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四年級
文/范耀宸
編按:多年前網路上流行一句「我又相信愛情了」,而在交友軟體盛行的今日,還可以相信有真愛嗎?研究「愛情中的曖昧關係」的范耀宸,透過老師得知伊娃.易洛斯(Eva Illouz)《為什麼不愛了》一書,讀畢後撰寫了相當深入的書評,探索親密關係的不確定且難以預測的特性,也與我們一同思考——真愛,還會有嗎?(* 本文原題為〈「為什麼不愛了」:「無障礙空間」情感下的消極關係〉,標題為編者擬。)
近期,一位朋友對我哭泣地說:「我跟他在一個名為『心交hearting』的交友軟體上認識,……,該有的行為都有了,為什麼他一直不跟我告白?我為何要做這些事情?我花這些時間的意義是什麼?」透過交友軟體,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認識他人,選擇對心儀的另一方進行約會,甚至是發生性行為。交友軟體讓我們得以快速地投入關係,但投入關係的經營之中也無法保障得到愛情。最終,朋友在難以忍受不確定之下,選擇主動出擊,不想要持續維持一段可能隨時瓦解的關係。
消費主義文化下,如Tinder、Gsland、Tantan、Hornet等社群平台與交友軟體像是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在市場上,而我們能夠在這些網路交友平台快速建立關係,陌生人傳送的照片與訊息,從「哈囉,可以認識你嗎?」到「請問可以約嗎?」,尋找關係的開頭變得簡單且直白,直接省略了前現代求愛過程的試探與摸索,每個人無需扮演紳士與淑女形象,更不用得到親友團體的允許。當「網路戀愛」越來越普遍時,意味著我們的「親密關係」正經歷著「無障礙空間」的傳播,當代的交友的形式不再受限於地理,以及親友團體的限制。
然而,沒有限制的「無障礙」親密關係,看似積極選擇、積極建立關係,卻可能只是「消極選擇」與「消極的關係」:愛情的快速生產,亦無法保障得到愛情。繼《為什麼愛讓人受傷》(Why Love Hurts)後,伊娃.易洛斯(Eva Illouz)在其新作《為什麼不愛了》(The End of Love)即指出,置身於網路世代的我們,在「接受」與「刪除」好友、「喜歡」與「不感興趣」之間,乃是一種消極選擇或選擇「不選擇」。她直白地說明關係為何走向「消極化」發展,以及為什麼我們會走到「愛之終結」。
現代性下的情感也往往沒有明確的文化符號與規則,當中存在具有流動性的模糊地帶,這也造就了關係的流動或曖昧不明的情境與個人心理狀態。
現代情感關係的迷茫:選擇前進或退出
《為什麼不愛了》沒有其他情感關係的學術書籍如此形而上學,亦不是像小說劇情般的陳腔濫調,延續上一本書描述關於愛情發展的歷史。易洛斯從視覺資本主義與消費市場切入,探討資本主義市場如何重塑與再形塑現代人對情感的認知:面對豐富的資訊選項,人們難以明確抉擇,從而對另一半做出評價、進行比較認知時也產生不確定性。以易洛斯的觀點來看,從我朋友的經驗即可展現出,現代關係不再具有傳統社會的功能性,透過網路平台,人們可以選擇與另一方性邂逅、夜晚狂歡後,不用建立關係、不為魚水之歡而負責,僅滿足各自的性需求即可。現代人傾向在這樣的「無障礙」關係中,逃離被前現代的關係束縛。但是,人們也在現代情感關係中,面對了多重選擇下的不確定性,因而時時感到自我懷疑,時時進行評估風險、比較相處的另一半是否適合自己,試圖在失落和迷茫中確認這個人或那個人究竟是不是我的「真愛」。
快速的下單與在種種的不確定中做出決定,如同易洛斯所言,情感關係如同風險投資,人們在親密互動過程中,關係的多樣與豐富選擇如同各式各樣的商品一樣,人們依據自身品味、估值、評價等做出判斷與行動,並預估這關係的發展,最終依據「喜歡」或「不感興趣」中決定是否建立或維持關係。然而,易洛斯也點出,風險可以依據預測未來而進行投資,但是親密關係具不確定性、是難以預測的。這是因為,現代性下的情感也往往沒有明確的文化符號與規則,當中存在具有流動性的模糊地帶,這也造就了關係的流動或曖昧不明的情境與個人心理狀態。最常見的例子即是「戀人未滿式」的「曖昧關係」,雙方即處在一種非關係的情境式關係,既不負擔確認關係的責任,卻又有著超越友誼的日常互動。
