直木賞、在日本大賣10萬本的《爆彈》當然是推理小說,但作者吳勝浩想帶讀者進行的推理,既非犯罪動機也不是辦案手法,而是這世上最難推論的東西—人心。
從內向女孩一路到嫌疑犯、偵訊官、刑警、談判專家、派出所巡警乃至被盤問的民眾,每個角色的個性都很鮮明,他們的一言一行讓故事如電視劇般充滿張力,為所謂的「正常/普通」增添了不同的面向與複雜性。《爆彈》的娛樂性強烈,而等著被揭露的真相到底會多震撼人心?試讀章節還看不出個脈絡,但找答案的興致確實被挑起了。
「警察先生,你覺得人心是什麼模樣呢?」
「說起來還不好意思,人心是我最不擅長的領域。」
不擅長,不代表就不用面對。「正義」的一方必須善用自身優勢去跟嫌疑犯進行解謎攻防戰;而身為讀者,縱使沒有嫌疑犯的靈能力,欠缺談判專家抽絲剝繭拼湊拼圖的理性思維,也不必然具備警察直覺這種令人嚮往的ability,但以敞開的心態跟著故事去探索,說不定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解答,或者就這麼被作者把既有的價值觀打掉重練?
展開
5
醫治受傷的自信
讀者評分
5.0
|
2024/08/29
讓「愛自己」不僅是口號,而是可行方案的參考書
理論上,人在不同情境中所展現的自信會有差異,反之則否。但這理論不符現實的程度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全球有幾千萬人口因為不敢在擅長的領域展現自己,或害怕不被人喜愛等原因,不但錯失成功機會,更搞得人生苦不堪言。法國精神科醫師菲德瑞克・馮傑根據他的治療經驗,發現原因泰半是「缺乏自信」。
馮傑醫師以個案的故事,邀請我們探索哪些成見會害人喪失自信,並在同理個案的過程裡回頭自問「我是不是也曾(正)因那樣的症頭而受苦?」。
我喜歡書中各種簡明的流程圖和操作表格,這幫助了讀者在閱讀時保持理性,減少不安(畢竟有太多哀傷的個案經歷,還有可能發現自己的毛病),還將馮傑醫師「多愛、多尊重、多包容自己一點」的建議,從口號轉化為可行的解方。
「性格是可能改變的,我們可以變得對自己有信心,就算我們覺得自己的個性從來不是如此。」馮傑醫師說服了我,也期待讀到這本書的人同樣有收穫。
展開
5
閣樓裡的少女(吉屋信子的少女書寫系列Ⅱ書盒典藏版)
讀者評分
5.0
|
2024/08/05
《閣樓裡的少女》,在閣閣blue裡,找方向、找愛、找自己
不是低能兒,但學業、社交、人生做啥幾乎都失敗,面對世間一切也全然提不起勁……哇,光想都覺得可怕的景況,卻是《閣樓裡的少女》的主角章子的日常。她並非不曾幸福過,家人的愛,乃至上帝都曾是她的寄託,可惜終究被諸行無常拖磨,讓她縱使苦惱地想抓住生命的定海神針,卻一點頭緒也沒有。所以痛苦,所以渾噩,直到在女子寮的藍色閣樓,遇見了真愛,然後繼續顛簸。
這部吉屋信子一百多年前寫下的小說,起承轉合滋味萬千。一開始,少女遣悲懷到極致,委實讓身為大叔的我頻皺眉,或許真是不懂少女心吧(的確,早前讀太宰治的〈女生徒〉我也一頭霧水),但不免想說如此這般的身心狀態,不看醫生吃藥真的沒問題嗎?所幸一路讀下去,似乎能逐漸同理她的遭遇與心理,隨著她在幻想與現實之間跌撞再起,在情海中悲喜交加地翻騰。
兩百多頁的故事,對於人、景、物的描繪都非常細膩,自然也有不少動人之處:
其一:音樂躍然紙上
章子夜裡在無人大廳偷彈徳製鋼琴,幻想自己在開獨奏會。彈奏的心情、樂曲的韻味都透過她的文筆精彩呈現;不免聯想到恩田陸的《蜜蜂與遠雷》,雖然吉屋信子的描寫略為浮誇做作,但確實帶我以一百年前的廿歲女子角度,去領略感受貝多芬的第十五號鋼琴奏鳴曲。
其二:對男人的鄙夷
這是一本描述女性之愛的小說,男人自然不是主角;但吉屋信子仍用心刻畫了男人諸多粗鄙不堪的行徑,透過章子不屑與憤慨,將男人指為世間黑暗的另一半,和女子的光明呈現極端的對比。這些段落讓身為男人的我大笑不止。(當然,也還是有幾許「正經」男子穿插於故事裡平衡報導啦!)
