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教
此條目內容疑欠準確,有待查證。 (2012年11月12日) |
系列條目 |
猶太人和猶太教 |
---|
詞源 · 誰是猶太人? · 文化 |
猶太教(希伯來語:יהדות Yahadut),是在公元前西亞地區的遊牧民族希伯來人中產生的,是猶太人的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猶太教中的上帝被稱為雅威(Yahweh),這是上帝的特定稱謂。猶太教是一神論的宗教,其主要經典是包括妥拉(摩西五經)在內的塔納赫(即希伯來聖經,基督教稱為舊約聖經),以及包括口傳律法(密西拿)、口傳律法註釋(革馬拉)以及聖經註釋(米德拉什)在內的塔木德,對信奉猶太教的猶太人而言,猶太教是上帝和以色列人立約的關係[1]。
猶太人是一種宗教及種族結合的群體[2],包括生來就是猶太人,或是皈依猶太教的人。在2012年時,猶太人人口估計共1400萬,約佔世界總人口的0.2%[3]。其中42%住在以色列,其餘42%住在美國和加拿大,剩下的大部份住在歐洲,其餘的住在南美、亞洲、非洲及澳洲[4]。
概述
[編輯]猶太教崇拜獨一的真神(一神信仰,希伯來語:יהוה),是希伯來人內部的民族宗教。猶太教認為《塔木德》是僅次於《希伯來聖經》的經籍。當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希伯來人的猶太原居地後,希伯來人也易名為猶太人並散落到古希臘各處,公元前3世紀,希臘化的埃及托勒密王朝君主托勒密二世,召集70多位懂希臘語的猶太人,集中整理猶太教文獻並譯成希臘語,即目前基督教使用的希臘語聖經中的舊約全書部份,所謂七十士譯本。後來多次猶太起義被羅馬帝國徹底摧毀,猶太教位於耶路撒冷的聖殿被拆毀,只留下一段殘破的西牆(俗稱哭牆),猶太人散落到歐亞各地。
歷史上,猶太人在世界各地面對多次毀滅性的災難和迫害。猶太人由於兩千多年一直分散在世界各地,語言、文字已經分化,只是靠着統一的宗教及文化維繫其單一的民族性。
基督宗教方面,由於新約聖經記載猶太人逼害基督徒,且殺害耶穌基督,儘管早年的基督徒也是猶太人,只是後來使徒保羅(聖保羅)等把基督教傳至羅馬帝國,信仰基督教的人遠多於猶太人。
天主教會及正教會在逾千年歷史一直迫害猶太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92年,承認天主教會對抗及歧視猶太人,造成了他們逾承受苦難的歷史。
部分猶太人嚮往自己民族的輝煌歷史。19世紀,猶太復國主義(錫安主義)思潮興起,各地猶太人以買地、驅趕、掠奪等手段陸續回到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這個世界上唯一猶太國家。
由於在遵守方式和程度的差異,現今的猶太教主要有三大派系,分別是正統派、保守派及改革派。在三大派系之外,卡拉派也是猶太教的組成部分,目前卡拉派在以色列約有40000名信徒。可薩人普遍認為選擇了拉比猶太教而不是卡拉派[5]
一些宗教學者將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通稱為亞伯拉罕諸教,因為三者均奉塔納赫中的亞伯拉罕為他們的先知。
基本教義
[編輯]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猶太教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不同,因為各地不同的禮拜儀式,所有沒有固定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信仰條款,猶太歷史上的學者們對猶太教的核心教義提出了許多表述,但都遭到了批評。最被廣泛認同的的表述是邁蒙尼德在12世紀制定的十三條信仰原則。
- 邁蒙尼德13條信仰原則總結:
- 我懷着完全的信念相信造物主,頌讚歸於祂的名,是一切被造物的創造者和引導者; 祂獨自創造了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一切事務。
- 我懷着完全的信心相信造物主(讚美祂的名)是獨一的,並且沒有任何方式可以像祂那樣統一,並且只有祂才是我們的上帝,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
- 我懷着完全的信念相信造物主,讚美祂的名,沒有身體,並且祂不受物質的所有屬性的影響,並且沒有任何(物理)與他相比。
- 我完全相信造物主(頌讚歸於祂的名)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後一位。
