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多人吃到「塑膠米」 白色方塊燃燒後「熔成膠狀」

▲右邊是混在米內的塑膠顆粒。(圖/雲南網,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雲南玉溪市近日有人在米中吃到塑膠顆粒,並指控顆粒和煮熟的白米顏色太像,難以分辨,也令駭人聽聞的「塑膠米」事件再次受到討論。目前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已扣押13袋有問題的大米,初步判定塑膠顆粒是不小心混入米內,並非蓄意加入要魚目混珠。

根據《雲南網》報導,吃到塑膠顆粒的消費者表示,大米是來自黑龍江的25公斤「稻花香」,許多購買這款米的人都發現白色的塑膠顆粒,乍看有點相似,但仔細觀察以後,會發現顏色截然不同,且形狀也有也很大差別,「煮之前是分不太出來,但是煮好以後,顏色就非常像了,真的有可能搞混!」

▼問題米已被查扣。

當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舉報電話以後也迅速將13包有問題的米扣押,並在調查後指出,11包大米內共有18.20公克的可疑顆粒物,另外2包則未發現問題,「顆粒物是食品用塑膠包裝容器生產原材料,簡稱簡稱PET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由於混入數量相當少,應該不是人為故意,而是在運輸、裝卸的過程中不慎混入。

許多消費者對管理局的說法並不買帳,指控官方避重就輕,沒有詳細說明調查過程,但也有人同意調查結果,認為的確不是蓄意添加,「塑膠材料的成本比米還要高,哪個商人會做這種虧本的蠢事?」不過友人也表示,不論是不是蓄意,不應該出現在食物內的東西都應該被追究。

▼顆粒燃燒後會熔化成膠狀。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