其三:愛情的模樣
以搬運蘋果的辛苦(食欲)和身陷情網的少年經營愛情(情欲)做對比;以如得熱病般寫寫塗塗情書來描繪火燙燙的相思之苦;以年過二十歲才會用生命去愛去開花結果論愛情……這些情節豐富而多元地展現了愛的代價、愛的癡狂與愛的意義,
其四:生命的意義
咱活著,與神、與世界、與愛人、與自己的關係到底是什麼?除了談情說愛,吉屋信子更真切地寫下面對生命大哉問的答案。於是《閣樓裡的少女》不只是百合愛情故事,更帶有成長小說的味道。
雖說我覺得這是本成長小說,其實故事的最後女主角並沒有真的成長多少;但少女們在閣樓裡百轉千迴過後,至少已從深邃到不行的憂鬱之海啟程往嶄新的藍天去,有happy ending就可喜可賀!XD
一百年前,愛上同性可能是人世間最不幸、最可憐、最見不得光又最讓人瘋狂的愛欲煎熬;在當今這什麼樣的愛都可以的自由開放時代,讀到這個故事,是個難得的體驗。
#吉屋信子少女小說 #二十張出版 #吉屋信子 #百合 #少女之愛 #釘子 #愛情 #初戀 #閣樓裡的少女
展開
5
某種物質的愛:千先蘭首部短篇小說集,歡迎加入變幻無常的故事宇宙!
讀者評分
5.0
|
2024/06/30
沒有什麼叫應該的東西,愛也是這樣
標準是什麼?正常是什麼?應該是什麼?愛情是什麼?我是什麼?我愛的是什麼?她/他為什麼愛我?他/她為什麼不再愛我?人活著腦袋的問題就這麼多,而《某種物質的愛》說,這世間沒有正確答案,因為沒有一模一樣的人,大家都是彼此的外星人。
千先蘭用這個故事,溫柔而理直氣壯的告訴讀者再怎麼自覺與周遭格格不入,再怎麼質疑自己怎麼會愛成這樣那樣,都是活出自己的過程。所以別怕!持續去愛,就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真相。
這個表面上是科幻小說的故事以各種疑問串接,在理性的剖析中我看見了愛情的美好。雖然這「穿越宇宙的愛情」是誇張了點,卻很實在的鼓勵著我們:別因既有的侷限或障礙而放棄探索愛的可能與責任,如此一來,便能在對的時空與對的人相愛,並能不悔這輩子的追尋與一切經驗。真夠浪漫的,不是嗎?
#千先蘭 #某種物質的愛 #時報出版 #肚臍 #穿越宇宙的愛 #應該 #偏見之外 #韓國小說 #愛情 #浪漫 #個體人
展開
5
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或許還有所厭)【全球百萬暢銷書《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作者暖心新作】
讀者評分
5.0
|
2024/06/25
菲莉帕.派瑞《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或許還有所厭)
古人寫家書、留家訓,無非是希望子孫知道怎麼做人處世;活在現在的我們,身教可能還行(姑且不論正向負向),但要親自提筆寫點什麼人生指南給孩子,大概不是人人都辦得到。幸好還有聖賢書,讓我們在面對自己或是所關心、在意的人眼前的難題時,可以參考看看這些能人智者是怎麼解決類似問題的。執業二十餘年的英國心理治療師菲莉帕・派瑞為我們寫下了《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或許還有所厭),試著藉此提供如何愛、如何爭執、如何改變與如何獲得滿足的參考。
派瑞主打「如何」,因為她認為「問『為什麼』」很難解決問題,「如何」才是關鍵。這乍看似乎違反慣性,畢竟,倘若不知道原因,又該如何治本?
不過在閱讀時發現,她並非不探究why,而是先以客觀立場闡述人們是如何因為生理、心理乃至社會文化制約而讓生命遇上難題,接著敘明這難題如果繼續下去會帶來什麼影響;再進一步引領讀者把心力放在如何解決困境的方案上。
也就是說,她的書寫所提醒的是:找到how to並做出改變現況的行動,比起鑽牛角尖問為什麼這樣那樣來得重要。
人們因五花八門的困頓寫信尋求派瑞建議,這些大量出現在書裡的個案問題,在咱的日常中泰半有所見聞,甚至是親身經歷過。對於這些困惑,她的回應讀來理性,但不缺乏對人性的關懷與同理心。我喜歡她對於我們都是不同個體,可以盡情做自己的尊重,她並不給讀者「你這麼做就是了」的斷見,而是提供好建議,讓我們有機會明白那些自己一直都知道、卻沒有說出口或採取行動的事。
以〈如何去愛〉章節中「伴侶關係不只是性愛而已」這個子題為例。一個七十多歲的女性有個交往了兩年的伴侶,彼此情投意合,但因為男方心臟不好及昔日經驗而對性行為興趣缺缺,她自己卻是個性慾旺盛、極度享受性愛樂趣的人。所以針對該繼續還是分手這件事寫信討教派瑞。
看到這一段時腦中想到某個朋友,她正是強烈主張「情侶/夫妻之間在性愛上不契合就不行」這個論點的人,因為她周遭感情出狀況的伴侶九成是性生活出了問題。
但派瑞不這麼認為。首先,性關係的衰退確實可能在交往一段時間後自然發生,甚至因為年紀增長而變化。再者,每個人看待性愛的態度不同。她覺得如果雙方不能展開對話,拋開對錯來嘗試對另一半的看法感同身受,那反而可能搞錯重點,也就是忽略了「維持婚姻的關鍵不是規律的絕妙性愛,而是回應對方尋求關注的意圖」這件事。
那麼,如果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是會聽從派瑞的建議還是我朋友的理論?當然都有可能、也都可以。故事裡的女主角在和派瑞交流意見後,還是選擇了分手,因為她依舊認為性是重點。對於她做的這個決定是對是錯,派瑞認為只能留待時間證明,她也自陳「我的看法並非一向都是對的」。
其實犯錯在所難免,派瑞實在地提醒:我們本身並非自己犯下的錯誤。而且我們有能力阻止自己重蹈覆轍,從錯誤中學習,這樣才能繼續犯新的錯誤。她說人有一個優點勝過果蠅,就是我們能認清自己的直覺,理解它們,並加以掌控。我們可以把理智擺在第一位,而不是跟著直覺走。
應該理智先決還是直覺更重要?不一定會有永恆的絕對答案。讀這本《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或許還有所厭)能引發不少的思考與感受激盪,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找來挑戰看看!
