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
孩子的教養,你做對了嗎?:兒童發展專家教你輕鬆學腦科學育兒法

孩子的教養,你做對了嗎?:兒童發展專家教你輕鬆學腦科學育兒法

  • 定價:340
  • 優惠價:9306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7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7大兒童發展議題、10年臨床醫學真實故事、
70個台灣父母最關心的教養問題、
200個傳統養兒育女迷思、500個最新幼兒教養攻略,
首度結合最新兒童教養與腦科學觀點的新手父母工具書,
輕鬆育兒三部曲:刺激發展→聰明成長→穩定學習。

  孩子的教養,你做對了嗎?
  兒童發展醫學專家王宏哲老師根據10多年臨床經驗,將腦科學的教養觀點,
  落實成實際具體的做法,讓父母能夠有所依循,活絡孩子的大腦。

  雖然遵循傳統方式養育孩子的大有人在,但大腦認知神經科學如雨後春筍般的研究,已對兒童發展過程中的教養策略,產生了爆炸性的改革。

  揮別過去的迷思,大腦神經科學告訴我們,要強化孩子的認知學習,千萬別忘了同時注意孩子的專注力、情緒功能、身體健康、感覺動作等發展,如此孩子才能多元與適性的發展成獨立的個體。

  全書蒐集了1000對學齡前兒童的父母最想知道的70個教養問題,例如:

  .讓嬰兒趴著睡容易發生危險,仰著睡比較好嗎?
  .讓孩子坐學步車,既安全又可以提早學會走路嗎?
  .孩子晚上睡覺容易哭醒,應該哄睡或收驚嗎?
  .孩子討厭上學,出門前總會大哭大鬧該怎麼辦?
  .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差,會影響學習效率嗎?
  .孩子一定要上雙語幼稚園,英文才會好嗎?
  .孩子常會拉頭髮或咬指甲,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嗎?
  .孩子喜歡黏著媽媽,上學後會比較獨立嗎?
  .孩子天生內向,不喜歡跟其他小朋友互動怎麼辦?
  .男女大不同,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來教養嗎?
  .該如何挑選玩具、奶瓶、手推車、安全座椅、兒童餐椅呢?

  從小開始,運用正確的腦科學育兒法,刺激孩子發展,讓孩子聰明成長,進而穩定學習,是現代新手父母送給孩子一輩子最佳的禮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兒童發展醫學專家 王宏哲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腦科學研究所博士班、長庚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畢業,台灣大學、長庚大學、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講師,現任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節目、BabyHome寶貝家庭親子網站常駐醫學專家。

  ◆天才領袖兒童發展中心官方網站:www.leaderkid.com.tw/
  ◆天才領袖執行長王宏哲部落格:casanovab110.pixnet.net/blog

 

目錄

〈推薦序〉一本小兒科醫生推薦的兒童發展寶典 黃瑽寧
〈自序〉健康的教養,成就心愛寶貝的微笑

PART 1:幼兒語言問題
TOP 1:孩子學習語言的速度緩慢,很晚才會說話,這樣有關係嗎?
TOP 2:孩子遲遲不肯開口說話,等大一點就會改善嗎?
TOP 3: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差,會影響學習效率嗎?
TOP 4:孩子還不會說句子,這樣語言發展算落後嗎?
TOP 5:何時該開始學第二語言,以及在家要用兩種語言跟孩子溝通嗎?
TOP 6:孩子一定要上雙語幼稚園,英文才會好嗎?
TOP 7:孩子很會玩平板電腦,該買幼兒多媒體教材嗎?
TOP 8:我是個不會說故事的媽媽,可以直接放CD給孩子聽嗎?
TOP 9:孩子講話會口吃,應該加強練習說話嗎?
TOP 10:孩子竟然會說髒話,我該好好教訓他嗎?

