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中國以檢出介殼蟲為由,宣佈禁止台灣鳳梨進口,嚴重影響台灣鳳梨外銷。從2019年的總外銷量5萬2679公噸,銳降至2023年的1萬7701公噸,跌幅超過6成。《東森新媒體ETtoday》深入調查發現,2019年台灣鳳梨外銷量創下近35年新高。其中,97%的外銷鳳梨(約5萬1,112公噸)銷往中國大陸。然而,這個數量僅佔當年台灣鳳梨總產量(43萬1,084公噸)的12%。外銷產值達6,708.6萬美元(約合台幣20億元),佔該年鳳梨總外銷產值(約台幣88億元)的22.7%。這些數據顯示,儘管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量大,但在整體產量和產值中所佔比例相對有限。
目前,台灣鳳梨的主要外銷市場已「回歸」日本。事實上,在2009年中國大陸大量進口之前,日本一直是台灣鳳梨的最大出口國。近年來,台灣鳳梨(包括相關加工產品)的出口量很少超過總產量的10%,這與昔日台灣靠出口「鳳梨罐頭」享譽國際的盛況相去甚遠。
回溯台灣鳳梨罐頭產業的起源,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副研究員官青杉娓娓道來:「20世紀初,一位名叫岡村庄太郎的日本企業家,在高雄鳳山地區成立了台灣第一間鳳梨罐頭工廠。這一舉動激起了商界的漣漪,隨即吸引眾多有識之士紛紛投身這個新興產業。」
官青杉進一步闡述道:「隨著時光流轉,加工技術日益精進。然而,當時主要種植的『在來種鳳梨』、俗稱『本島鳳梨』卻面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他解釋說:「這種鳳梨果實嬌小,難以承受繁複的加工程序。從去籽、拔蕊、切片,到高溫殺菌與冷卻等每一個步驟,都會導致果肉率的顯著下降。這種損耗不僅影響了產品品質,也直接衝擊了生產效率。」
爾後,台灣鳳梨產業迎來了一次關鍵性的轉折。1920年代起,為了提升鳳梨罐頭的品質,業界將目光投向了遙遠的夏威夷群島,引進了被稱為「開英種」的新品種鳳梨(今稱「土鳳梨」)。那為何會選用它?
官青杉研究員描述了選擇的緣由:「開英種鳳梨擁有獨特的品質特性:香氣高、風味酸、纖維粗。最為關鍵的是,即使經過嚴苛的加熱和滅菌過程,依然能保持其原有的質地,不會變得糊爛(醬化)。」這些特質,使開英種鳳梨成為製作高品質罐頭的理想原料,隨即引發了農民大規模種植的熱潮。
然而,伴隨產業規模的擴張,一系列挑戰也隨之而來。1930年代,台灣鳳梨罐頭工廠惡性競爭,掀起倒閉潮,加上開英種鳳梨萎凋病大規模爆發,嚴重威脅產量,陷入空前危機。面對此困境,在臺灣總督府主導下,成立「臺灣合同鳳梨株式會社」,此舉有效穩定了鳳梨收購價格,為工廠持續生產提供了保障,成功化解了產業危機。
1945年二戰結束後,台灣鳳梨產業進入轉型期。1949年,隨著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台灣鳳梨產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政府承襲了日治時期奠定的基礎,將鳳梨罐頭視為重要的外匯來源,積極鼓勵農民擴大鳳梨種植面積。然而,這一政策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各地罐頭工廠之間的競爭日趨白熱化,爭奪原料的情況愈發激烈,導致鳳梨收購價飆升。這些因素不僅影響了產業的穩定性,還對台灣鳳梨貿易的健康發展構成了威脅。
面對這種局面,政府在1955年採取了果斷措施。一套精心制定的標準化罐頭製作流程應運而生,目的是從根本穩定鳳梨的生產、出口、價格和品質。最終,扶植「台灣鳳梨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鳳)的崛起,成為台灣鳳梨產業的龍頭。一系列的政策,不僅理順了產業鏈,也為台灣鳳梨罐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台灣歷史學家,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林滿紅教授指導、作者陳怡文的論文《亞太政治經濟結構下的臺日鳳罐貿易(1950-1972)》,提到了這段台灣鳳梨繁榮的歷史。1962至1972年,被視為台灣鳳梨罐頭出口的黃金年代,其間僅1963、1968和1970年曾短暫出現微幅的下滑,但整體趨勢依然是逐年增加。至1971年更達到巔峰,台灣的鳳梨罐頭出口量突破400萬箱,產銷量均創下世界第一;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的數據紀錄著,1971年台灣鳳梨的總產量達到了驚人的35萬8529公噸。
然而,風雲變幻。官青杉描述了鳳梨罐頭產業衰落的軌跡:原物料和勞動成本的攀升如同無情的浪潮,逐漸侵蝕著台灣的競爭優勢,被菲律賓、印尼、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取而代之,最終導致這個曾經輝煌的產業日漸凋零、外移。
翻閱農業部的統計資料:1972年,鳳梨種植面積如日中天,達到1萬6,904公頃的巔峰;然而到了1985年,彷彿遭遇了一場無聲的浩劫,種植面積驟降至僅剩5,352公頃。昔日繁華,今朝蕭條,歷史的滄桑盡顯無遺。
當時中部是種植鳳梨的重要產地,可說是整座八卦山的鳳梨都交給台鳳,彰化社頭鄉朝興村村長蕭家鏞的回憶道:「從前的彰化,處處可見土鳳梨的蹤影,供應給台鳳做鳳梨罐頭,但隨著產業的萎縮,原本的鳳梨田也紛紛改種龍眼、荔枝或釋迦等。」他的話語中,似乎還能聽到昔日鳳梨田中、忙碌的穿梭聲。
然而,台灣鳳梨產業並未就此沉寂。1980年代,政府果斷轉向,提出「鮮食鳳梨為主、加工鳳梨為副」的策略,為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這一政策的引導下,台灣培育出了多樣的鳳梨品種,其中尤以台農17號「金鑽鳳梨」最具代表性,佔了高達9成的市場份額。此外,釋迦鳳梨、牛奶鳳梨等新品種也相繼問世,多為直接食用,以糖度高、酸度低、纖維細、單價高等特質,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那麼現在國際市場是以鮮食鳳梨,還是加工鳳梨是主流?官青杉坦言,端看鳳梨的利用率來說,目前是鮮食鳳梨已經高於加工鳳梨。有趣的是,國際市場上最受歡迎的並非台灣市占率最高的金鑽鳳梨,而是被稱為MD2的「黃金鳳梨」,這種鳳梨不僅可以生食,還特別適合入菜,展現了鳳梨多元化的魅力。至於加工鳳梨,則仍以開英種為主。
台灣鳳梨昔日以加工外銷為主,如今鮮食鳳梨站穩市場,但面對近年來出口率不足10%的困境,該如何突破?官青杉認為,「鳳梨外銷的關鍵在於品質。我們必須在鳳梨的培育、改良以及冷鏈技術上下足功夫,只有這樣,台灣的鳳梨才能征服更多國家。」
話說回來,既然台灣鳳梨罐頭產業沒落,原本被當成「寶」的開英種鳳梨就沒人種了嗎?它的故事並未就此結束,而是關於台灣政府與業者共創的「小金磚」傳奇,另一個引人入勝的篇章,值得我們繼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