展開
5
有些事不必在意:不安、憤怒、煩惱都能放下,讓心平靜的106個練習
讀者評分
5.0
|
2024/06/19
讓日本老和尚陪你甩掉不必在意的狗屁倒灶
據說是日本最會講故事的和尚名取芳彥,平常就很喜歡透過寫作、辦講座、抄經等方式與世間結緣。他的著作很多,不過台灣發行的書大概不到總量的一成;找得到的中文書不是散文開釋就是畫佛練習帖,悅知文化今年六月推出的《有些事不必在意》就屬於前者。
這本在日本大賣了45萬本的《気にしない練習》,在出版了十年之後登台。由106篇短文構成,六大主題涵蓋了人生的多數煩惱,名取和尚針對這種種問題提出一個又一個的解方。先說,106這數字著實微妙,畢竟佛說人有108種煩惱,他怎麼不多添兩篇湊滿呢?或許這就是世間無常的體現吧。(並不是!)
有接觸佛法的朋友應該多少知道「離苦得樂」是領會並實踐佛法智慧的終極目標。當然,這四個字的意義甚深甚廣,搞懂了是一回事,能否辦到又是另一門學問。縱使念經吃齋打坐禪修聽法師開釋再多,置身凡塵俗世的咱,可是隨時面臨著因為貪嗔癡慢疑而起煩惱的危險,豈是說解脫就能解脫的?
那該怎麼辦?如果因為覺得困難就不去做,很有可能就是到死之前都在受苦受難。雖說人生本來就苦,但咱吃的是必要的苦還是不必要的苦?理論上還是有得選、也必須揀擇的。
名取和尚透過這本書跟讀者講的,就是避開不必要之苦的揀擇智慧,如果我們意識到並試著不再花費過多心思去在意不必在意的破事,就有機為把有限的時間精力放在對的事情上。
不可諱言,《有些事不必在意》揭櫫的都不是什麼艱澀難懂的理論,自然也讀不到什麼深刻的佛法知見;但這些簡單真理多半在我們在庸人自擾之時容易忘得一乾二淨。所以,讀來雖無當頭棒喝的震撼,卻能帶來「對欸,其實就是這樣」的心開意解。
我非常喜歡名取芳彥在第90篇針對「如何做出選擇」的分享,我認為那對有選擇困難症的人而言深具啟發性且有夠實用;也很想把第61篇轉給一天到晚把「無聊」掛在嘴邊的朋友要他好好重拾感性。
推薦這本輕鬆小品(?)給覺得自己有病的朋友!(欸)
#名取芳彥 #有些事不必在意 #和尚 #悅知文化 #気にしない練習
展開
5
Hello Beautiful美好是你:歐巴馬、歐普拉重磅選書,美國暢銷100萬部的感動之作!
讀者評分
5.0
|
2024/04/26
生命的美好,從來都是悲喜交加的
如果在網路上搜尋Hello Beautiful,出現的大多都是擺出各種展現自信的Pose的女性自拍相片或影片。但在那些「視覺饗宴」之外,有一本以此為名,在問世後同時被歐巴馬和歐普拉這兩位影響力無遠弗屆的KOL所關注乃至推崇,講述了四姊妹的故事的小說,在今年由悅知文化 推出了台灣繁中版《美好是你》。
講到史上最有名的四姊妹,大概就是《小婦人》,據說《Hello Beautiful》有致敬這部經典,可因為我沒看過小婦人(掩面),所以兩者的異同實在不得而知。
都說《美好是你》的主軸是四姊妹,不過,故事卻從(應該算)男主角aka.未來的大姊老公從出生到18歲的成長歷程開展;這個開展,作者用了極其精煉但富含情緒的文句,勾勒出男主角的孤獨、渴望與人生觀,輕易而深切的擄獲了我,讓我在閱讀的過程裡疼惜他到心裡忍不住吶喊「可憐的孩子,讓我來照顧你吧!」的程度。
幸好,隨著劇情的推衍,大姊出現了,我的擔心、疼惜也很快就轉為為男主角高興,並安心地把他交給她了(等等,這邏輯沒問題嗎?)。因為大姊生性樂觀,又帶著典型的長姊性格,擅長/喜歡凡事做好計畫、發號施令乃至按表操課,她的這些特質剛好提供了男主角所渴望與嚮往的安全感。
但對我這個常把「無常」掛嘴邊的人,還是不免擔心幾近依賴另一半到沒有自己意見的男主角,就這麼樣過他接下來的人生,真的沒問題嗎?哪天會不會受夠了「一切都被規畫好了」的制約?以及,人間事怎麼可能諸事順大姊的心、都不出錯?那出錯時大姊到底有沒有足夠的變通力和彈性來應對生命隨時出現的不確定性、繼續好好承接住男主角呢?
