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货币供应量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的M1、M2

货币供应量,又称银根,是在宏观经济学中,某一个特定时间点中,货币资产的总量。尽管有很多种定义“货币”的方法,但标准的测量一般包括了流通货币与活期存款。货币供应量有3个定义,分别是M0M1M2,但部份地区会定义为M1M2M3

货币供应量通常是由中央银行或政府机构专门记录和公布。由于经济分析师相信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影响证券的价格水平、通货膨胀、汇率和经济周期,因此他们会经常观察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定义

[编辑]

中国大陆

[编辑]
  1. M0 流通中的现金 = 流通中现金
  2. M1 货币 = M0+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
  3. M2 货币和准货币 = M1+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注: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住房公积金存款 自2011年10月纳入中国大陆M2统计口径[1]

香港

[编辑]

香港,存款机构分为三类:包括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RLBs)及接受存款公司(DTCs)。

  1. M1 = 公众持有的法定货币(纸币及硬币)+ 持牌银行客户的活期存款
  2. M2 = M1 + 持牌银行的客户储蓄及定期存款 + 持牌银行发出且而非银行持有的可转让存款证(NCDs)
  3. M3 = M2 + RLBs和DTCs的客户存款 + RLBs和DTCs发出而非银行持有的NCDs[2]

台湾

[编辑]

依中央银行现行定义:

  1. 货币总计数M1A(Monetary Aggregate, M1A
    M1A = 通货净额(社会大众手中持有的通货)+ 企业及个人与非营利团体存在银行与基层金融机构之支票存款及活期存款
  2. 货币总计数M1B(Monetary Aggregate, M1B
    M1B = M1A + 活期储蓄存款
    (目前只有个人及非营利团体可以开立储蓄存款帐户)
  3. 货币总计数M2(Monetary Aggregate, M2
    M2 = M1B + 准货币
    (准货币 Quasi-money 是指可无条件立即按等价兑换成狭义货币的货币性资产,例如定期性存款、外汇存款、邮政储金等,其流动性较狭义货币低,多以价值储藏为目的;惟受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影响,部分准货币资产与狭义货币间之分际已日趋模糊。)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