不過,易洛斯的多數受訪對象是享樂性愛者或有戀愛關係者,而她對戀人未滿式的曖昧關係並未多提出更多見解。然而,如同我的朋友,其實正式交往前的戀人未滿式的曖昧關係,包括出現像是牽手、擁抱與性行為等,也是雙方建立親密關係的一部分。曖昧關係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許多人總是對情感關係感到迷茫,進而難以進入交往的關係。這樣的戀人未滿式的曖昧關係,同樣也是關係消極化的重要指標,正是因為在當中人們可以不用負責或輕易脫離關係,想要更進一步的人們也可以有時間做出交往的決定。
久而久之,關係的親密感被消磨了。更甚者,人們可能不只有一個曖昧對象,這些都使得曖昧關係無法進展到戀人關係。例如,一位朋友說:「我覺得對方沒有明確表達感受這件事。因為這樣就完全是在消耗我這個人,就是耗在那裡、不前進也不後退,是想怎樣?」在我自己的曖昧經驗中,我也常常納悶:「明明雙方都喜歡著彼此,為何卻在告白的那一瞬間選擇拒絕或後退,不斷地懷疑我是真的喜歡他,而他是否真的喜歡我呢?」在「曖昧不明」的關係下,隨著其中一方開始表露更多的情感下,也可能使另一方選擇逃避關係,進而結束雙方的關係。不明確的關係常常使人對關係感到迷惘時,也常常陷入在個體的內心認知裡,必須要去猜測、去反思、去懷疑某段關係。最終,由於為了避免在這樣不確定的關係之中失去自我價值,選擇「退出」,終結曖昧不明的關係。
因此,「為什麼不愛了」?
伊洛斯強調當代視覺資本主義下,豐富的選擇與過度自由帶來的不確定性與迷惘,都導致了關係的消極化發展,試圖去解除關係、脫離關係、斷離關係。而「消極選擇」、「消極關係」、「消極幻想」等,都不是被動地對待情感關係,在面對不確定之下,採取一種可能隨時「離開」、「終止」的選擇。尤其現代人重視視覺資本主義中,對對方的性魅力、性感等的視覺思維如此看重;然而,即使能情感層次上昇華至進入曖昧關係,只要雙方互不明確知情,關係都終將不確定,也就處於消極關係。
《為什麼不愛了》也或許正訴說著另一套愛情故事:從情感如何終結,提示了新的親密關係的可能。
那麼,我們還能找到真愛嗎?
「曖昧讓人受盡委屈」?既然有伴侶該有的行為,為何仍不敢承諾?有些人愛情長跑多年,為何不結婚,反而選擇就此結束?究竟,現代人對於愛情的意義是什麼?當市面上或社群媒體上各式各樣的愛情文學、情感建議,試著為我們的關係提出診斷,告訴我們如何得到愛情、如何長久穩定時,恰恰也體現出「愛情專業的建議,仍是無法保障我們得到愛情的」,而易洛斯《為什麼不愛了》,提醒了我們再也熟悉不過卻常選擇忽略的日常現實:愛情的不確定性,以及關係的消極化。
弔詭的是,即便當愛情變得如此不確定而彼此關係走向消極時,有時我們還是選擇相信真愛,甚至做出了積極的決定。前面提到的朋友後來成功交往了,她說:「我很直接地說我受不了了,我想要交往,這是我第一次跟喜歡的人這麼說,算是告白?即使最後會受傷,我想我也不會有遺憾。真的磨合不成的話就好聚好散,畢竟我們都努力過了。」或許,在面對螢幕前茫茫的眾多選擇之前,心理仍舊期待在這些有緣無緣的關係中找尋所謂「對的人」。如今的情感市場充滿了視覺資本主義與消費資本主義,我們簡化對關係的認識,難以進入下一步的進展,亦是伊洛斯欲批判的重點。那麼,對於「我們還能找到真愛嗎?」這個老問題,《為什麼不愛了》也或許正訴說著另一套愛情故事:從情感如何終結,提示了新的親密關係的可能。
延伸閱讀:
| 閱讀推薦 |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四年級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