果然,接下來男主角出事了,然後其中一個妹妹也接著帶來了震盪整個家庭的事件,但幸好,大姊的確在這一個又一個的波折衝擊後,馬上制定了新的計畫來試圖搞定蕩漾的餘波;只是,後面又出現了更大的意外……
近五百頁的精采故事,從父母的偏心、自我認同、家庭階級、未婚懷孕到種族議題,明明是虛構的小說,卻再真實不已的體現了人生,讓人讀來悲喜交加,入戲太深。真心推這作者的文筆!
#HelloBeautiful #Hello_Beautiful #美好是你 #悅知文化 #小婦人 #四姊妹 #試讀
展開
5
奪命炎上
讀者評分
5.0
|
2024/04/23
生在只要上網就能實現正義/展現惡意的時代,要怎麼不被炎上呢?
馬克.吐溫知名的「當真相還在穿鞋時,謊言早已傳遍半個世界」一語,很實際地描繪了從古至今,這世上存在著多少謊言,並為人們帶來多少麻煩。
我們大多數人活在離不開網路的狀態中,從購物、求知、找伴到秀自己……幾乎都能透過網路實現。上傳到社交平台的隻字片語、圖片影音,不管有心或無意,只要有梗、只要值得被吐槽、指正或抨擊,人人都有機會被推爆或炎上。《奪命炎上》就是以這個現實為基礎而生的作品。
故事從一名大學生做出「這是真的。」的定論開始鋪陳。
作者生動且條理分明的寫出這名學生基於自身的網路使用習慣、對於真假訊息的判別,乃至綜合推論的過程,以及最後決定轉發訊息的理由,這一層層的堆疊相當嚴謹所以深具說服力,讀者很難不跟著這麼認為「對欸,這絕對是真的」。
但「真的是這樣嗎?」隨著視角轉到事主身上時,困惑、衝突、緊張的戲劇性就此迸發。這個戲劇性不只發生在故事角色身上,更是一記對於讀者有多容易跟著炎上議題或是特定論述而起反應的危險產生質疑的叩問。
當全世界以為的真相跟你的事實相牴觸,當每個人都不相信你的時候,fight or flight/戰或逃你怎麼選?《奪命炎上》的事主似乎是選了邊逃邊自救,他到底能不能找出始作俑者、搞定這人生最大的危機?非常期待正式版問世後一探究竟。
#奪命炎上 #俺ではない炎上 #采實文化 #采實 #推理小說 #試讀
#淺倉秋成 #浅倉秋成 #あさくらあきなり #炎上 #本格推理
展開
5
邪教【瑞典犯罪小說第一名卡蜜拉‧拉貝格】
讀者評分
5.0
|
2024/04/10
會怕,可能才是好事。
在今年愚人節時,看到某影評粉專貼出了一篇【湯姆克魯斯聲明】,大意是他承認這些年受到山達基教的唆使與控制而做了很多有的沒的事情,還順便提到李奧納多為什麼只跟25歲以下的女子交往,以及「甜茶」即將取代他成為山達基新的棋子的事情……發文者還貼了消息來源的連結,但點過去是Youtube上顯示為「這是騙你的」的影片,所以我就封鎖那個粉專了。(欸)
封鎖該粉專並非我偏激或在愚人節被騙了所以惱羞,而是因為山達基在很多人眼中就是邪教(Netflix也有紀錄片講這件事),然後你以為在愚人節拿這開玩笑所以無傷大雅?但對於曾被邪教傷害過的人而言呢?這真的很好笑嗎?但我也必須承認,我會這麼偏激(等等,剛不是說我並不偏激嗎?XD),是因為那時才剛讀完的《邪教》小說,就很現實、殘酷的揭櫫了人類有多脆弱、愚蠢、盲從與扭曲,並可能因此引發多少悲劇。
瑞典知名的犯罪小說作家卡蜜拉.拉貝格與讀心術專家亨利克‧費克修斯合作的《邪教》,是他們的第二本共同創作。雖沒讀過前作《箱子》,在閱讀過程中難免對於各角色的前塵往事有點不明所以,但這並不妨礙自己一路提心吊膽走過這趟四百多頁的邪教之旅。
《邪教》的故事從孩童綁架撕票案開始,以這個家長們最大的夢靨展開的連續事件,彷彿隨時隨地在提醒著「惡意/危險無所不在」這件事。但,這不必然是「邪教」害的,肇因其實就在活著的每個人身上,畢竟,有誰是沒病的呢?心結也好傷痕也罷,這些或大或小的陰影,伴隨著生活的有意無意壓力累積,到底在什麼時候會變成炸彈,引爆各式各樣的失控與危害;又會在什麼時候被有心人輕易利用?作者毫不留情的透過各個角色告訴你「什麼都有可能往最糟糕的方向去唷」。
