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編輯是第一夫人賈桂琳》的慧眼獨具,首先在於小說中主人翁「我」的設定—這個被前第一夫人欽點的作家竟然剛好是個甲甲,是個 Gay ,而且他正寫一本關於母親的書。故事在這裡起飛,當賈姬遇見甲姬,九○年代賈姬變成面具,而同志正在揭開面具,甚至賈姬就是同志的面具之一—網紅又仁批頭巾和帶大墨鏡造型和賈姬有十足像—衝突和張力就此拉開。
關於賈姬的故事,臺灣做了最好的詮釋。
我最好的朋友推薦我看韋恩寇斯坦邦的學術作品《賈姬面具下》,他說這書寫得實在太好了。我立刻上網路書店買二手書。但無論我如何更換搜尋方式,改變輸入法,書店搜尋欄位僅出現這個:《賈姬面具》(下)。我不知道台灣有沒有可能催生下一位賈姬,但網路書店系統先製造一本你永遠無法真底看見的夢幻逸品:《賈姬面具》(上)。
我以為這就是關於賈姬,或是所有你哈的要命會想在網拍上競標只為收藏他一條用過毛巾名人—瑪麗蓮夢露、赫本、許光漢、林伯宏—的全部故事,他們與世界的全部關係,就是這兩本書:從「賈姬面具下」到「賈姬面具」。系統的錯誤告訴我們世界的真理。你以為面具下有什麼,窮盡其愛,面紅耳赤為其爭辯,奮力靠近,哀哀欲死呼喚他的名字,日日親吻刊載他那張臉的雜誌封面,但翻開來,面具下什麼都沒有。一個巨星的完成,便是面具本身。你的愛創造他的臉。
韋恩寇斯坦邦《賈姬面具下》是一次面具秀,琳琅滿目,愛恨貪瞋。史蒂芬.羅利新作何嘗不是,交流道下,五股家具名床設計大展。誰都在發明她的臉。而賈姬先發明自己的名字,賈姬全名賈桂琳.李.鮑維爾.甘迺迪.歐納西斯(Jacqueline Lee Bouvier Kennedy Onassis)。李是母姓,鮑維爾是父姓,甘迺迪與歐納西斯是她兩任丈夫。她曾經是美國第一夫人,後來又嫁給了曾經是世界最有錢的男人。她的命寫她的名,每加長一點名字就是再次發明,或發現自己。也許顛倒過來,是別人發現她。根據統計,一九六一到一九七三年間,賈姬頻繁登在美國《電影畫刊》封面的次數,只有伊莉莎白泰勒能勝過她。但那些年賈姬可沒演出過電影,她不是走錯了雜誌封面,只是上了神壇,至此,賈姬的臉離開她的身體,欠砍頭詩,賈姬成為Icon,真的是一張面具。你可以把她帶在包包上,那就是賈姬包的誕生,蔡依林曾之喬都在背,她鍾愛伯爵骨董腕錶,便有了賈姬錶的生產,她喜歡包頭巾帶超大墨鏡,她帶 Pillbox Hat 長筒女帽有賈姬御用款的稱號。賈姬進入你的生活,我們穿戴賈姬過活。
賈姬在歐納西斯逝去後,回到紐約擔任編輯。小說由此切入,「如果小說主人公是個作家,然後剛好被賈姬選中出版呢?」,但若僅僅如此,這種給慈禧太后洗腳,想像自己和名人發生某種關係的故事,真的不用多此一本,畢竟,真的和名人發生過關係的書可多的了,小說?哼。假雞,掰。所以,就把歷史解密留給 Discovery 頻道吧,把八卦留給鏡週刊,把彩妝和穿搭留給 YouTube 頻道或是你最好的 Gay 朋友,《我的編輯是第一夫人賈桂琳》的慧眼獨具,首先在於小說中主人翁「我」的設定—這個被前第一夫人欽點的作家竟然剛好是個甲甲,是個 Gay ,而且他正寫一本關於母親的書。故事在這裡起飛,當賈姬遇見甲姬,九○年代賈姬變成面具,而同志正在揭開面具,甚至賈姬就是同志的面具之一—網紅又仁批頭巾和帶大墨鏡造型和賈姬有十足像—衝突和張力就此拉開。
一個核心安排是「母親」。編輯是作家之母。現在小說中的作家有兩個媽了。而這個作家剛好又寫一本關於親媽的書,且這個親媽長年痴迷於甘迺迪家族的一切。小說中之「我」且臉紅紅說起自己名字的由來:「我的中間名是法蘭西斯,是跟著羅伯特.法蘭西斯.甘迺迪取的。」親媽為他選了這個名。小說家多高妙,透過關係的對位、象徵,不著一縷,又千絲萬縷,原本以為和賈姬八竿子也打不著,其實根本天作之合,裡應外合。
