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上市公司共計968家,有140家為女性治理之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14%;其中又有30家的董事長及總經理均由女性擔任,比率看似不高,但從治理成效來看,卻很精彩。
女性細膩的力量,在疫情時代展現堅韌價值。
台灣女董事協會9/30發布2022《女性治理白皮書》,探討台灣上市公司女性董事長或總經理,整體治理績效,並進行深度問卷調查,研究女性企業領導者的決策心態,以及對各項議題趨勢的看法。
發布會現場,除了協會會員與女董學院學員之外,多位政商名人與會,包括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美國在台協會處長(AIT)孫曉雅、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大成集團董事長韓家宇等,分享女性治理特色與優勢。
AIT首任女性處長的孫曉雅表示,有信心不會是最後一位女性處長,AIT相信女性參與經濟活動,對整體經濟競爭力非常重要。
邱淑貞則言,金管會重視多元化性別董事結構,金融產業裡的女性職員、中階主管其實不少,約有超過五成,但高階主管(董事/總經理)卻低於兩成,希望整體產業未來有更多女性發揮的空間。
上市公司14%為女性領導者
「我們總是說男性擅長處理『事』,女性擅長應對『人』,企業裡需要協作共進。多元董事會已經是國際趨勢,與歐美董事席次比較,台灣女董事比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女董事協會理事長蔡玉玲指出,歐洲議會今年6月通過性別平等重要協議,規範歐盟上市公司需在2026年6月底前,女性非執行董事比率至少達40%,或全數董事會席次女性需占比達33%。
去年8月,美國證券交易所也有規範,上市公司應至少委任一位女性董事及一名代表少數族群,或LGBTQ多元性別的董事,「我們希望產業與政策支持,讓女性走向企業決策層。」
蔡玉玲談及《女性治理白皮書》的意義,是以客觀數據為基礎,探討台灣女性領導力,在上市公司的發展軌跡,以及與國際女性治理之間的差異。
2022年數據發現,去年台灣上市公司共計968家,有140家為女性治理之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14%,總市值達新台幣4.48兆元;其中又有30家的董事長及總經理均由女性擔任。
在經營層面,女性治理的上市公司,去年營收成長家數多達69%,較前年度增加31%,營收成長家數的年增率達到82%。
「更特別的是,去年女性領導的企業,EPS成長家數則有66%,較前一年度提升11%,凸顯出女性治理之上市公司,具有穩健成長的特性,其中部分公司甚至優於整體產業的表現,」蔡玉玲說。
她指出,進一步從治理內涵分析,女性領導的特色,對於日趨嚴重的「少子化」議題,有了更務實的企業社會責任意識與治理實作,95%的女性領導人願意保障育嬰假後回歸原職,71%則提供優於法規的產假或設立哺乳室;另有47%設立彈性工時或遠距工作,給予育兒所需資源。
國際連結是未來發展重點
在未來趨勢與風險預估方面,調查發現,女性領導者認為近期影響企業發展的5項要素,分別為「經濟環境情況(77%)、供應鏈中斷(76%)、顧客期望(66%)、企業文化(63%)、地緣政治緊張局勢(61%)」。
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有四成女性領導者認為「商業模式演進」、「不斷改變的顧客期望」可為企業帶來成長機會,而在企業經營績效措施上,台灣女性領導者一致認為「團隊具備適應環境快速變化的能力」,能有效降低外在環境變數影響。此結果跟安永與美國女性總裁組織(WPO)共同合作的調查中,30國、共374位女性領導者所見相同。
延伸閱讀
上市櫃女董事長20強 盡現低調優雅領導力
台灣女董事協會成立於2018年,由橫跨15個產業以上的台灣上市櫃公司及外商企業,當中的女性董事長、董事、總經理、執行長共同組成,連續三年發布《女性治理白皮書》,2021年、2022年由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協力調查。
今年度參與問卷的女性領導者,她們所治理的公司總市值高達新台幣2.75兆元,占女性治理之上市公司總市值(約4.48兆)約61%。協會未來一年將加強國際連結,讓台灣女性能為社會有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