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倆在「垃圾山」分類塑膠瓶。(圖/翻攝自鳳凰網)
大陸生活/綜合報導
衡陽一對夫妻10年前成立一間廢舊塑膠加工廠,靠著回收塑膠瓶養家。為了讓孩子們長大後有更好的出路,他們比一般人更賣力工作,平均一天收180公斤塑膠,約7000個塑膠瓶,穩扎穩打地慢慢存錢,最後終於送兩個兒子完成大學學業,其中一個還是留學德國的博士生。
根據大陸《華聲在線》報導,2004年元月朱家谷租下衡陽電廠的一棟廠房,成立了一間廢舊塑膠加工廠,並把妻子劉建英接來衡陽,共同生活打拼夢想。回收塑膠的生活是辛苦的,收購分類加工清洗裝包運輸,每一道工序都費時費力,需要自己親力親為。朱師傅每天清晨就騎著人力三輪車穿梭在大街小巷,今年才換成電動三輪車。劉阿姨則在家分類、清洗塑膠及刮塑膠膜。
▼吃苦當吃補,工作中他們經常有說有笑。(圖/翻攝自鳳凰網)
朱家谷說,他與妻子平均一天收180公斤塑膠,大約有7000個塑膠瓶,多的時候一天要收10000多個;一年要收20噸塑膠瓶,大約900000個塑膠瓶,10 年有9百萬個塑膠瓶,每年還有其他塑膠品20多噸。
「好苦好累的。」劉阿姨重複了幾次這句話,但每次說完都會笑,並看著丈夫。朱師傅會說:「苦也是福,先苦後甜,苦盡甘來,我們是農村人,什麼都不怕,不怕苦,不怕累,靠自己雙手一定可以創造好生活。」對他們而言,最辛苦的日子已經過去。
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可能是財富或功成名就,但對朱姓夫妻而言,只要能用雙手替後代創造幸福,他們的人生就已經圓滿了。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