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平文式羅馬字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平文式

平文式羅馬字(日語:ヘボン式ローマ字ヘボンしきローマじ Hebon-shiki Rōmaji */?)是日語羅馬字拼寫方案之一,為目前最為廣泛使用的日語羅馬字表記法。其由幕末時代至日本行醫的長老教會美國籍牧師詹姆斯·柯蒂斯·赫本所設計,首見於他在1867年所撰著的日英辭典和英語林整合》,是首套在假名羅馬拼音之間有嚴格的一對一關係之日語標音系統。

平文式羅馬字又經常譯為赫本式羅馬字黑本式羅馬字,但由於在初版的《和英語林整合》封面作者欄,赫本是採用「美國平文」這漢字名稱自稱,而成為「平文式」這譯法的典故。日本政府雖曾在1937年時頒佈訓令式羅馬字嘗試取代平文式羅馬字的使用,但伴隨着戰後駐日盟軍總司令部要求各市鎮的道路入口需以平文式羅馬字標示地名,平文式的使用不減反增,於是日本政府又在1954年時推出改版的訓令式羅馬字。與全面排除平文式拼法的第一版不同,第二版的訓令式羅馬字允許在牽涉到國際場合或遇到既有的慣例時,承認平文式拼法的有效性,因此今日可以在許多由政府發行的法定檔案(例如日本護照)中,看到以平文式羅馬字拼寫的日本地名或人名。

轉寫規則

[編輯]
豐岡站月臺上的舊國鐵式站名板,相鄰的兩站中玄武洞站的羅馬字採用舊平文式的「GEMBUDŌ」,而國府站的羅馬字則採用訓令式「KOKUHU」

平文式羅馬字的拼寫基於英語發音。因此對不熟悉日語的人而言,平文式羅馬字的發音將更接近日語發音,如將「」轉寫成「shi」而不是「si」。

助詞

[編輯]
  • 當「he」()用作助詞時,寫作「e」。
  • 當「ha」()用作助詞時,寫作「wa」。
  • 當「wo」()用作助詞時,寫作「o」。

長音

[編輯]

舊平文式旧ヘボン式traditional Hepburn)和修正平文式修正ヘボン式modified Hepburnrevised Hepburn)中:

  • 長音「a」、「o」和「u」使用長音符號表示:長音「a」寫作「ā」,長音「o」寫作「ō」,長音「u」寫作「ū」。
  • 長音「e」寫作「ei」。
  • 長音「i」寫作「ii」。
  • 外來語中,所有長音都用長音符號表示。

撥音「

[編輯]

舊平文式旧ヘボン式traditional Hepburn)中:

  • 在子音前寫作「n」,但在唇音行)前寫作「m」,在母音和之前使用連字號「-」。例如:
    • 案内あんないannai
    • 簡易かんいkan-i
    • 群馬ぐんまgumma
    • 信用しんようshin-yō

修正平文式修正ヘボン式modified Hepburn)中:

  • 在子音前寫作「n」,母音和行之前使用隔音號'」。例如:
    • 案内あんないannai
    • 簡易かんいkan'i
    • 群馬ぐんまgunma
    • 信用しんようshin'yō

促音「

[編輯]

在平文式羅馬字中,雙寫後續假名的子音表示促音,如後續假名的子音有兩個字母的,變換規則如下:shsshchtchts ↔→ tts

  • 一緒いっしょissho
  • 切符きっぷkippu
  • 結果けっかkekka
  • こっちkotchi
  • さっさとsassato
  • 雑誌ざっしzasshi
  • ずっとzutto
  • 抹茶まっちゃmatcha
  • みっmittsu

變體

[編輯]

平文式羅馬字有許多變體,主要和長音的表示有關。在「東京とうきょう」一詞中,長音「ō」分別寫作:

  • Tōkyō:使用長音符號舊平文式修正平文式皆採用此寫法,最為常用。
  • Tokyo:不使用任何記號。日語詞吸收進英語時使用。在英文文章中是事實上的標準。
  • Tôkyô:使用揚抑符號(^)。在文書處理器不支援長音符號會使用,但隨着Unicode的普及變得少見。
  • Tohkyoh:長音「o」表示為「oh」,有時被稱為護照平文式passport Hepburn),在日本國護照中使用此寫法,但非強制性[1]
  • Toukyou:直接按照假名逐字轉寫,區別「おう」(如:東京とうきょうToukyou)和「おお」(遠いとおいtooi)。這種規則來自羅馬字輸入法,在不方便輸入長音符號時很常用。
  • Tookyoo:雙寫母音,在某些字典中使用,在拼寫外國人名時也很常用。