PART 2:幼兒情緒問題
TOP 1:孩子晚上睡覺容易哭醒,應該哄睡或收驚嗎?
TOP 2:孩子討厭上學,出門前總會大哭大鬧,該怎麼辦?
TOP 3:孩子膽小,什麼都怕,長大就會改善嗎?
TOP 4:孩子凡事總愛堅持己見,父母應該順著他的意嗎?
TOP 5:孩子只要不如意就會大哭大鬧,是因為年紀小不懂事嗎?
TOP 6:孩子做什麼都非贏不可,應該盡量讓他嗎?
TOP 7:孩子無法忍受挫折,長大後就會改善嗎?
TOP 8:孩子常會拉頭髮或咬指甲,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嗎?
TOP 9:孩子喜歡尖叫,等會說話後就會改善嗎?
TOP 10:孩子會用力打自己的頭或打人,這種行為一定有問題嗎?

PART 3:幼兒心智發展問題
TOP 1:讓孩子多看電視,可以增廣見聞嗎?
TOP 2:孩子不會拼圖,應該沒關係吧?
TOP 3:孩子不會分辨顏色與形狀,可以等學校老師教嗎?
TOP 4:可以等上小學之後,-再培養孩子的音樂能力嗎?
TOP 5:男孩喜歡玩車子很正常,不必玩其他玩具沒關係嗎?
TOP 6:如果買不起太多玩具,看電視也可以刺激智能嗎?
TOP 7:父母可以透過親子互動,刺激孩子的記憶力嗎?
TOP 8:孩子學習時無法專注,該怎麼辦?
TOP 9:孩子總是忘記教訓,長大後就會改善嗎?
TOP 10:孩子沒有同理心,不能為別人著想怎麼辦?

PART 4:幼兒動作發展問題
TOP 1:讓嬰兒趴著睡容易發生危險,躺著睡比較好嗎?
TOP 2:孩子喜歡扶著站,都不爬,這樣有關係嗎?
TOP 3:讓孩子坐學步車,既安全又可以提早學會走路嗎?
TOP 4:孩子常跌倒、抱怨腳痠、想被抱,是因為愛撒嬌嗎?
TOP 5:孩子走路外八,長大後自然會改善嗎?
TOP 6:孩子走路容易累,不喜歡走路怎麼辦?
TOP 7:孩子看起來很像扁平足,應該盡快矯正嗎?
TOP 8:孩子的坐姿不良,是因為筋比較軟的關係嗎?
TOP 9:想幫孩子戒尿布,什麼時候開始訓練比較好?
TOP 10:孩子的動作較慢,總是跟不上團體行動怎麼辦?

PART 5:幼兒社交發展問題
TOP 1:孩子喜歡黏著媽媽,上學後會比較獨立嗎?
TOP 2:孩子個性害羞,看到親友不敢打招呼怎麼辦?
TOP 3:孩子有分離焦慮,應該讓他早點上學嗎?
TOP 4:孩子有社交恐懼,人多時容易緊張怎麼辦?
TOP 5:孩子天生內向,不喜歡與其他小朋友互動怎麼辦?
TOP 6:孩子總是一刻不得閒,這樣算是過動兒嗎?
TOP 7:孩子喜歡打斷別人說話,若不改善會養成壞習慣嗎?
TOP 8:孩子喜歡自己玩,不喜歡跟其他小朋友玩怎麼辦?
TOP 9:孩子喜歡跟大人唱反調,應該順著他的意嗎?
TOP 10:為什麼老二出生後,老大的行為也跟著退化了呢?

PART 6:幼兒性別教養問題
TOP 1:老人家都說男生比較晚才講話,是真的嗎?
TOP 2:男女大不同,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來教養嗎?
TOP 3:女孩天生文靜乖巧,不必像男孩一樣跑跑跳跳?
TOP 4:男孩天生活潑好動,不必像女孩一樣靜下來玩玩具?
TOP 5:男孩喜歡玩車子,女孩喜歡洋娃娃,只要孩子喜歡就好了嗎?
TOP 6:男孩總是不聽話,可以透過打罵的方式來教養嗎?
TOP 7:男孩學才藝要偏重空間概念,女孩學才藝要偏重語言方面嗎?
TOP 8:如何了解男孩與女孩的先天差異,讓他們好好相處?
TOP 9:如何從先天優勢,培養男孩與女孩的閱讀習慣?
TOP 10:如何教出愛學習的男孩與有自信的女孩?

