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新冠肺炎治癒率100%的名中醫,用科學思維帶你理解經典中醫,遠離病苦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新冠肺炎治癒率100%的名中醫,用科學思維帶你理解經典中醫,遠離病苦

  • 定價:350
  • 優惠價:79276
  • 優惠期限:2025年01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當「中醫醫聖張仲景的經典學說」遇上「現代大學史丹佛的科學思維」
  ★中醫經方泰斗倪海廈指定傳人,首度出書
  ★適合中醫愛好者,更值得臨床中醫師和中醫學生閱讀、借鑑!
 
  當中醫遇上科學思維、現代瘟疫和急重症,
  破除你對中醫的迷思和限制性看法,
  進而善用這古老智慧,不再受疾病之苦。
 
  ▎中醫偏重養生,無法應付急重症?
  ▎古老的中醫能對抗現代的新冠病毒?
 
  「西醫快速治標,中醫慢慢治本」「西醫治療急性病,中醫治療慢性病」──這樣的想法並不正確。因為,中醫也可以快速有效地治療急症及重症!
 
  本書以現代科學方法闡述中醫,輔以實際的臨床案例,系統地帶你認識中醫的生理學模型及病理學解釋,建構正確的中醫觀念。
 
  本書作者原本是純粹的科技人,但父親罹患肝癌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他開始學習醫學,師承中醫經方大師倪海廈。
 
  經過許多臨床驗證,他發現中醫其實是一門嚴謹的科學,臨床效果更遠超過一般人想像。於是,他從一個不懂中醫的人,轉變成中醫的支持者與實踐者,並致力於高科技與醫學的結合。
 
  他希望藉由自身的科學背景,解除一般人對中醫的誤解與懷疑,本書便是依據這樣的出發點來寫作,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從作者特殊且傳奇的經歷切入,並分享以中醫醫治新冠肺炎的心得與觀察,藉此說明中醫的嚴謹與系統性思維。
 
  〈第二部〉收錄作者以中醫醫治的34種急重症與常見病症的臨床醫案,無論是剖析病理或分析用藥思路,都精采好看,時而引人同理,低迴不已。
 
  〈第三部〉探討目前中醫面臨的問題、「廢中醫存中藥」等種種中醫怪象,以及回歸臨床的實際治療效果,以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讓更多人認識中醫的實際療效。
 
本書特色
 
  ★以現代科學思維闡述中醫,破除現代人對中醫的迷思和限制性看法;同時將艱澀的醫理與用藥思路寫得清楚易懂,有助於想了解中醫、關心健康養生的讀者。
 
強力推薦
 
  李飛飛(史丹佛大學「以人爲本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院長)、李文華(臺灣中國醫藥大學前校長)、張慶瑞(臺灣大學前代理校長)、李克明(《當孔子遇上哈佛》作者)、王南雷(臺灣創新創業中心首任執行長)
 
好評推薦
 
  ◎李博士的旅程象徵古老醫學現代化的挑戰之路,同時也象徵對凡事以科技來定義的現代生活之深刻反思。李博士帶領我們尋求看待中醫和現代科學的全新方式,期許讀者一起參與這趟旅程!──李飛飛(史丹佛大學「以人爲本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院長、史丹佛大學工程學院講座教授、美國國家醫學院及國家工程學院雙院士、人工智能專家)
 
  ◎李博士是中醫界的「現代張仲景」,我期待不久的將來,他會超越張仲景,為中醫做出巨大的貢獻。這本好書值得學醫的人、健康的人及醫界領導者仔細一讀!──李文華(臺灣中國醫藥大學前校長、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
 
  ◎李博士傳承東漢張仲景延續至倪海廈的正宗中醫思維,再結合臺大物理系的科學邏輯基礎訓練,經歷史丹佛與矽谷應用科技的淬鍊,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將宏觀醫學與微觀醫學並用。──張慶瑞(臺灣大學前代理校長、臺灣大學特聘教授)
 