小說絕妙一筆又回到賈姬的名字上。引用《賈姬面具下》,韋恩寇斯坦邦特闢章節討論賈姬O這個稱呼。O是歐納西斯的O。「這個外號的起源,是《婦女時裝》雜誌上用過一句:『爹爹O和賈姬O』。從這句響亮的話,我們知道從前的第一夫人已經看上一位蜜糖老爹。」、「賈姬的神聖已經是過去的事了,當她嫁給歐納西斯的同時,她的神聖便告終結。」O是名字上的夫性,O是生命的歷程,名字多個O,有人以為是賈姬新帶上的面具,有些人則認為是現出她真正的臉。O成為賈姬的紅字,是聖女走入凡間,愛上壞壞總裁,還是前鬼的封印解除,賈姬從禁錮的牢籠成為飛翔的鳥。而《我的編輯是第一夫人賈桂琳》知道名字的力量,「妳叫我法蘭西斯的時候,爸爸都會生氣。」小說裡孩子這樣跟媽媽說。以為是隨手安排,結果旁邊宜加圈圈作註,此處應有本。白龍,我知道你的名字了,你的名字是賑早見琥珀主。名字是真相,但他先以謎面的方式存在。隨著故事揭露,小說中作家親媽心裡有一個祕密。事關自己,也認為是自已讓孩子「變成了一個 Gay 」。砰,小說核心出現,依然是關於母親與我、同志與家、錯誤與修補、接納或理解。多漂亮的一手,那使這本書就像賈姬頭頂的高筒帽,硬是勝出其他賈姬相關虛構小說幾個帽頭。
同志愛扮裝,但他們演誰,其實都是在袒露自己。同志面對社會常不自覺帶上面具,你如何在面具上再加面具?於是越表演越真情,濃妝豔抹才最是赤裸裸的真心。這本小說裡沒有扮裝,但卻盡得奇妙。賈姬在小說裡自然是個大活人,可同時是象徵,是符號,是隱喻,是故事地圖,也是情節的推動引擎。他同時存在面具和面具下,甚至是那雙忙活的手,最賈姬,卻不那麼賈姬。全都是,又無甚相關。你可以說,這本小說是叫賈姬借過,要華麗上台是老娘。但何嘗不是借過∕道賈姬,迂迴對應,才正中紅心,圖窮匕現是當代同志的,或我的臉。
《我的編輯是第一夫人賈桂琳》,史蒂芬.羅利/著,謝靜雯/譯,聯經出版
沒沒無名的同志作家遇上舉世皆知的編輯,成就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本書。
最驚豔、溫暖的關係!誤解往往令人漸行漸遠,但愛能讓人笑著抹去眼角的淚,透過編輯,偉大的藝術可以將人再次凝聚起來,並且……療癒彼此。
文|陳栢青
1983年台中生。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全球華人青年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台灣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作品曾入選《青年散文作家作品集:中英對照台灣文學選集》、《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並多次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獲《聯合文學》雜誌譽為「台灣四十歲以下最值得期待的小說家」。另曾以筆名葉覆鹿出版小說《小城市》,以此獲九歌兩百萬文學獎榮譽獎、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銀獎。出版有《尖叫連線》、《Mr. Adult大人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