PART 7:幼兒用品問題
TOP 1:孩子有脹氣問題,用防脹氣奶瓶就可以改善了嗎?
TOP 2:孩子很容易膩,玩具隨便買應該沒關係吧?
TOP 3:買一輛昂貴的推車,就可以讓孩子從小坐到大嗎?
TOP 4:孩子不喜歡坐安全座椅,媽媽抱著應該無所謂吧?
TOP 5:孩子的寢具大同小異,只要圖案可愛就好了嗎?
TOP 6:孩子的腳長得很快,買大一點的鞋就可以穿久一點嗎?
TOP 7:孩子不肯專心吃飯,就算坐餐椅也沒用吧?
TOP 8:孩子喜歡吸奶嘴,可以等上學再戒嗎?
TOP 9:孩子自己吃東西容易弄髒,等大一點再練習比較好?
TOP 10:搖搖馬對孩子沒什麼幫助,不坐也沒關係嗎?

 

推薦序

一本連小兒科醫生都推薦的兒童發展寶典

  跟宏哲是在「請你跟我這樣過」節目中認識的,他擁有職能治療的背景、十多年的臨床經驗,加上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的訓練,讓他成為一位非常難得的兒童認知與行為發展專家。

  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位小兒科醫生,在美國,兒童發展是小兒科醫生訓練當中很重要的一環,但是在台灣,大部分的小兒科醫生仍專注在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對於「沒生病」的健康小孩,我們了解的其實不夠多。

  然而時代在改變,因為疫苗與公共衛生政策的影響,現在的兒科門診當中,生病的孩子其實越來越少。取而代之,家長們想問醫生的問題,已經從過去的「孩子生病了怎麼辦?」,漸漸變成「孩子還不會講話怎麼辦?」「晚上不睡覺怎麼辦?」「一直挖耳朵怎麼辦?」「不跟別的小孩玩怎麼辦?」「喜歡打人怎麼辦?」等。而家長們也很好奇「學步車到底可不可以坐?」「雙語幼稚園究竟好不好?」等育兒上會遇到的抉擇,但是通常會提供答案的資源,都是學步車廠商與幼稚園園長。

  所以,每當碰到這些老師沒有教的問題,我只好自己去查文獻找答案,試著提供家長們正確而滿意的答案。就這樣摸索了多年,直到我認識了宏哲。

  第一次上節目的空檔,我就忍不住問他:「宏哲,我的病人家長老是問我矯正鞋的問題,但我實在太忙了沒時間研究文獻資料,到底穿矯正鞋有沒有用?」宏哲很專業的回答:「矯正鞋只是復健的一環,必須要配合其他的肌力訓練才有價值。而且市面上的矯正鞋都是統一款,並不能符合每一位小朋友的足部情況呀!」

  這個答案真是太中肯了,中肯到我決定這個朋友非交不可,因為有什麼問題問他就對了,不用再整天自己查文獻,真是太棒了呀!

  後來我才知道,宏哲在知名的親子網站已經駐站回答了上萬名家長的提問,他必須用自己的專業,四處整理資料,再用平易近人的文字回答。這段經歷使他不僅是博學,而且擁有超強的整合能力與表達力,無怪乎每次在節目上不管丟給他什麼問題,他總是有能力侃侃而談,提供鞭辟入裡又細膩的解析。

  這本珍貴的兒童發展寶典,將這些問題集結成冊,內容囊括幼兒語言、幼兒情緒、幼兒心智發展、幼兒動作發展、幼兒社交發展、幼兒性別教養、幼兒用品等七大類,每一章節的問題,都是家長們心中的千百個問號,卻又不知從何處得到解答。有了這本書,父母可以跟我一樣不用再麻煩,直接問宏哲就可以了。

