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
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
出版日期:2013/07/25
印刷:黑白
裝訂:硬皮精裝,有書衣
頁數:464
開數:18開(23×17cm)
EAN:9789860371659
出版社:聯經
  定價:650
銷售狀態:暫無庫存
內容簡介
本書計收錄專論九篇,內容含蓋日常生活、宗教科儀、士人文化、城市空間、商標與廣告、舶來品等內容。全書從舊石器時代以來的庶民生活展開,論及食物、居住、衣著、歲時行事及生命儀禮等面向;其後則連接漢唐之際飲食結構的轉變,與飲茶風氣的出現。在物質生活之外,精神性的宗教信仰亦不可或缺,中古道教科儀從世俗性、生活化轉向神聖性的宗教化,就讓科儀有其嚴格的規矩可以遵循。漢代以降的士人文化,更是此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漢唐之間,士大夫透過「京城社會」的社交圈,尋求自我高尚化與自我認同。元代書院的發展,則與士人文化、官方的儒戶政策、理學的正統化和官學化,有著極深的關聯。明中葉以迄清初,士人的社交、狎遊、文藝活動、生活經營等面向,更存在「雅」、「俗」之間的辯證與互動。關於明清城市空間與城市化研究,則有一篇專論加以回顧。另外,明清的城市消費和廣告文化的關聯性,與士大夫在廣告促銷上的角色,書中亦有特別分析。而隨著全球化的展開,晚明以來陸續傳入的各種西洋鏡,對民眾視覺感官所帶來的影響,也是本書討論的主題之一。

※ 延伸閱讀
中國史新論已出版另七冊:基層社會、思想史、美術考古、法律史、宗教史、性別史、科技與中國社會。尚有醫療史、古代文明的形成兩冊在編輯中。
作者/譯者/繪者簡介
作者:許倬雲
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曾執教於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系,著有《美國六十年滄桑:一個華人的見聞》、《中國人的精神生活》、《西周史(增訂新版)》、《求古編》、《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等。2020年榮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國學終身成就獎」。

作者:葛兆光
曾任北京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東京大學、臺灣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等客座教授或訪問學者,現為上海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特聘資深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是東亞與中國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國思想史》(兩卷本)、《增訂本中國禪思想史:從六世紀到十世紀》、《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想像異域:讀李朝朝鮮漢文燕行文獻札記》等。

作者:陳雯怡
陳雯怡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碩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助理,現於美國哈佛大學修習博士學位。

作者:巫仁恕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學士,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分別曾兼任於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並曾任中興大學歷史系合聘副教授。曾受邀訪學日本、美國、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法國與以色列等重要學術機構。110年度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研究講座」獲獎人。

作者:邱仲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964年生於宜蘭,大學就讀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後考上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及博士班,師從徐泓先生攻讀明清史,1997年獲博士學位。1991年起於淡江大學歷史學系擔任教師,2001年進入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迄今。早期研究以明清北京史為主,如燃料、用水、用冰、排水、瘟疫、城市氣味等;並研究江浙沿海的漁甲制、冰鮮船,與中國歷史上鯨魚擱淺的問題;後擴及醫療制度及天花防治等論題;又對明清花卉史產生興趣,針對園藝業、花卉鑒賞、蘭花產銷有所論述。其間,對明代以降的眼鏡與西洋鏡也曾著墨。近期關注明代邊區環境變遷、軍事防禦體系,及明清長途旅行史等議題。曾獲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及中央研究院「胡適研究紀念講座」。

延伸閱讀
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
本書計收10篇論文,既有綜合性較強的,也有專題性明顯的。但所有…
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
中國宗教史究竟應該研究些什麼?1920年代,梁啟超曾針對中國宗教…
中國史新論:美術考古分冊
本書共收七篇論文,內容涵蓋由地下考古發掘出來的漢畫像與鉛釉陶…
3筆  最前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目前  Go /共1頁 
推到Facebook
熱門書籍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最美時代劇《茶金》的感動原點 北埔姜阿新…
未完的旅程:一隻台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
──第13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