但如果整本書都這麼的令人傷心受怕,那就成不了好故事了,因為人類總渴望光明、渴望救贖,所以,雖然包括男女主角與代表「正義」的配角們都有各自的毛病與心魔,但他們縱使不斷在工作、感情或家庭層面經歷各種打擊與失敗,仍舊全力試圖釐清謎團、找出兇手,避免下一樁悲劇出現,順便想辦法讓生活回到常軌,如此高潮迭起的故事,確實也為同樣活得艱辛的讀者帶來慰藉與希望。
書名《邪教》,不過這個議題在後半部才逐漸昭顯,頗佩服作者在虛擬的故事裡直言不諱的把山達基拿來當邪教的例子(也有其他的舉例啦但山達基真的最有名),但譴責或指摘邪教並非他們創作的主旨,因為那大概是根本消滅不了的東西。
所以作者能做的,就是利用諸多角色說明邪教的緣起、手段與影響,指出我們對於邪教與其信徒的錯誤解讀,並警告我們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於是閱讀這本書不只是娛樂(或折磨XD),更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可以反省、思考人性,進而提醒自己在接下來的人生如何不害人害己,做出正確的抉擇。
《邪教》的故事發生在夏天(警署的空調還壞掉!),但殘酷的情節與惡意所帶來的涼意真的沒在客氣,因此,偶爾出現的甜蜜、浪漫與詩意(尤其是跟「星星」有關的一切!)就更加令人印象深刻。我非常喜歡結尾,不僅收得淒美還帶來新的翻轉,讓我得到「並非造化弄人,而是人在弄人」的震撼。這是一部縱然閱讀過程不怎麼舒服,但確實錯過可惜的佳作!
展開
5
霧越邸殺人事件【經典改訂.全新譯本】:雙面書衣新裝特藏版(首刷限定作者印刷簽名紀念扉)
讀者評分
5.0
|
2024/04/02
34年前的推理經典小說,34年後的初體驗
從小學六年級就開始模仿江戶川亂步的《少年偵探團》寫短篇推理故事、被譽為「新本格派推理小說」代表的綾辻行人,1990年問世的《霧越邸殺人事件》不僅讓他入圍吉川英治文學新人賞,也在日本各大小推理小說排行榜上留下精彩紀錄。2024年4月,他的這部經典作品,以2014年由日本角川文庫推出的完全改定版為基底,推出全新的台灣版譯本。
風聞綾辻行人的寫作風格不走物理詭計,而是擅長以敘事技巧來帶給讀者意料之外的轉折;此外,他也喜歡以大量的情感描述來增加故事的豐富性。看過這本小說日文原版的朋友說,序幕開頭的文字非常美,讓他很快升起敬佩綾辻行人文筆的心,不過皇冠文化提供的試讀是小說的第一幕和第三幕開幕後不久第一個死者出現為止的部分,兩萬多字不算多,我沒怎麼能體會到他的文風特色或朋友口中的好文筆;僅只能藉由這短短的內容了解登場人物與故事發生地的樣貌,更別說能跟主配角們一樣對於「有人被殺!?」的震撼產生共鳴,坦白說這有點可惜。
但閱讀過程裡,確實可以看見綾辻行人對細節描繪的注重。不管是角色、物件或景緻,透過或長或短的文句,的確很快就讓我能掌握人事時地物,並自然的留意起可能的線索與巧合(但說不定到頭來會發現自己被誤導?XD)等資訊。而關於綾辻行人近乎細節控的作家個性,也可從目錄看見端倪:《霧越邸殺人事件》和「劇團」有關,綾辻行人直接把序幕、終場、幕間、一二三四五六七幕等戲劇結構轉為章節名,我很是喜歡這個巧思。
《霧越邸殺人事件》發生在漫天暴雪的冬季山莊,從簡介得知了一個個死去的人都對應到某首童謠,這般如今看來再傳統不過的推理小說情節,究竟在34年前的綾辻行人筆下會以什麼方式呈現?又是怎麼在當時擄獲人心、一舉奪得《週刊文春》年度十大推理小說冠軍?很期待有機會完整感受它的風貌~
#霧越邸殺人事件
#經典改訂全新譯本
#绫辻行人
#試讀
#皇冠文化
#皇冠文化集團
#本格派
#新本格派
展開
5