  與其整天胡思亂想,擔心孩子的發展跟不上別人,為孩子的行為與情緒管理煩惱,抑或是不確定手邊的幼兒產品是否符合安全考量,不如花個一天的時間,找張舒服的椅子,坐下來從頭到尾看完這本好書。身為小兒科醫生,我誠摯的推薦。

小兒科醫生、親子作家  黃瑽寧

推薦序

健康的教養,成就心愛寶貝的微笑!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每天陪著可愛孩子們的工作,已經過了十多年的光景。這麼長的一段時間裡,我每天在想,要怎麼把在醫學院求得的知識與臨床的工作心得,分享給眾多關心孩子身心發展的家長,讓父母在教養上有多一份支持,而不會在育兒路上覺得徬徨失措。於是,這幾年我不斷的穿梭在幾百場家庭講座中,甚至親自在親子網路平台上接受家長的教養諮詢,一個接著一個的指導幼兒學習與發展評估。在透過不同的管道,與家長面對面溝通的過程中,我最希望告訴父母的是最健康的育兒方法與最正確的教養觀念。

  不說你或許不知道,我這個家長口中的「兒童發展專家」,每天做的不過是孔老夫子所說的「因材施教」。因為經驗告訴我,為了讓孩子的身心與人格更健全的發展,每個家庭在每段不同的親子關係發展上,做法必須有所不同,父母都要不斷的從孩子身上學習(包括我也是),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心關愛,也才會有和樂的家庭。

  「因材施教」在現代教養觀裡不該逐漸淪為口號,而應該是一個個具體的做法才對。「因材」的觀念在科學育兒裡面的具體做法,就是透過觀察各種互動,了解孩子先天的情緒氣質與生理發展,在醫學領域上稱做「兒童發展評估」。但是,這永遠比不上父母對孩子是否充分的了解來的重要!而「施教」的觀念在現代教育的具體做法,則是在充分觀察後,改變或增加你的親子互動技巧,在醫學領域上稱做「兒童活動設計與介入」。不過,也遠遠比不上父母懂得身教、懂得跟孩子溝通、懂得跟孩子遊戲互動來的重要!這就是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來準備這本工具書的原因,因為我想要傳達給辛苦的父母一個觀念:養好孩子,更要會教好孩子!

  書中的「育兒大家說」是多年來我最常被問到的教養問題;「臨床經驗」是醫學與教育上,兒童專家會怎麼做;「錯誤的育兒觀念」是在檢視一些傳統的錯誤觀念;至於「科學育兒新觀念」則是在理論外更重要的策略。透過系統性的整理,希望能得到更多家長的迴響與交流,相信在大家不斷的經驗分享中,一定能從教養中找到預防兒童不良行為與發展的產生,建立更正向的親子關係。

  「兒童預防醫學」與「好教養」,是一體兩面的事,相信很多假性發展上問題的孩子(如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傾向、發展遲緩、感覺統合問題、情緒障礙、學習問題等),透過家庭正確的教養方法、豐富的環境刺激,以及完善的早期教育介入,一定可以重見孩子與父母臉上的笑容!

  此外,還有很多家長問我對於兒童發展先天或後天的看法,在此我可以非常堅定的告訴各位:孩子的大腦發展與行為表現,絕非完全決定於三萬多個基因上,後天的教養才是影響終生人格的關鍵!「父母懂更多了,孩子更開心了!」快樂的學習育兒,讓我們從現在開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752693
  • 叢書系列:方智好讀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7 x 23 x 1.6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PART 1:幼兒語言問題
Q1:孩子學習語言的速度緩慢,很晚才會說話有關係嗎?
育兒大家說
很多父母將學語時期的孩子交給語言不通的外籍保姆照顧,保姆只負責看著孩子,不讓孩子亂跑就好,所以總是開著電視讓孩子看,這樣是不是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

育兒專家說
對!因為對一歲前「學語前期」與一歲後「學語時期」的孩子來說,語言環境非常重要,如果不夠豐富,很可能會造成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
孩子的語言學習是大腦中十分複雜的機轉,包含了生理、心智與社會能力的層面,也因而造就了人類高等的溝通能力,所以真正的語言障礙原因須分析的層面也十分複雜。因此家長必須了解,孩子的語言能力是累積出來的,不但需要豐富的刺激,更需要豐富的互動經驗才能順利發展。

