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理晨:二十一世紀的流亡——讀《流亡日日:一段成為西藏人的旅程》
「這部流亡藏人日常生活民族誌,將彼此的生命經歷勾連起來,使得遷移與離散不再單單指向流亡藏人,也讓『我們』同在一條船上似地經驗了流離。」
「這部流亡藏人日常生活民族誌,將彼此的生命經歷勾連起來,使得遷移與離散不再單單指向流亡藏人,也讓『我們』同在一條船上似地經驗了流離。」
研究「愛情中的曖昧關係」的范耀宸讀畢伊娃.易洛斯《為什麼不愛了》一書後,撰寫了深入的書評,探索親密關係不確定且難以預測的特性,也再思考——真愛,還會有嗎?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馬賽爾思想的一些基本面向。當然,馬賽爾的洞見繁多,難以寥寥說盡,因此在這篇文章,我們將聚焦就其關於絕望與盼望的辯證討論,再作一些解釋。
馬賽爾帶領我們認識到,現象學並非必定是冰冷的主體意識,存在哲學亦非必定將鄰人看成地獄,而是出於對光的渴慕,我們或就得以邁向一種強調愛與忠信的主體際性奇蹟……
如何回答 「文學是什麼?」,反映一個人心中「文學」的理想樣貌、或者一個人對文學的信念。而在《中國文學的美感》中,作者柯慶明教授認為,文學就是文學所具備的美。
長久以來,日本政府認為朝鮮學校是「反日學校」,於是政府一直不給予補貼。我認為日本政府是在試圖忘記對自己不利的歷史。為什麼日本有這麼多的朝鮮學校呢?
余英時先生是當代學界最具影響力的華人學者之一,去年(2021年)出版的《余英時談話錄》是關於余先生思想的最新著作。這是一本「知識人世界」的書籍,包括余先生對於一生經歷的省思;如同黃進興教授在本書序中所說這是「對近代學術人物的觀察、個人的學思及時代的見證,三方面有系統地整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