  ◎嚮往中華文化,想一窺中醫奧妙者該讀;想在治標的西醫之外,找到替代方案的中醫師、中醫同好、病人該讀;掌管國家醫療、公衛政策、中醫發展的領導者更應該閱讀!──李克明(《當孔子遇上哈佛》作者、前元大國際資產管理及元大創業投資董事長)
 
  ◎二○二○年,李博士指導河南通許縣人民醫院,以「西醫檢測,中醫治療」的方針治療新冠肺炎,乃檢證經方中醫效力的明確臨床驗證。很高興他以臨床經驗深入淺出地闡述經方中醫的觀念及做法,為關心中醫的朋友們編寫了一本極佳的入門書籍。──王南雷(矽谷創業家及新創導師、臺灣創新創業中心首任執行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宗恩
 
  史丹佛大學電機工程博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MBA、臺灣大學物理學學士。原本為矽谷高科技企業管理人及投資人,因父親罹患肝癌而進入醫學領域,師承中醫經方大師倪海廈,並成為其指定學術傳人。擁有加州針灸中醫執照、NCCAOM美國國家針灸及東方醫學認證委員會認證。
 
  李博士以治療重症、急症、特殊複雜疾病、神經與精神科疾病臨床療效卓越聞名,受邀到北美、中國大陸、臺灣等各地學術及醫療機構演講、教學及指導中西醫師。曾擔任臺灣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五十週年特邀主講、廣州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班大型中醫研討會特邀專家演講及查房教學、加拿大國際傳統醫學大會暨中醫大會主講專家、河南通許縣人民醫院「倪海廈中醫教學培訓基地」總指導等,並幫助過許多大型西醫院放棄的重症病患。
 
  李博士亦致力於高科技與醫學的結合,為最早推動中醫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化的專家之一,曾受邀擔任史丹佛大學訪問學者,研究如何將先進的科技使用在醫學上,並曾擔任臺灣工業研究院顧問、北京市政府醫療資訊專家顧問、美國國際醫藥大學博士院博士生導師等。
 
  李博士長年參與社會服務,曾擔任北加州臺大校友會會長、北加州中國大專校友會聯合會副會長、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舊金山分會理事、史丹佛大學臺灣同學會會長等,並為國際專業潛水教練協會潛水長(PADI Divemaster)、柏拉阿圖市民警察訓練成員(Member of Palo Alto Citizens Police Academy),熱中攀岩、射擊、武術等活動。
 
  ◆李博士網頁:www.DrLee.us,臉書:「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目錄

推薦序 古老醫學現代化的挑戰之路        李飛飛
推薦序 當代張仲景,開創新中醫        李文華
推薦序 物理忌妒: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張慶瑞
推薦序 帶您認識宏觀、科學、邏輯的中醫    李克明
推薦序 經方中醫的最佳入門書         王南雷
 
緣起:當中醫遇上科學思維
 
第一部 當中醫遇上新冠肺炎
第一章 世紀瘟疫大爆發
第二章 古老的中醫為什麼能對抗現代的新型冠狀病毒?
第三章 西醫檢測,中醫治療
第四章 瘟疫下的中藥通方
第五章 從藥方反觀中醫師思路
第六章 中藥預防方
 
第二部 當中醫遇上急重症
第一章 中醫臨床看診
第二章 急性膽囊炎及急性闌尾炎
第三章 子宮大出血
第四章 乳房腫瘤
第五章 癲癇
第六章 妥瑞症
第七章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第八章 憂鬱症、焦慮症及自殺傾向
第九章 失眠
第十章 兒童睡眠不佳
第十一章 視力減退
第十二章 青少年叛逆
第十三章 心律不整及心房顫動
第十四章 急性心絞痛
第十五章 面癱
第十六章 中風
第十七章 高血壓
第十八章 哮喘
第十九章 急性肺炎
第二十章 異位性皮膚炎及牛皮癬
第二十一章 帶狀疱疹
第二十二章 肝炎
第二十三章 慢性咽喉炎及咽喉異常感症候群
第二十四章 關節炎
第二十五章 鼻竇炎
第二十六章 腎結石及鏡下血尿
第二十七章 頸椎受傷
第二十八章 膝蓋受傷
第二十九章 痔瘡
第三十章   卵巢囊腫
第三十一章 高齡懷孕
第三十二章 男性性功能不佳
第三十三章 中醫美容
第三十四章 臨終關懷
第三十五章 醫生與病人
 
