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2018年推動「化學農藥十年減半政策」,目標在2027年將國內的農藥使用量減半,今年已是計畫實施的第六年。《東森新媒體ETtoday》採訪農民、學者、植物醫師與農業部官員,並走訪第一線耕作現場,發現去年國內農藥整體用量仍高達9371公噸,反比基期年增加2.5%,原因在於農業部政策配套措施缺乏引導,導致農民改用較無毒的「生物農藥」意願不高;加上氣候暖化讓耕作難度大增,政策的績效指標又設定錯誤,讓農藥減半目標註定破功,化學農藥成為台灣農業戒不掉的藥。
依農業部提出的「化學農藥十年減半行動方案」,今年預計要進行第二次計劃檢視與修正行動方案。農業部坦言,氣候變遷讓農民對農藥還是有一定的依賴性,未來改朝農藥「風險減半」方向推動。
台灣因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暖、濕度高,有利於農作物病蟲害生長,過去一直就是農藥使用的大國;依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2014年到2017年間台灣平均每公頃農藥用量,在全球排名第17名到第14名之間,與南韓相近,但較日本高。台灣大學昆蟲系教授兼植物醫學碩士學位學程主任蕭旭峰解釋,台灣農業長期依賴快速有效的化學農藥,但缺乏對症下藥觀念,加上追求土地利用效率極大化、收穫次數要多,導致農藥用量長期無法下降。
農藥使用量增加,首當其衝的是農民自身健康。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等學者曾研究2004到2017年農民與一般國人的職業傷害對比,發現農民遭遇殺蟲劑等農藥中毒意外導致住院的機率,較一般國人高出2.3倍;農藥中毒也是農民所有職業傷害中最常發生的意外。
其次是食安風險。依農業部農藥試驗所過去12年來對蔬菜、水果的抽檢資料,雖然整體驗出農藥殘留不合格比率逐年下降,但如蘿蔔等部分冬季蔬菜因氣候變遷,遭驗出不合格比率逐年提高。
眼看農藥用量不斷升高,農業部的前身農委會,在2018年起宣布實施「化學農藥減半政策」,目標2027年農藥用量要達到基期年(2014至2016年平均)的一半,即約為4570公噸。但依農業部統計,減半政策實施後,雖然農藥用量一度降低到9000公噸以下,但到2020年又再度竄升到9800多公噸。截至去年底,整體農藥用量為9371公噸,較基期年不減反增,台灣平均每公頃農藥用量在全球排名也從第15名,一路爬升到2021年的全球第11名,形同面臨政策破功。
依農業部規劃,化學農藥減半政策要透過三項管理策略達成,分別是「強化綜合管理,鼓勵友善農業」、「汰除高風險農藥,強化分級管理」、「制訂配套措施, 逐步達成減半」。三項策略的實質內容是透過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簡稱IPM),將病蟲害維持在經濟危害水平之下,而非趕盡殺絕;透過設立植物醫師制度,輔導農民利用有害生物天敵等生物農藥防治方法,並對高危害風險的化學農藥訂定禁用期程。
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PM
是一種防治病蟲害的方法,其允許農作物存在一定程度的病蟲害,綜合各種防治方法將病蟲害控制在不造成人類健康與經濟損失的程度。做法包括:
耕作栽培防治:監測與正確識別田間病蟲害的種類和數量,並選擇能抗病品種與土壤條件匹配;透過妥善管理的施肥、輪作等,增強作物天然抵抗力。
物理防治:使用物理屏障,如防蟲網、黏性誘捕器等,或使用荷爾蒙引誘劑來控制並減少害蟲。
生物防治:利用昆蟲、細菌等生物體,或其分泌的物質等製成的生物農藥來達到殺蟲、制菌的效果。
化學防治:即使用化學農藥,但必要時才使用,並優先選擇低毒性、對環境影響小的產品。
這看似完美的策略,卻漏算了一個重要因素:氣候暖化。務農已經10年的雲林農民陳坤振,他種的是相對耐旱的玉米,但《東森新媒體ETtoday》團隊到雲林採訪當天,發現附近有許多玉米田早已休耕。陳解釋,很多鄰居今年休耕,「因為太熱、蟲太多 ,灑藥成本會提高很多」,算一算成本划不來;還好他的收成早和人簽訂契作合約,雖然也有被蟲吃掉不少,但有收成就有收入,還可以承受。
蟲害增加已成農田間普遍話題,和台灣「熱到像狗屎一樣」的天氣有極大關係。依中央氣象署測站觀測資料,台灣年平均氣溫在過去110年間(1911-2020年)上升約1.6℃,且近年增溫有加速現象,呈現夏天漸長、冬天漸短趨勢。