臨床實例
小芳的媽媽來找我評估,說孩子已經兩歲卻還不會說話,在家只會咿咿啊啊,連有意義的喊出爸爸媽媽都不曾有過。我檢視了孩子的整體發展後,發現的確有發展遲緩的狀況。

原來,小芳每次看到姊姊在玩玩具就會想要一起玩,卻總是遭到姊姊拒絕,於是小芳就用倒地大哭大叫的方式來引起大人注意。次數多了以後,只要小芳一倒地大哭,媽媽就會趕快給予安撫與需求,就連平常想喝水或拿任何東西,也只要看媽媽一眼,媽媽就會把東西送到她面前,只求小芳不哭鬧就好。

錯誤的育兒觀念
只要聽力與舌頭構造正常就會說話,不須大人引導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只要聽力與舌頭構造正常,自己應該就會說話,於是疏於陪伴,放任孩子自己看電視與玩遊戲。殊不知語言學習必需在發展早期藉由陪伴與互動,讓孩子理解溝通與語言的意義,並且要不斷提供多種感覺刺激,促使大腦發展出溝通能力。

只在乎發聲,不在意理解能力
對於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大人常會求好心切,只在乎孩子到底有沒有發出聲音。但在臨床上,我們通常會先觀察孩子對口語的聽覺理解能力與認知發展是否正常,再做進一步的治療。

給予孩子過度的壓力
一歲以後,孩子就可以明顯感受到爸媽希望他們趕快學會說話,然而像是「你怎麼都不說話呢?」「我不是教過你了嗎?」「你看,你又忘了!」這種有壓力的引導方式,反而會讓孩子學習語言的速度變得更慢。

科學育兒新觀念
語言發展需要累積與學習

孩子的語言發展過程就像是堆積木,必須從下列幾項基本步驟累積經驗與學習:
感覺動作經驗

聆聽能力

聽知覺和理解

說話發音

口語表達

父母必須盡可能的製造孩子的溝通環境與動機,不要當「孝子」,讓孩子茶來只要張口就好。要讓孩子試著面臨需求,他們才會設法說出語彙,主動表達需要。

另外,語言並不是單指發出聲音與仿說,孩子也必需了解話中涵意,才能達到真正的溝通。所以,父母平日就要在生活情境中加強引導與示範,孩子才能從聽懂、命名與表達物品名稱,進而學會句子表達,最後才可能擁有對話的能力。

透過口腔活動訓練肌肉
造成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十分複雜,包括生理、心智與社會能力等因素。其中聽力障礙與聽知覺是首要因素,家長可以觀察日常生活中,孩子是否能判斷聲音刺激來源與大小聲,並以此簡單評估孩子的聽力。而孩子對事物的命名與大人的指令反應則可以評估聽知覺、聽覺辨識與認知理解能力。

許多父母所擔心的舌繫帶過短問題則屬於生理因素,因為要能發出口語需要綜合口腔動作與觸覺功能,可以透過孩子的舌頭是否能舔到上唇做簡單評估。

此外,平日也可以透過口腔活動來幫助增進孩子的口腔靈活與觸覺,像是舔唇邊的果醬、扮鬼臉、吹樂器或吹氣玩具、練習發出相同聲音等,也可以多提供各種不同觸感的食物給孩子咀嚼,訓練口腔肌肉的靈活度。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5.0
|
2012/09/29

這本書真的是非常實用的育兒寶典,坊間有許\多錯誤的育兒觀念都在這裡一次釐清,也解決了我許\多關於寶貝的困惑,衷心推薦此書,真的很適合新手媽媽擁有。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親子、童書、國中小】閱讀次元進化論|來到知識內容新紀元,點開APP就點亮一整個宇宙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尖端暢銷展(止)
  • 語言學習法展
  • 草間彌生主題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