第三部 回歸臨床實際療效
第一章 中醫的亂象
第二章 回歸臨床醫學的基本面
 
結語:遇見中醫,連結過去與未來
 

推薦序
 
古老醫學現代化的挑戰之路 
李飛飛(史丹佛大學「以人爲本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院長、史丹佛大學工程學院講座教授、美國國家醫學院及國家工程學院雙院士、人工智能專家) 
 
  我很榮幸地受邀推薦我摯友李宗恩博士的新書《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這本書很獨特,李博士是一位資深的中醫專家和臨床醫生,卻也是一位經過嚴格科學訓練的科技人,在大膽蛻變深入中醫之前,他在矽谷有著成功的科技生涯。本書反映了李博士與眾不同人生歷練下的洞悉力,文字清新流暢,內容時而讓人驚豔,時而讓人深思反省。 
 
  中醫和現代科學似乎是無限分開的兩個世界,然而,李博士個人和他筆下的討論,為讀者開啟了一個難得的窗口,窺見兩個充滿衝突卻又永遠相互纏繞世界的並存對偶性(duality of existence)。李博士的旅程,象徵著古老醫學現代化的挑戰之路,同時也象徵著對凡事以科技來定義的現代生活之深刻反思。李博士帶領我們尋求看待這兩個世界的全新方式,我對李博士帶領我們探索的旅程深深感到興趣,也期許讀者一起參與這趟旅程!
 
當代張仲景,開創新中醫
李文華(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臺灣中國醫藥大學前校長、加州大學爾灣分校Bren講座教授暨系主任
 
  很榮幸能先閱讀好友李宗恩博士的新書《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非常高興寫下我的感受。
 
  經由柏克萊學弟、好友王南雷博士的引薦,我認識了李宗恩博士。宗恩是一位奇才,從臺大物理、史丹佛電機、柏克萊的MBA,到成為中醫大師倪海廈的關門弟子,讓我讚歎這位世界級的臺灣傑出人才。
 
  身為專攻癌症的分子生物學者,我對古老中醫有一分莫名的崇拜及熱愛。西方生命科學及醫學在本世紀有耀眼的進步,卻仍有許多無法解決的瓶頸。譬如若想從分子生物的角度去了解生命及人體的運作,並非永遠無法企及,但也要耗費數百至千年的鑽研努力,這正是目前所看到無休無止的生命科學研發過程。
 
  如同分子生物學,中醫學更是如此。歷經千年的古老學問,在理論面及應用面總是挾著一團迷霧。中醫的深奧,令人難以全面了解,因此常被誤認為不科學。然而,宗恩具備嚴謹的科學訓練,對中醫的造詣更是宏觀、深入。他提倡西醫精準化檢驗、中醫客製化治療的模式,如此便能印證中醫的科學性及有效性,為中醫學的根基開創高峰。
 
  宗恩在書中列舉的疑難雜症,正是人體最困難的三大體系:「免疫」「神經」及「代謝」所造成的問題。他詳盡地解說治療的過程及效果,但仍無法一窺其中過程變化的奧妙;若加入精準檢測,整個療程將更加客觀與科學化,相信很快就會開啟中醫學的燦爛前景。
 
  宗恩無疑是醫界的奇葩,更是中醫界的現代張仲景。我期待不久的將來,他會超越張仲景,為中醫做出巨大的貢獻。這本好書值得學醫的人、健康的人及醫界領導者仔細一讀!
 