台大氣候永續學程助理教授孫烜駿解釋,台灣大部分田間的害蟲都屬「變溫動物」,在高溫下發育速度很快,繁殖速度也更快,氣候暖化下蟲害發生頻率會更高。
氣候暖化讓蟲害增加,那在比較冷涼的山上總沒事了吧?當然不是。知名速食業者的萵苣供應商、雲林新湖合作農場生產課田間管理專員賴逸恆說,萵苣喜歡冷涼乾燥氣候,在台灣夏天時種在山上,冬天則轉到平地種植;但極端氣候除了讓作物生長期越來越難預測外,原本只在平地出現的害蟲,在山上也出現了。害蟲讓萵苣損傷、出現不良品機率提高,農民為了維持交貨品質,只能擴大山上的種植面積。
氣候暖化影響了農藥噴灑量,對作物的農藥殘留也有直接影響。《東森新媒體ETtoday》彙整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12年來在田間與集貨場對蔬菜、水果抽檢農藥殘留的監測報告,發現透過監督與種植技術改良,以往普遍認為容易殘留農藥的草莓、檸檬、番茄、茄子等,近年已有大幅下降;但氣候暖化讓以往冬季盛產的白蘿蔔,過去遭檢出農藥殘留不合格率最低一度到0到2%,到近兩年高達14%到23%,消費者攝入農藥的風險也提高。
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坦言,近年因氣候異常,過去有些對蘿蔔來說較次要的病蟲害,漸漸變成主要;農民對次要病蟲害用藥較不熟悉,誤判不會有殘留問題,因而未依規定用藥。
每年都會在冬天種白玉蘿蔔的美濃地區,依高雄區農改場資料,栽培面積約200公頃,年產量約6000公噸,相關周邊產值高達2億元。但美濃農會總幹事鍾清輝說,去年因氣候暖化,病蟲害非常嚴重,「蘿蔔全部被蟲吃光光」,幾乎沒有什麼收成,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年。
鍾清輝說,美濃種植的白玉蘿蔔生長期短,只要45天,所以農民用藥都很謹慎;但農民對氣候暖化感受很深刻,很多人都在抱怨「現在怎麼會這麼難種」。有些農民會交替使用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但「有時候還真是束手無策」,可能氣候暖化讓種植有些不一樣方式,農民與專家都得重新學習適應。
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植物防疫組組長陳子偉坦言,近年氣候異常且颱風較少,讓部分害蟲如粉蝨、蛾類等繁殖量提高,導致化學農藥用量沒有明顯下降,「要達成農藥用量減半確實有困難」。近來農業部除持續公告禁用高風險農藥外,農民使用生物農藥的比率從2017年的0.61%增加到去年的1.38%,增加達一倍,顯見政策有效。
但《東森新媒體ETtoday》追查發現,農業部訂定的化學農藥十年減半政策,其減量指標是依「化學農藥」與「生物農藥」加總後的「整體農藥用量」,代表即使使用生物農藥比率增加一倍,整體農藥用量也不會降低,形同「化學農藥十年減半政策」註定無法達標。對此,陳子偉也證實「確實是這樣計算」,因生物農藥用量相當少,對整體農藥用量「影響不大」,未來政策重心改放在降低化學農藥的「使用風險」上。
台灣大學昆蟲系教授兼植物醫學碩士學位學程主任蕭旭峰指出,政府禁用的化學農藥越來越多,卻沒有新的農藥品項加入,導致農民選擇越來越少;農民為了確保收成量與品項美觀,只好再灑更多的農藥,進一步讓害蟲產生抗藥性,造成惡性循環。
在雲林種植洋香瓜的農民李偲豪,描述了現在台灣第一線農民使用農藥的現況。他說,農民碰到蟲害時,都是直接拿著壞果去農藥行「拿藥單」;農藥行知道農民想要立即見效,通常會同時給很多款藥,而非精準針對病蟲害給藥。
另一方面,政府鼓勵農民使用對環境影響較低的生物農藥,目前農民購買官方許可的生物農藥,可獲得半價補助,每公頃最高補助1萬元。但不願具名的農民說:「如果未來沒有補助,大家還會繼續用嗎?」他說,有賺錢大家就願意投資,若使用生物農藥的產品有認證、有好價格,大家主動使用的意願才會提高。
台灣植物保護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崇寶則說,目前政府核准的生物農藥僅40多種,加上農藥在台灣登記上市的成本高,很少有廠商願意投資。林說,政府要推動化學農藥減半政策成功,就要增加農民可使用的生物農藥種類。
蕭旭峰說,農民當然願意配合化學農藥減量,但前提是收穫不能因此減少。在氣候暖化與病蟲害抗藥性增加下,化學農藥效果只會繼續減弱,對農民、消費者與環境都不利;雖然生物農藥近年才出現,有些病蟲害還沒有對應藥,但生物農藥較無抗藥性問題,也沒有農藥殘留疑慮,政府應再設法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