羅馬字表

[編輯]
五十音 拗音
a i u e o
ka ki ku ke ko 日語 キャ kya 日語 キュ kyu 日語 キョ kyo
sa shi su se so しゃ シャ sha しゅ シュ shu しょ ショ sho
ta chi tsu te to ちゃ チャ cha ちゅ チュ chu ちょ チョ cho
na ni nu ne no にゃ ニャ nya にゅ ニュ nyu にょ ニョ nyo
ha hi fu he ho ひゃ ヒャ hya ひゅ ヒュ hyu ひょ ヒョ hyo
ma mi mu me mo みゃ ミャ mya みゅ ミュ myu みょ ミョ myo
ya yu yo
ra ri ru re ro りゃ リャ rya りゅ リュ ryu りょ リョ ryo
wa (w)i (w)e (w)o
n
濁音半濁音
ga gi gu ge go ぎゃ ギャ gya ぎゅ ギュ gyu ぎょ ギョ gyo
za ji zu ze zo じゃ ジャ ja じゅ ジュ ju じょ ジョ jo
da ji zu de do ぢゃ ヂャ ja ぢゅ ヂュ ju ぢょ ヂョ jo
ba bi bu be bo びゃ ビャ bya びゅ ビュ byu びょ ビョ byo
pa pi pu pe po ぴゃ ピャ pya ぴゅ ピュ pyu ぴょ ピョ pyo
† 在現代日語中已被淘汰,羅馬字為「i」(ゐ/ヰ)和「e」(ゑ/ヱ)。用來表記外來詞的「wi」和「we」通常寫作「ウィ」和「ウェ[2][3][4]
‡ 在現代日語中,假名を/ヲ作助詞時通常寫成「o」,を/ヲ的其他用途已經消失,用來表記外來詞的「wo」通常寫作「ウォ[3][4]

片假名擴充

[編輯]

這些片假名組合通常用來表記外來語。

橙色背景廣泛用於表記外來語,藍色背景能更準確地轉寫外語發音,都是日本文部科學省提出的[5]淡棕色背景是美國國家標準協會[3]英國標準協會提出的[4]紫色背景出現於1974年的標準式羅馬字[6]

日語 yi 日語 ye
日語 wa ウィ wi 日語 wu * ウェ we 日語 wo
ウュ wyu
va ヴィ vi vu ** ヴェ ve ヴォ vo
日語 va 日語 vi 日語 ve 日語 vo
ヴャ vya ヴュ vyu ヴィェ vye ヴョ vyo
キェ kye
ギェ gye
クァ kwa クィ kwi クェ kwe クォ kwo
日語 kwa
グァ gwa グィ gwi グェ gwe グォ gwo
グヮ gwa
シェ she
ジェ je
スィ si
ズィ zi
チェ che
ツァ tsa ツィ tsi ツェ tse ツォ tso
ツュ tsyu
ティ ti トゥ tu
テュ tyu
ディ di ドゥ du
デュ dyu
ニェ nye
ヒェ hye
ビェ bye
ピェ pye
ファ fa フィ fi フェ fe フォ fo
フャ fya フュ fyu フィェ fye フョ fyo
ホゥ hu
ミェ mye
リェ rye
ラ゚゚ la リ゚ li ル゚ lu レ゚ le ロ゚ lo
ラ゚゚ lya ル゚ lyu レ゚ lye ロ゚ lyo
* 對於「wu」這個發音,更常用「ウー」(ū)表示,如「woman」表記為ウーマンūman)。
** 的平假名是,在現代日語中不使用。
† 在現代日語中已被淘汰,轉而使用加母音表示(上表第5列)。

參考資料

[編輯]
  1. ^ PASSPORT_ヘボン式ローマ字綴方表
  2. ^ Kaminishi, Toshiwo. An Extended Hepburn System (PDF). 2010-12-10 [2011-01-24]. [永久失效連結]
  3. ^ 3.0 3.1 3.2 ■米国規格(ANSI Z39.11-1972)―要約. [2011-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日語). 
  4. ^ 4.0 4.1 4.2 ■英国規格(BS 4812 : 1972)―要約. [2011-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日語). 
  5. ^ 外来語の表記:文部科学省. [201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6). 
  6. ^ ローマ字文の手ほどき:標準式ローマ字書き日本語の書き方

參閲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