作者序
 
緣起:當中醫遇上科學思維
 
  ◎接觸中醫的契機
 
  我是怎麼開始接觸中醫的?回溯前面述說的故事,我原本跟中醫一點關係都沒有,不要說去評論中醫科不科學,連「中醫」兩個字都從未在我腦海裡出現過。如果你硬要問我,我或許也覺得中醫很不科學,甚至覺得中醫已經該被淘汰了。
 
  十五、六年前左右,我父母從臺灣來美國跟我們住了好一陣子,一方面希望能多陪陪年幼的孫子,另一方面讓我們帶他們在美國吃吃玩玩。他們挺喜歡加州的生活,可惜美國旅遊簽證六個月很快就到期了,他們非得回臺灣。回到臺灣後,我哥哥覺得弟弟陪爸爸媽媽半年,他也該替父母做些什麼,盡盡孝道。那個時候,臺灣流行貴賓健康檢查,花一大筆錢到五星級旅館般的醫院住上幾天。醫生們對你客客氣氣,驗血、驗尿、核磁共振,什麼檢查都做一次,確定「早發現、早治療」。因此,我哥哥很盡孝心地幫我父母安排了最頂級的健康檢查。
 
  這本來也不是什麼大事,父親在五星級醫院待了幾天,每天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到不同的科室檢查,碰上各種光鮮亮麗的醫學儀器,還讚歎現代醫學的偉大。幾天檢查下來,除了年紀較長的人常有的小毛病外,父親沒什麼大問題。就在健檢醫院準備「歡送」我父親出院時,一位資深醫師看到了肝區掃描好像有個小白點,有些疑慮。既然是高付費的貴賓健康檢查,醫院就免費幫忙再多做了些詳細的檢查。
 
  這一個出院前的小小轉折,很快變成了狂風暴雨。專科醫生認定那個小白點是肝癌腫塊,一開始說仍不嚴重,只有一公分左右,估計已經慢慢成長了十年,簡單的栓塞手術即可去掉。第一次栓塞後,果然腫瘤迅速縮小,可是不到三個月,新的肝腫瘤冒出來,竟然有五、六公分,比上次發現的大了五倍,可見癌症從本來的慢慢發展變成了急速成長。
 
  這次靠著親朋好友的大力幫忙,找到了號稱全臺灣最厲害的肝癌專家,決定再次栓塞。這第二顆腫瘤也在栓塞手術後迅速縮小,然而,不到三個月,又有新的肝腫瘤冒出來,這一次變成可怕的十一公分,連醫生都不相信腫瘤可以長得這麼快,只能說那叫作「多發性肝癌」。依照原訂計畫,醫生打算做第三次栓塞手術,就在準備進入手術室時,檢驗科發現黃疸過高、腎臟功能低下,如果進行全身麻醉,可能會導致死亡,因而緊急取消手術。
 
  無法進行栓塞手術,那怎麼辦?這個時候,所有參與父親治療的醫生基本上都放棄了,唯一的建議是:你們要不要考慮到其他國家,花大筆經費想辦法做換肝手術?如果換肝成功,一年的存活率也很小;如果不換肝,父親的肝癌很快就會導致極大的疼痛,痛到連嗎啡也止不住!
 
  ◎中醫的啟蒙老師,帶領我深入中醫的世界
 
  就在我對現代西醫學感到無助時,有不少人建議我去多了解中醫,這些人都有見證過或親身經歷過中醫治療的效果,其中還包括多位資深的西醫。一開始,我不太能接受這樣的建議,就連現代西醫學都達不到嚴謹的科學標準,古老的中醫又如何能提供一條大道呢?然而,人的緣分是很難解釋的,在這個時間點上,我遇到了中醫經方泰斗、醫聖張仲景學說的臨床實踐大師倪海廈教授,這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接觸中醫。這個點,像種子一樣不斷長大,終究徹底轉變了我人生的方向。
 
  當然,這個改變是漫長而漸進的。雖然倪教授的許多病例讓我很讚歎,科技人總還是科技人,面對新的事物依然保持懷疑的精神,得去深入了解、驗證、實踐、反思。我慢慢對中醫有了很不一樣的認識,開始愛上中醫,而倪教授也成為我中醫的啟蒙老師,帶領我深入中醫的世界。我從一個不懂中醫的人,轉變成中醫的支持者與實踐者,經過很多的臨床驗證,我實在不得不讚歎古老中醫的偉大。
 