逆習慣:好奇心改變一切
讀者評分
5.0
|
2023/11/30
從引言的海鞘「把自己安頓下來後就會吃掉自己的腦子」,而人類也會以類似的方式「刪除無用的腦迴路」的震撼開始,作者就溫暖而迷人的不斷透過科學、心理學、故事和經驗,來提點讀者如何走出已經幫不上忙的習慣,並勇於與「不自在」共存。
改變自己,不需負面的自我批評,而是以希望改變的好奇心,去檢視行動或習慣是出自避免痛苦、尋求快樂與節省能量的動機,進而確認是新或舊腦袋在驅策,給自己改變的機會。
人的毛病太多,諸如完美主義、冒名頂替症候群怎麼應對?作者也以務實的方式陪伴讀者探索剖析。
這本書整體讀來實用有趣,不是雞湯也非空談,「行動會給你答案,動手做是證明自己能夠的最好方法」的激勵滿滿,而接下來的生活可能性是什麼,就看自己願不願意親身實驗了。
展開
5
螞蟻時代【全新譯本】
讀者評分
5.0
|
2023/11/29
前陣子讀了本跟人類大腦有關的書,裡頭提到大腦的運作有「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兩種功能,由下而上的章節就舉了螞蟻當例子。很剛好的,商周也在此時推出《螞蟻時代》問世30年的全新翻譯中文版,有幸一讀,確實是大開眼界、相見恨晚。
看故事簡介,本以為就是以「螞蟻看手指(人)」的角度來扣問「人神關係」的作品,實際上遠超於此。人與神的關係太籠統,古往今來不分中外有數之不盡的作品在探索這個命題。作者貝納・維貝的厲害之處在於他藉由不同物種、不同視角、不同故事線的同步推進,領著讀者在他所架構出的這既宏大多樣又巧妙的環環相扣的世界中,不自覺動腦思索、探究包括人神議題與各式各樣的「等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貝納・維貝藉由《螞蟻時代》提出觀點,但沒有大鳴大放地強迫讀者接受。當然,他確實藉由故事呈現特定立場,不過卻不是「絕對」的答案,這和不斷穿插在故事中、虛實摻半的《相對知識與絕對知識百科全書》的「客觀性」不謀而合。再加上他近乎博學的展現了對於生物學、物理、神學乃至哲學的理解與素養,讓整本《螞蟻時代》雖警世卻不說教,雖是故事卻又貼近現實得緊。
在閱讀的過程中,「瞎子摸象」或「以管窺天」的感覺不斷湧現,這不只是對於螞蟻或人或出現在故事裡的任何有意識的生物在其天生或後天的限制中對於世間的理解侷限性的感嘆,更多是對自己的無知程度的哀傷。
哀傷活了幾十年的生命經歷所堆疊出的知識、常識與價值觀,竟然有那麼多是扭曲、錯誤的;但在故事的推演下被打破的這些既有架構,卻因此有機會重生,這種宛如重新投胎、發現新大陸的新鮮與驚艷感受,確實令我著迷並邊讀邊露出欣慰的姨母笑。
《螞蟻時代》作為90年代暢銷的螞蟻故事的第二部作品,並不會因為沒讀過第一部而無法進入,當然,讀西方作品常見的那種角色太多、名字太長不好記的問題,在這本小說裡同樣花了我一點時間才弄清楚搞明白(尤其作品裡還多了非人物種的饒口名號XD);但不管是費疑猜的命案、電視猜謎節目等謎題,諸如清醒夢、讓螞蟻變殭屍的羊肝吸蟲等迷人知識,乃至對治癌症的嶄新解方與大大小小的雞湯或叩問等等,無一不是這本小說帶來的豐富寶藏。
我很喜歡書裡拿了一則寓言來探討是非善惡的段落。那個寓言約莫是有兩個人看到蝸牛往菜園去,一個覺得蝸牛也是生物,牠要去吃就讓牠去吃;另一個則認為菜是人家辛苦種的,讓蝸牛去吃就破壞成果了,必須把蝸牛踩死。於是他們連同第三人一起找了個長輩來裁奪。故事結尾怎樣先不暴雷,但確實很實在的質問了讀者益蟲害蟲、喜歡討厭、對錯到底誰說了算?這些難解的議題。
在這個立場一旦相異就太容易吵起來的時代,透過螞蟻來找答案感覺蠻荒唐的,但我想,只要你有機會讀了《螞蟻時代》,就算無法絕對解惑,要獲得相對的慰藉,還是大有機會的。要不,來試試看?
