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More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國政基金會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國民黨搶救失業

國民黨搶救失業

國政評論 社會

作者: 薛承泰 ( 2007年1月26日 14:09)
關鍵字:失業

%
熱門指數
分享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2009年在路邊自找工作的墨西哥失業者。)

面對一蹶不振的經濟情勢以及一路攀升之失業率,政府一方面聲稱為世界經濟普遍不景氣,台灣難免受到波及,此乃「無妄之災」;另一方面卻又認為是在野黨扯後腿,使得政府經濟政策無法施展,此乃「他人之過」。不論是「無妄之災」或「他人之過」,這兩種說法,很明顯互不相容,也突顯出政府缺乏檢討的心態。

由於全球性衰退只是原因之一,並不導致我國經濟的必然下挫;台灣過去曾經歷數次全球與地區性風暴,能夠安然度過,政府角色的重要性,大家記憶猶新,不言而喻!簡單地說,愈是國外因素,政府愈應該發揮其功能才對!在另一方面,指責在野黨扯後腿,事實上乃為政府政策舉棋不定的障眼法。這一年來,在野黨在經濟政策上,除了履行監督之功能外,也積極協助政府,例如最近通過的金融六法,大部分乃在野黨所草擬並提出。由於在野黨對這些法案的審慎,卻被政府撿了便宜還賣乖!

不可否認,近年來我國失業率的上升,其原因相當複雜;雖然如此,除了國際因素外,政府至少還能從結構、制度、與政策三方面著手檢討,了解原因並提出解決方案。首先,在結構方面,因為台灣過去幾年產業結構快速變遷,勞動力成本驟然上升,又面臨大陸與東南亞國家廉價勞力的誘因,傳統產業競爭力日益減弱;因此,勞動力需求大幅降低,導致結構性失業人口的增加。政府宜掌握這個趨勢,運用台灣特色與有利條件,爭取國際分工的先機與定位。

其次、制度性因素也和失業率上升有關,主要發生在國內勞動條件未能隨著產業轉型適度調整。由於我國規範勞動條件之法令,其立法基礎係建構在過去勞力密集產業的勞資關係之上,當產業結構轉型至非體力的服務業為主之際,所規範的勞動條件即顯得僵硬而無彈性。此外,勞工退休相關法令,原本是為了保障勞工退休之後的經濟生活,部分雇主為了規避退休金負擔,反而造成更多的資遣,這對於中高齡勞工,衝擊尤大。在立法院下一個會期之前,行政院宜儘速修訂相關勞動法案,以鬆綁勞動條件,活化就業型態。

最後,在政策方面,民進黨執政以來,缺乏經驗又不願虛心學習,且無視於兩岸、產業、財經三者相互環扣的事實。為了堅持意識型態,將經濟問題訴之以政治手段,於是呈現兩岸政策方向不明,經濟政策搖擺不定的局面;如此一來,國內外投資人的信心與意願大幅滑落,也加速了產業的外移。一年來,股市不斷下跌,台幣持續走貶,就是最好的證明!

日昨國民黨推出「協助搶救失業方案」,並提出具體方案,主要包括一、開放空間,提供包含電腦網路資訊在內的短期技藝訓練;二、民眾服務社辦理免費就業媒和服務;三、提供工讀工作機會;四、辦理就業博覽會;五、舉行就業指導活動;六、辦理失業家庭急難救助;七、辦理失業家庭輔導工作;八、印製「失業者教戰手冊」、提供就業資訊查詢服務。估計到年底之前,將可提供一千五百至兩千直接就業機會;若透過就業博覽會,則可間接提供一萬個就業機會。

國民黨這些措施,並非獨立於政府或民間的振興方案,如果就業與職訓未能橫向聯繫而各行其道,只會事倍功半或流於形式。因此,合作與資訊流通,也是國民黨推動此方案定位為「協助」之意,讓就業資訊流通範圍加大,民眾參與職業訓更加方便,全民合作對抗失業潮。

雖然國民黨在大選中挫敗,如今成為一個在野政黨,可是仍念茲在茲為國家前途默默耕耘,不僅經常提供經驗與專業諮詢,並研擬振興經濟方案。可是,執政黨部分人士為了選舉,卻在民眾面前訴之以「扯後腿」、「逢扁必反」之說,令人遺憾!如今,國民黨進一步「以身作則」,為搶救經濟盡一份責任。當然,這些措施對整體經濟之復甦相當有限,因此,我們要呼籲,要振興經濟,惟執政者能夠揮除意識型態陰影,真正去認識問題了解問題,任用專業充分授權。如果政府仍無法做到這些,任憑再多的「經發會」,只是擾亂了政府體制,且消耗更多的時間與資源而已!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本文刊登於90.07.11中央日報社論)

%
熱門指數
分享 列印
12

文章表情 (你對這則文章的感覺)

回應意見
更多相關文章
國政評論 科經

AI變革 職場迎接挑戰
盧信昌 ( 2023年4月8日 10:31 )

人工智慧領域的明日之星、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在二○一五年間和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共同創立該公司;更曾立下了要「確保人工智慧能有益於全人類」的使命和願景。二○二一年 ...