  中醫其實是一門很嚴謹的科學,非常具有邏輯性,臨床效果往往超過一般人的想像。然而,許多人念了中醫學位,考了中醫師執照,臨床醫術卻不精,一招半式闖江湖。更有許多人利用中醫的名號做不肖的生意,造成社會大眾對中醫有許多誤解,讓中醫揹負了很多罪名。因此,我一直在思索,怎麼藉由我嚴謹的科學背景,用現代科學方法來闡述中醫,解開一般人對中醫的誤解與懷疑。我想至少有兩條路。
 
  ◎用現代科學方法闡述中醫的兩條道路
 
  第一條路,是用現代的醫學、生命科學、分子生物學等,來說明中醫古書中的理論及治療方法。很多人試著用這個方法來解釋中醫,我也曾花費不少心思與力氣在這條路上。然而,我認為這樣的方法雖然有一定的價值,卻可能不是最好的方法。這種使用一門學問去解釋另一門渾然不同學問的方法,就好像硬要用化學反應去解釋物理學的萬有引力,看起來都是在解釋自然現象,但兩者的出發點和基本定律(axioms)完全不同,即使在最終的理論上或許可以連接,但在實際生活應用上卻不是很有效率。
 
  第二條路,是利用科學的基本精神及邏輯推理的方法,把中醫當作完全獨立的學問,先不要想證明中醫的基本定律,而是想辦法從那些基本定律推衍,看看能否在人體現象與治病上得到相符合的結果。如果在多次應用上得到很好的相符性,那麼這些中醫基本定律就有很高的科學價值。也就是說,我們先不要急著用現代醫學來解釋中醫古書中的理論,而是把中醫古書中的基本定律條列整理出來,利用邏輯推理,應用在臨床治療上,看看人體的反應及治療效果是不是和我們推理預測的相符合;如果符合性很高,這些經典中的基本定律就值得我們接受與推展。
 
  十年前,不太容易把第二條路的理念解釋清楚。幸運的是,這幾年人工智能、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快速發展,在很多數據及資料裡,找出了許多人們本來看不出來的頭緒。這些機器發現的新法則,人們往往無法理解其背後的原因;然而,實際應用上卻比人們原來的知識更加深入。這樣的對比,對我們解釋中醫古書闡述的理論,有很大的幫助。譬如人工智能AlphaGo研究圍棋,竟然可以發現許多人們以前沒有想過,甚至認為不合理的下棋步驟,結果卻能在真實對弈上大幅超越高段的圍棋棋士。這就好像古老的中醫書籍告訴我們許多人體的規律,卻沒有解釋那些規律是怎麼來的,原始的研究方法及數據也不復存在,結果卻能在實踐中驗證那些規律,得到卓越的臨床治療效果,也就反向證明了中醫的正確性及優越性。
 
  我的人生,從我遇到倪海廈老師那個點開始,到現在這個點,有了很大的變化。然而,許多的改變或許早在那之前就已經埋下種子:小時候整天和家裡的大狗打打鬧鬧,或許已經讓我喜歡在不確定下做快速的反應;東拆西拆家裡的電器和機械,或許已經讓我適應從外在推測看不見的內在;在哈佛法學院遊蕩,東看看西看看,或許已經注定我會走向和其他人有更多互動的工作;史丹佛大學博士生的日子,或許已經讓我習慣老是做些別人不太理解的事情;柏克萊加大MBA的課裡課外,或許已經訓練我和各種不同觀念的人溝通……經過了人生中那麼多的點,我才發現,原來這一切都是有意義的!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755724
  • 叢書系列:方智好讀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0.8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古老的中醫為什麼能對抗現代的新型冠狀病毒?〉
 
很多讀者大概都聽過,中醫是「宏觀醫學」,西醫是「微觀醫學」。我們用一個假設性的角度來討論,如果我們是外星人,第一次來到地球,想了解人類這種生物到底是如何運作的,我們有兩個大方向可以從事這樣的研究。
 
