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主題書單:余英時的第一課】林載爵:從5本書閱讀余英時的學術與思想

林載爵

 《余英時文集》總共28種29冊,約四百五十餘萬字,涵蓋了香港時期的著作、在台灣出版的第一本專書(《歷史與思想》,1976)以及最後一本學術專著(《論天人之際》,2014),可以說是余先生一生學術與思想的總和。在這龐大的篇幅中,我要推薦五本書作為瞭解余先生學術與思想的門徑。

《我的治學經驗》

余英時 (著)
聯經
2023

這本文集收錄了歷年來余先生有關治學方法與態度的相關文章,包括信扎、訪問、演講及撰述。「涵養新知  商量舊學」發表於1963─1964年,可以看到三十餘歲青年時期的余先生對知識與學問的態度,並且對於知識如何產生影像力仍然抱著極大的熱情。當時他的一些香港朋友想辦一份思想刊物,他極力贊成,並說:「自願在財源方面有所貢獻,同時也希望能覓得更多朋友來贊助此事。」2007年10月他在名古屋大學發表了一場「我與中國思想史研究」的演講,把一生所從事的研究過程作了非常完整的說明。何俊的採訪記錄:「余英時先生授學記」則等於一部余先生的學術自傳。而邵東方所訪談的「史學研究經驗談」是一篇長文,余先生對自己一生求學、治史的歷程有更進一步的陳述。這本文集足可讓讀者全然瞭解余先生的治學經驗。

《香港時代文集》

余英時 (著)
聯經
2022

這本文集大部分收入余先生1951年至1956年所發表的文章。1951年至1955年間余先生在香港新亞書院求學,除了是一名學生,他還積極參與雜誌與出版工作,集撰稿者、編輯與出版人於一身。他經常使用的筆名是艾群與石英,從文集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學術研究之外,余先生對香港情勢、中國前途以及西方民主發展的極度關懷。他有著火熱的情感,要送走1950年時,他會呼喊:「是覺悟的時候了!痛苦的舊世界隨著舊年而去吧!」 他痛苦於「方生的,必然要生的新事物,迷戀著舊的,不快點生下來;未死的,必然要死的舊事物,卻又拖住了新的,不快點死過去」,所以疾呼:「方生的快生,未死的快死。」要瞭解青年余英時的感情與理性,這本文集是最好的線索。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

余英時 (著)
聯經
2023

這本文集出版於1987年,是余先生1982─1986這五年的十篇論文集結。前三篇屬於通論性質,包括「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及「意識形態與學術思想」等,提出了關於中國思想傳統的一些整體性的考察。後七篇則是斷代的專題研究或個案研究,包括「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清代學術思想史重要觀念通釋」、「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儒家『君子』的理想」、「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等重要文章。他特別強調西方的概念和理論在現代詮釋中的效用及其限度。他認為中國的思想傳統必須通過現代詮釋才能在世界配景中顯出它的文化特色,正如宋代新儒家無法不借用佛教的概念一樣。然而西方的概念和分析方式最後必須能和中國思想傳統融化成一體。

《余英時政論集(上、下)》

余英時(著) 
聯經,2022

我們都知道余先生從年輕開始就關心時事,特別是有關華人世界的各種事件與議題,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余先生自1999年6月(「民族主義取代了民主嗎?──六四十年的反思」)至2017年12月不時在自由亞洲電台上發表各種批評言論,累積起來的篇幅相當龐大。如果按照主題分類的話,包括了中國共產黨、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中國的法治、社會與經濟、中國的對外關係、台灣與香港、民主與異議、中國與世界、學術與文化、歷史的再思考等。整體來看,這十八年中發生的大事,余先生都發表了意見,他會談張學良、宋美齡、魯迅、胡適等近代歷史人物,會談「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有感」這樣的文化問題,也會談「文明與野蠻──中國和伊斯蘭世界共同面對的問題」這樣的世界文明問題,而篇幅最多的就是有關中國大陸的事件、人物、制度,足見中國的問題與前途還是余先生的一生關懷所在。本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可以連結到錄音檔,聆聽余先生的聲音。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

余英時(著) 
聯經,2023

這是余先生最後一本學術論著,定稿於2013年7月,是一部關於中國思想起源的專題研究,而以「軸心突破」作為分析的核心概念。回到他最早的觀點,他認為只有在與其他古代文化的比較之下,中國軸心突破的文化特色才能充分的顯現出來。關於這個論題他早在1977年就有了興趣,此後幾十年來始終未斷,雖然也曾經有十年的時間放棄了這個研究計畫。但經過長期的醞釀,最後他終於展開了全面的研究,歷經十二、三年的時間,過程中還一再的修改。本書以「軸心」說作為討論的起點,並且將「突破」這一概念應用在先秦諸子學說的起源上。其背景是他引用《莊子‧天下》篇提到的,由於「天下大亂,聖賢不明」,失去了原來渾然一體的「道」的統一性。於是百家競起,都想對「道」有所發明,於是一個整體的「道」就因此破而不可復合了。接著他便討論了禮樂崩壞之後,「天」與「天命」觀念的演變。

未竟之業

最後,我們都知道余先生有一個未竟之作:《唐代的高僧與詩人》。他自述「我本來希望能夠在唐代這一段再做一點工作,因為差不多每一個時代我都有專書,但是唐代的沒有寫出來。我認為唐代在中國精神史上有很重要的特點,是別的時代所沒有的:一個是佛教的傳播,一個是詩。所以詩人跟高僧是唐代精神世界裡最應該注意的兩個方面。」然而「我自己年紀大了,現在身體也不如從前,到底能做多少,現在不敢說。」這個研究主題終究未能完成,這是我們閱讀余先生著作的最大遺憾。

延伸活動

【余英時的第一課】帶您探索史學泰斗的思想宇宙

「精讀的書給我們建立了作學問的基地;有了基地,我們才能擴展,這就是博覽了。」——余英時

「余英時的第一課」為一系列精品小課,是給所有對余英時的作品有興趣,並希望有系統及立體地理解余英時思想的讀者。在知識碎片化的年代,聯經希望透過這個精品小課,協助讀者更有系統地重組余英時相關的知識。我們邀請到三位學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大家從不同角度切入余英時的思想宇宙,包括「入世的余英時」、「思想史的余英時」與「革命的余英時」,全方位、脈絡化地導讀余英時在不同階段的主要問題意識及思想路徑。

日期:2023年3月3日、3月10日、3月17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7:00-8:30
地點:聯經書房(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94號,捷運公館站)
報名方式:每場活動採預先報名,預先報名名額為35名,若線上名額額滿,將提早結束報名,活動現場另開放20名讀者候位入場。所有報名者當日需憑聯經出版2022年發行之《余英時文集》任一本,即可免費入場。

第一節 【革命的余英時】青年余英時與他的「胡適式革命」
時間:2023年3月3日,下午7:00-8:30
導師:徐兆安
讀本:《香港時代文集》

第二節 【入世的余英時】余英時看兩岸未來
時間:2023年3月10日,下午7:00-8:30
導師:翁稷安
讀本:《余英時時論集》、《余英時政論集》

第三節  【思想史的余英時】余英時的「胡適研究」:從思想史的思考談起
時間:2023年3月17日,下午7:00-8:30
導師:李顯裕
讀本:《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思想與再認識》

課程大綱及報名:https://linkingunitas.com/yuyingshibookevent2023

延伸閱讀: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