展開
5
焦慮新解: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讀者評分
5.0
|
2022/10/24
【將焦慮視為一種邀請,而不是診斷結果】
不管是身體或心理上的不舒服,都可能引發焦慮,如果能往回推敲源頭,就有可能重新取得平衡狀態。不輕忽焦慮的警訊、也不把焦慮當成自己病了,我們就更有機會從不盡然正確的生活習慣、不必然需要過度聚焦的問題解放自我,活得更安穩一點。
作者身為一個曾為焦慮所苦的醫學專家,整合了所學的「正統」與「另類」醫療知識技術來整治自身面臨的困境,進而運用在後續的執業工作上,並以這本《焦慮新解》與讀者分享如何有效應對焦慮。
焦慮是干擾我們集中注意カ時的障礙,作者建議我們感到焦慮時應該要先要辨別出焦慮的真假,但這個所謂的假並不是在否定咱感受到的焦慮,而是在腦袋做出「我就是因為OOXX所以感到焦慮」的結論前,從生理面嘗試用簡單的方式處理掉。
以前讀過的焦慮相關書籍大多著眼心理,《焦慮新解》從不一樣的觀點談談焦慮,但我們的身體構造如此複雜,焦慮發生時該怎麼檢視並找出問題源頭呢?作者以簡單易懂的文筆闡述佐以部分案例,讀來真的豁然開朗,也更新了既定的錯誤觀念,十分受用。
展開
4.5
口琴使者
讀者評分
5.0
|
2016/02/15
Tower Records在日本的行銷Slogan是「No Music, No Life.」,十年前(2006年),李宗盛「理性與感性」作品音樂會的宣傳詞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的歌)」......太多例子可以說明音樂在人們生活中所占的重要比重。
潘‧慕諾茲‧里安這本寫給孩子讀的《口琴使者》小說故事,作者的故事鋪陳、譯者的通暢譯文,在在牽引著情緒,我的腦海也不時浮現各式各樣的音樂。
故事的序章很夢幻離奇,但接著下去的三段故事,卻是架構在再真實不過的人類歷史上。這樣的轉折並不突兀,反而埋下了希望的種子,讓我在閱讀過程中,面對發生在那些時空背景的故事時,不停地祈求一開始的魔幻童話情結能讓奇蹟降臨,好挽救我所看到的莫名其妙。是的,《口琴使者》故事中所蘊含的社會議題著實殘忍,這位拿過全美教育協會「人權獎」的作者,看來並不避諱讓讀者見識這些曾大剌剌、活生生出現在人類社會裡的詭異思維、制度與行為。
正因如此,成就了這本書的深刻啟發性。歷史不是白紙黑字印在教科書上、讓我們應付考試的無謂字句,透過《口琴使者》,我們見證讓人心痛心酸心碎的往昔曾經;藉由《口琴使者》,我們跟著年紀輕輕的主角們,一同認識(或重溫)了大時代下的小人物的生存之道。
他們(或者咱們)要的從來就不只是溫飽,對於自我實現、對於夢、對於家庭、對於諾言、對於公平正義的需求同樣存在。當生命的掙扎與追尋失敗時,是該就此接受命運的安排抑或繼續嘗試?是該堅持自己的信念還是委曲求全?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選擇,書中的人物以既讓人感動又讓人捏把冷汗的方式面對自己的挫敗、無助境遇,自然能輕易牽動讀者的情緒。
除了絕妙的故事、潛藏的歷史課,「音樂」也是《口琴使者》另一靈魂。音樂是一種很難以用言語來完整傳遞出內涵給另一個人的藝術形式。「聆聽」當然是最直接也最棒的選擇,但要怎麼透過文字,讓像我一樣沒有樂理基礎的尋常讀者感受、並真的「相信」:音樂在這些掙扎、奮鬥於困境的音樂才子才女的生命中真的很重要呢?
作者真的非常有一套!他能用很具象的語彙建構出清晰而饒富韻味的情境,讓這些孩子運用天賦所演奏出來的音樂活靈活現,而故事推衍到什麼地方、應該出現怎樣的樂曲來呼應劇情呢?作者的拿捏也非常得宜。《口琴使者》對於音樂的安排,讓我不由得想到像是《真善美》、《相逢聖路易》之類的經典音樂電影。
雖然戲演到一半突然就唱起歌來是很莫名其妙的事情,但不管是喜怒哀樂,用歌唱來表現情緒,不只是電影中人的權利,在我們的生活中,應該也經常有這種自然的反應(吧?至少我會啊XD)。是啊,《口琴使者》就是這麼一本可以讓人不時「音樂上身」的厲害小說。
《口琴使者》蘊含著太多可討論可思索議題,這是一本不只孩子該看,父母也應該看過、並與子女們好好討論人生的書。「汝之命運仍未定。至黑夜見孤星、聞鐘鳴,前途豁然自分明。」是貫穿整本小說的重點句,這段宛若咒語般的提醒,除了揭示了命運的不可知,於我而言,更大的意義在於鼓勵。
很多時候,生活好像很容易被「想像」侷限住,但「猜想」跟「真實」的落差,只有實踐了才會知道。作者將《口琴使者》這樣的故事拋給了看書的你我,閱讀過程感受不一定美好,但一頁翻過一頁,眼見書中人物努力前進、迎向一無所知的未來時,我們是否也該鼓起勇氣,大膽而細心、謙卑但有自信地跨出去,活出屬於自己的美好,化身為存於現世的使者,將接收到的愛、希望與鼓勵,傳送到世界的其他地方,讓Echo持續迴響呢?
展開
4.5
真夏方程式
讀者評分
5.0
|
2012/07/22
人生到底有沒有辦法宛如套公式般、簡單就能成就目的與願望?