第一個大方向,是把人類切成兩半,看看上半部和下半部如何相互溝通及影響、左半部和右半部如何相互溝通及影響。稍微有些概念和想法後,我們再繼續切下去,看看左上半部和右上半部如何相互溝通及影響等。我們越切越細,逐漸切到了細胞的大小,甚至再切到了細胞內核酸及病毒的大小,了解了各種細胞和不同化學成分的關聯性,創建了分子生物學等。用這樣的不斷深入細微的方式來解釋人類這種生物,粗略地可以對應到西醫學,也就是所謂的「微觀醫學」。
 
探討人類這種生物如何運作的第二個大方向,是不斷觀察人類對各種外在因素的反應,以及不同反應之間的關聯性。譬如,冷風吹久了,許多人類的鼻孔會流出黏液、咽喉會發出咳嗽聲、說話聲音會帶有金屬音調的感覺;許多人類吃了沒有煮過的食物,會抱怨肚子疼痛、排放出惡臭的排泄物;許多人類雙腳出現水腫後,身上的瘀青及傷口變得不容易復原;許多人類因為無法補充某些類型的食物,而開始出現焦慮及失眠現象等。這樣的觀察需要非常大數目的人類及觀察點,耗費很多時間,遠比第一個大方向雜亂和緩慢。然而,當資料量不斷擴大,超過某一個程度後,就如同現代的大數據分析(Big Data)及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可以開始建立有意義的模型(Modeling)。
 
有了初始的模型後,資料的蒐集及比對變得越來越系統化,資料關聯性的連結越來越細密。在反饋修正下,模型也就越來越精準,越來越有意義及實質用處。用這樣的大量資料蒐集及模式修正的方式來解釋人類這種生物,粗略地可以對應到中醫學,也就是所謂的「宏觀醫學」。

會員評鑑

5
4人評分
|
4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6
5.0
|
2023/10/21

基本上,中醫和西醫都是解釋及治療人體的學問,但兩者的理論和出發點不同,可以適度參考西醫的論點,但臨床上還是要立足在中醫的理念,方能看到真正的療效。
這本書提出了很多了例證,讓我們重新認識的古中醫的智慧,對中醫也比較有正確的理解,可以更有效的借鑑中醫,當是全民之福。
很高興能有機緣讀到一本如此深入淺出的書,值得推薦給對中醫好奇的朋友,用科學的思維理解經典中醫,足以破除對中醫的迷思和局限性的看法,方能善用古老的智慧,免除疾病之苦。
展開
user-img
4.0
|
2021/07/16

作者的內容算是很充實,但比較偏向工具書,適合中醫師和相關從業人員閱讀,對此沒有研究的人,會霧裡看花 ,所以給了四顆星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21/05/14

非常喜歡這本書, 作者是我久仰的中醫師, 他本有工程博士背景, 理科的底子造就他特殊的文字風格, 將中醫的理論用各種醫案結合理工科學角度娓娓道來, 讀來令人手不釋卷. 強烈推薦!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20/12/16
劇透警告

精彩!

雖然不懂中醫 看不懂許多名詞 但這本書的脈絡清楚 言之有物 看完之後 對醫療的認識 對中醫的認識都不一樣了

尤其是書中說到correlation與causality觀念的不同 會讓醫生採取不一樣的治療策略 連帶影響了病人後續的生理狀況

沒有人不需要看醫生 有些時候在看完醫生後 病人會需要做一些決策 此時最好就像Andrew Grove一樣 自己抽絲剝繭找出最好的決策

一般人都是中醫的門外漢 所以這本書再怎樣都不會是技術上的工具書 但是卻可以是觀念上的工ˋ具書 希望不會有用到這項工具的一天 但如果真的遇到了 也要懂得哪裡可以找答案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醫療保健】天下生活:超高齡紅利電子書特展,全展199元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尖端暢銷展(止)
  • 語言學習法展
  • 草間彌生主題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