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的「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已由雙方政府授權的海基、海協兩會在重慶的第五次「江陳會」中完成簽署,而且經過台灣的立法院審議通過。這可說是兩岸關係六十年來,最關鍵性的突破,意義重大。
這項「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緣由,主要是因為台灣政府有鑑於台灣是貿易導向的海島經濟,出口佔國內生產(GDP)的七成以上,是維繫經濟成長、產業升級最重要的動力。而近十多年來,由於中國大陸穩定發展,台灣出口對象乃由歐美,逐漸移轉至中國,並且享有極大的貿易順差。最近幾年台灣與大陸的雙邊貿易關係更形密切,依賴度與日遽增。在2008年,台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為891億美元,占台灣出口總額的39%;自大陸(含香港)進口為224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12%。同時,台灣對大陸(含香港)的貿易順差為667億美元,遠超過台灣對全球貿易順差148億美元。更甚者,台灣對大陸出口依賴度由1990年的12.9%上升到2008年的39%,而對美出口依賴度則由32.4% 下降到12.1%。
然而,在國際經貿出現區域結盟的浪潮下,東南亞國協(ASEAN)初始六國與中國大陸的所謂「十加一」在2010年起全面完成貿易自由化(2015年則是東協十國全數);而東協與中國、日、韓「十加三」也將在 2013年成形。這些「十加一」、「十加三」就是雙邊或多邊的區域性經貿組織或關稅同盟(Custom Unions)。這些組織的簽約國之間,是享有零關稅或極低關稅優惠的。
待「十加n」等自由貿易區(FTA)形成,台灣對大陸原料、零組件的出口,勢必受到東南亞國家零關稅的競爭而受阻。此外,台灣與南韓出口地區重疊,產品相似度極高,待南韓與美、歐、中國完成的FTA 全面生效後,台灣將無力與南韓競爭。因此,在兩、三年後,台灣對大陸的貿易將逐漸萎縮,經濟將無法成長,在東亞地區將被邊緣化。
因此,馬英九總統在競選期間就以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為政見,並在2009年初,提出兩岸簽署「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CECA)的構想(其後改稱「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希望雙方在經貿合作上,藉由關稅減讓、投資保障、免除雙重課稅等手段,達到互惠互利,創造雙贏,進而消彌歧見,和平共榮。此外,台灣也希望在簽署ECFA之後,能進一步與其他國家如美國、新加坡等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
先撇開敏感而且複雜的政治效應與影響不談,這個「經合架構協議」到底對雙方的經濟意義為何,值得我們分析。
回顧上個世紀二次大戰以後的國際貿易史,我們看到許多開發中國家都是先實施進口管制的產業保護政策(Protection Policy),以便保護本土的幼稚工業不致受到外國貨的競爭而夭折;然後演進到積極尋找國外市場的出口擴張(Export Expansion)階段。不論是進口管制或出口擴張,都會用到干預的手段,偏離了市場決定價格與產量的機制,使國際間資源的最佳使用受到扭曲,甚至發生貿易報復的問題。其後在關貿總協(GATT)與其後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鼓吹下,各國紛紛改行開放的自由貿易政策(Free Trade Policy)。亞洲的台灣、韓國是如此,多數的中南美洲國家亦復如此。
自由貿易是世界銀行(World Bank)及世界貿易組織等許多國際機構所崇尚的經濟理念,也是二十世紀中葉迄今的趨勢。前面提到的雙邊或多邊的FTA協定,則是在WTO規範下所形成的區域性經貿同盟,它能對同盟內的會員國給予較大的關稅減免,而對其他國家則課以較高的關稅。一般說來,自由貿易的經濟效果及福利,可以分三個層面來分析。
第一個最顯而易見的是自由貿易的價格效果。一個理想境界是當各國完全放棄關稅,完全不設任何貿易障礙,各個國家就能分工合作,就能生產自身具有比較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的產品,然後相互貿易。對出口國而言,由於市場擴大了,它便可以擴大它的生產規模,也就可以增加就業,提昇所得。對進口國而言,它的人民也可以用較低廉的價格,購買需要的產品,提昇消費的福祉。當然,目前的國際社會離這個理想還有一段距離。世貿組織只能慢慢地、逐步地朝這個方向努力。
兩岸的ECFA,在預備性的磋商中,花較多時間討論的「早收清單」,指的就是在協議實施初期,就要將雙方關稅做極大幅度減免的項目。現在台灣得到539項的早收項目,而中國大陸則有267項。
第二個效果是FTA協定區或關稅同盟區的貿易效果。前面說過,雙邊或多邊的自由貿易協定,可以對協定的簽約國相互給予較大的關稅減免,而對非簽約國則否。如此,在協定內的國家就會產生貿易創造效果(Trade creation effects),也就是說由原先有關稅障礙下,較小的貿易量,擴張成為無關稅或低關稅下,較大的貿易量。此外,這些自由貿易協定也會產生貿易移轉效果(Trade diversion effects)的現象,就是說同盟圈內的國家由於相互間關稅較低,便會對圈外國家產生排斥效果,使他國進到圈內的貨品減少。而這些減少的進口貨品,便會由協定簽約國家來取代,使得原本由圈外進口的貿易移轉成為圈內的貿易。不過,假如被排斥國家的商品原是既價廉又物美的話,協定對於區內的人民,反而會產生福利下降的後果的。
台灣急於與大陸簽訂ECFA的初衷,主要就是驚覺於東協、韓、日與大陸即將簽訂「十加n」等多個貿易協定所帶來的被排斥的危機,擔心對大陸的出口很快地被其他國家所取代。
第三個是貿易開放所衍生的生產效率提昇的效果。這是一個較為長期而少被人提及的現象,不過也經過經濟學家驗證是一項顯著的效果。這個效果的產生,簡單地說,實施自由貿易的國家,在出口方面,由於產品的市場擴大並且加入國際競爭,必然會使生產較能達到規模經濟,而且使效率提昇,生產力提昇。在進口方面,由於在自由貿易的環境下,廠商能夠以更低廉的價格,直接獲得優良的機器設備及原物料,使其產品品質提昇,附加價值提昇,間接也能從較先進的國家,獲得較先進的生產與管理的技術,使得生產更具效率。如此,由多重管道所導致的效率與生產力提昇,使附加價值提昇,所得提昇。而所得增加以後,就更有能力參與國際貿易的出口競爭,也更有能力進口優質的機器設備及原物料。如此,產生了自由貿易的良性循環(Virtual Cycle of Free Trade),獲得長期實質經濟成長的利益。
前幾個月,在兩岸的ECFA制度性談判中,當協商進入困難期的時候,大陸高層適時喊出對台「讓利」這個口號。顯然,這些高層不僅精於談判策略,先「讓小利」,淡化台灣內部的反對聲浪,讓談判得以進行。同時,他們更懂得「自由」的精髓,他們深知唯有和台灣經濟合作,進行自由貿易,他們才能從ECFA「獲大利」。
貿易是進出口國雙方的事,「讓小利--獲大利」是由關稅壁壘開放到自由貿易必然的過程,也是必需雙方共同體認的事實。
(本文謹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