國政評論 科經

民眾痛苦指數 比實際更嚴重
戴肇洋 ( 2022年7月12日 09:07 )

自從去年4月主計總處指出國內物價蠢蠢欲動訊息,去年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突破2%之後,迄今連續11個月維持2%以上,尤其自今年3月起連續四個月超過3%,6月更是創14 ...

國政評論 科經

基本工資調高 要有新思維
林祖嘉 ( 2021年10月15日 13:38 )

今年的基本工資調整,上周在爭議中終於敲定,其中全薪工作的最低工資由原本的每月24,000元調高到25,250元;時薪則由160元調高到168元;調幅約為5.21%,略低於今年GDP的成 ...

國政評論 財金

政府豈能對所得分配惡化、痛苦指數飆升視若無睹?
李沃牆 ( 2021年9月1日 16:05 )

主計總處甫公布的2020年家庭收支調查顯示,去年平均每戶家庭儲蓄為新台幣26.5萬元(台幣,以下同),年增14.8%,創下83年以來最大增幅;凸顯民眾面對新冠疫情不可知的未來 ...

國政評論 社會

「三零」就業新常態 盡快立法保障
林昭禎 ( 2021年8月12日 09:29 )

疫情下的台灣就業市場,猶如《雙城記》一開場所形容的,「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對電子科技業來說,晶片全球缺貨,正逢最好的時候;而受到邊境封鎖影響長達 ...

國政評論 社會

下流中年:疫情下青壯勞工的貧窮物語
成之約 ( 2021年8月4日 08:15 )

在新冠疫情期間,各國無不採取完全或部分「封城」(Lockdown)與維持社交安全距離等措施來加以因應,真的不能輕忽這些措施對於勞動市場產生的衝擊與影響。 儘管影響程度 ...

訪客最新推薦文章
社會

關於兒少安置人數不減反增的議題現象思索
王順民 ( 11月22日 15:13 )

一項攸關到兒少人身安全保護的議題現象,背後實有進一步深究之處。 資料顯示:家外性質的安置兒少人數占總體兒少人口總數的比率,業已 ...

社會

關於從馬太效應到天使贊助者之於公益募...
王順民 ( 11月22日 15:13 )

身處於詭譎多變的氣溫天候,然而,恆久不變的卻是歲末寒冬的募款環境,這也讓『您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的大型網路公益慈善活動,除了兼 ...

社會

關於高齡者被商業保險拒絕納保一事的延...
王順民 ( 11月22日 15:13 )

一則關於高齡者被商業保險拒絕納保一事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加以嚴肅看待之必要。 話說:領有榮譽志工卡的80歲以上鄰長、社區關懷據點志 ...

訪客最新表情文章
教文

台灣需要發展怎樣的海洋文化?
劉新圓 ( 2007年10月4日 15:04 )

民進黨自建黨以來,經常標榜要發揚台灣的「海洋文化」,如1996年彭明敏參選總統提出的「海洋國家」主張,杜正勝的「同心圓」史觀等等,其 ...

社會

颱風天與颱風假的集體性盲思
王順民 ( 7月30日 16:15 )

一則與天災及其可能會伴隨人禍的特定議題現象,背後實有其多重意涵的論述思考。 有效的颱風對策 話說:每年的夏秋之際,颱風的登台入 ...

教文

歷史建築與文化資產保存法
劉新圓 ( 2009年9月30日 10:20 )

921大地震十週年,文建會舉辦古蹟週活動,希望藉此加強民眾對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視。然而就在一個多月前,位於台中市西屯重劃區的張慶興堂 ...

空氣品質指標
名家觀點
  • ( 11月13日 09:13)
    國發會每兩年的人口推計公布了,有一些關於台灣的未來值得大家關切。一、二○二八年將脫離人口紅利,也就是工作年齡人口(十五至六十四歲)占比低於總人口三分之二,扶養比將高於○點 ...
  • ( 11月13日 09:13)
    最近有立委關心全民健保的財務問題並舉行公聽會,會中有學者發言「最花健保費費用的老年人,在健保的貢獻反而最小。」並建議健保財源結構應增加資本利得的徵收。有類似想法者並不少 ...
  • ( 10月1日 08:40)
    政府為了拯救勞保基金,今年撥補了一三○○億,這確實能美化帳面,五年來政府撥補從二○一九年的二百億快速爬升,若不能在體制上進行改革,就只能每年以更高的額度繼續撥補。長照預算也 ...
  • ( 10月1日 08:40)
    自八月一日起有四所大學退場,此消息衝擊許多私校,因為遲早會輪到。隔日驚聞股市大跌,接著八月五日跌幅更是空前,兩日股市跌近三千點。大學退場與股市崩跌,幅度都是台灣歷年之最 ...
  • ( 10月1日 08:39)
    日前卓揆拋出促進婚育見解,希望戶政資料扮演積極角色,找出適婚與適育者進行接觸。此想法可能來自五十多年前所推動的家庭計畫,當時由公衛護士下鄉進行宣導而奏效。 過去推動節 ...
  • ( 7月17日 11:22)
    拜登在辯論會表現不佳,不少擔心川普當選的主流媒體發動「陣前換將」,也有若干民主黨議員公開呼籲拜登退選。未來情勢如何演變,很難篤定,但是無論換與不換、如何換、換誰,都不是 ...
臉書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