作者東野圭吾用《真夏方程式》這個故事,臚列太多硬被安插進生命的不可測變項,試著從不同角度提醒讀者:放下紙筆,用心來忖度思量,這多變人生能找出什麼樣的方程式,來解出屬於你我的終極答案。
去(2011)年是野圭吾出道25年,日本的雜誌以其筆下的偵探為對象做調查。以超過半數的人氣獲得日本女性心中最具人氣魅力的偵探的「天才伽利略」-湯川學副教授,在這次的《真夏方程式》裡如昔發揮其專長習慣冷眼觀察並提出鞭辟入裡結論,讓整個閱\讀過程既上了幾次的物理小學堂、又能一窺東野圭吾對諸如觀光勝地的沒落、自然開發的爭議這類當代人們介意的課題的真正想法。
而整個故事呈現出的主旨,我想約莫為:科學是探究真理的手段,但人類可是最難預測的宇宙謎題。
要找尋真正的答案,一定得打開某扇門,那麼,在打開那扇門前,我們做好準備了嗎?考量過所有的可能與風險了嗎?還不確定作業程序嗎?沒關係,很多問題本來就無法立刻找到答案,湯川博士都說了:「千萬不要忘記,你不是孤單一個人。」暫且放下煩惱,今年夏天,就先來讀讀這本湯川學系列最新小說-《真夏方程式》吧!
展開
5
圖書館裡的貓
讀者評分
5.0
|
2009/07/19
「謝謝你,杜威,謝謝你。不管你現在在哪裡。」曾任米國愛荷華州史班賽市圖書館館長的薇琪.麥蓉(Vicki Myron),如此誠摯地感謝著杜威(Dewey)。
杜威是誰?是陪伴了薇琪19年的工作伙伴、家庭成員、生命導師。杜威,是一隻迷人、帥氣,生活在圖書館裡的貓。
光是這樣描述,杜威似乎也沒什麼特別的?很多人家裡養的寵物,不但討喜可愛,也都同樣帶來了歡笑、淚\水(以及驚人的飼料費、醫藥費和屎尿XD)、陪伴著主人渡過每一個珍貴的日子不是?
NO、NO、NO,杜威可不單單是隻寵物而已。當然,他擁有尋常貓咪都有的 那些特質:自信、靈巧、撒嬌鬼、固執......,要當隻得人疼的寵物,靠這些就綽綽有餘啦,但杜威可不只有如此能耐而已。
從1988年1月18日,杜威降臨到圖書館還書箱那一天開始,直接而自然地散發出的那種純真、對人的感謝與信賴,以及仿若能感知人們需求、而提供適當回饋的天賦,則是從杜威身處的小城鎮圖書館為中心,一步一腳印、一喵一跳一撲一躺一顰一笑地,散發出一波又一波,比蝴蝶效應更猛的\"杜威\"效應。杜威的出現,終結了某些孤單、消彌了某些隔閡、激勵了某些成就、癒合了某些空虛......杜威影響過一個又一個的人,不只是家人、同事、街坊,他的美好,更鼓勵了地球上許\多角落的人。
所以,即便天底下有數不盡的可愛貓咪(包括我家的小美女蔡美咪 >///<)、縱然世界各地有很多圖書館貓、威士忌酒廠貓、書店貓、餐\廳貓......真的、看完《圖書館裡的貓》--杜威的故事後,一定會同意這隻貓是那樣理所當然地與眾不同。
這本書文筆流暢,很容易就牽動讀者的情緒起伏,可見作者薇琪館長對杜威的感情如何深厚、又是多麼了解這隻獨特的貓。因此,《圖書館裡的貓》能讓養貓的人在讀到杜威上街冒險、懼怕醫生、躲避洗澡、為貓草瘋狂等生活片段是如此生靈活現又似曾相似而大笑,也會因為杜威帶給許\多人不同的滿足與喜悅,又從許\多人的身上得到那麼多的回饋與愛,而不住點頭認同讚許\甚或留下幾滴珠淚\。
《圖書館裡的貓》的確是以杜威‧樂讀‧布克斯(Dewey Readmore Books)這隻貓為主軸而生的書,但當中穿插了不少作者薇琪館長自己的生活歷練、對生命的態度,加深了這本書的可看性,更重要的,是讓杜威顯得更具\"人性深度\"。
也因此,這不單是一本描述動物的故事書而已,對沒有養貓、或者對貓沒有感覺的人來說,我認為「一種類似見證奇蹟的體驗」,會是閱\讀《圖書館裡的貓》最大的收穫。
這種見證,不是像宗教那般具有強大的煽動力,而是透過咀嚼書中一個個既平凡卻又獨特的生命片段,琢磨出「真實人生中要得到最簡單的幸福的答案」時的那種感動。
「找到自己的位置,知足快樂。善待每個人,好好的過生活。好的生活不在於物質,而是愛,而愛最是可遇不可求。」薇琪說,遇見杜威,教懂了她這個道理。也因為這樣,她才能從與杜威相知相惜、相親相愛了19年後失去他的落寞傷悲中,拿起筆桿(或電腦鍵盤),寫下這本關於《圖書館裡的貓》的故事,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杜威、了解杜威、進而為自己的人生,找到些什麼。
「一隻動物能有多少影響力?
一隻貓能夠感動多少人?
一隻流浪貓怎麼可能把一間小小的圖書館,
變成一個聚會地、一個觀光點,
激勵一個典型的美國小城。
連接起一整個地區,最後揚名世界?
在你沒聽說這個故事之前你是沒有辦法回答這些問題的。」
杜威,這隻過世隔天全美一共270家媒體刊登了訃聞的、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圖書館裡的貓,如果你還不認識他,是時候了。
展開
共
1
頁
前往
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