- 我懷着完全的信心相信,向造物主(讚美祂的名),並且只向祂祈禱是正確的,向祂以外的任何存在祈禱是不正確的。
- 我完全相信先知的所有話語都是真實的。
- 我完全相信我們的老師摩西的預言(願他平安)是真實的,並且他是先知中的領袖,無論是在他之前還是在他之後。
- 我完全相信,我們現在擁有的整本托拉與給予我們老師摩西的一樣,願他安息。
- 我懷着完全的信心相信這部托拉不會被篡改,並且永遠不會有來自造物主的任何其他托拉,讚美祂的名。
- 我完全相信,造物主(讚美歸於祂的名)知道人類的所有行為和所有思想,正如經上所寫:「祂塑造了所有人的心,祂了解他們的所有行為」(詩篇33:15 )。
- 我完全相信,造物主(讚美歸於他的名)會獎勵那些遵守祂的誡命的人,並懲罰那些違反誡命的人。
- 我完全相信彌賽亞的到來; 儘管他可能會有所耽擱,但我每天都等待他的到來。
- 我懷着完全的信心相信,當造物主喜悅時,死者將會復活,讚美祂的名,祂的名字將永遠被高舉。
在邁蒙尼德時代,他的信條清單受到了哈斯代·克雷斯卡斯和約瑟夫·阿爾博的批評。阿爾博和拉瓦德認為,邁蒙尼德的原則包含太多內容,儘管這些內容是正確的,但並不是信仰的基礎
在現代,猶太教缺乏一個可以規定確切宗教教條的中央集權機構。正因為如此,基本信仰的許多不同變體都被認為屬於猶太教的範圍即便如此,所有猶太宗教運動都或多或少地基於希伯來聖經或塔木德和米德拉什等各種註釋的原則。猶太教還普遍承認上帝與族長亞伯拉罕之間的聖經盟約,以及向被認為是猶太教最偉大先知的摩西啟示的盟約的其他方面。在拉比猶太教的核心文本《密西拿》中,接受該聖約的神聖起源被認為是猶太教的一個重要方面,而那些拒絕該聖約的人將喪失他們在未來世界的份額。
古代教派
[編輯]- 法利賽為「分別出來、分離」的意思。聲稱以斯拉是第一個法利賽人。宗教上,是猶太教的保守派,前身即馬加比家族時代的哈西典人。今日猶太教均源於此派。
- 撒都該是一個深受希臘羅馬文化影響的猶太教派,乃是為新主義的黨派。在宗教上,他們趨向懷疑派,只接受律法書為正典,否認先知或古人的遺傳有什麼權威,對摩西律法,有保有自由解釋的權柄。
- 艾賽尼派是一種修道性質的隱士會社,偏向神秘主義,也為彌賽亞觀念推進教義,在新約中未提及。此首見於馬加比朝約拿坦年間,可能於亞蘭文「聖潔」而來。
影響
[編輯]根據公元2012年的統計[6],猶太教的信仰人口約有一千四百萬,佔全球總人口數的0.2%,主要分佈在北美洲(44%)與中東-北非地區(41%),其餘分佈在歐洲(10%)、拉丁美洲與加勒比地區(3%)、亞洲與太平洋地區(1-2%)、撒哈拉以南非洲(少於1%)。同為特定民族信仰的神道教約有三百到四百萬的信仰人口,錫克教則有二千三百萬[7]。相較於其他主要宗教,猶太教的信仰人口不算多,但是猶太教在宗教界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猶太教是另外兩個世界性宗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源頭,每一部介紹宗教的書籍都少不了要提到猶太教,主要是因為其影響巨大。
猶太人國家在公元79年被羅馬帝國摧毀後,一部分猶太人流落到阿拉伯半島,和阿拉伯人混居,他們的宗教與阿拉伯人宗教類似,兩族都有一位共同祖先亞伯拉罕(阿拉伯人稱其為易卜拉欣),是猶太教的教義都認同的。在古蘭經中,也有很多和猶太教內容近似的地方。最大相異點為:猶太人的祖先是亞伯拉罕的幼子以撒(新約馬太福音1:2亞伯拉罕生以撒),而阿拉伯人的祖先是長子以實瑪利(舊約創世記16:15後來夏甲給亞伯拉罕生了一個兒子;亞伯蘭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18:20至於以實瑪利,我也應允你:我必賜福給他,使他昌盛,極其繁多。他必生十二個族長;我也要使他成為大國。上帝當初這麼做是有原因的,因為祂已在創17:6應許亞伯拉罕「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國度從你而立,君王從你而出。」創世記22:17也說了「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
其他
[編輯]- 傳教:在猶太傳統中,將人有義務遵守的律法分為兩個部分,猶太人需要遵守托拉規定全部的613條律法,而非猶太人僅僅需要遵守七條律法(也被稱為挪亞七律)就可在將來的世界中有一席之地。因受到幾千年來的迫害與驅逐,猶太教主要的傳教的對象是已經不遵守猶太教規的猶太人,而並不是非猶太人,並且並不鼓勵非猶太人轉換成為猶太人。這些人可能是因為居住在沒有其他猶太人的地方而入鄉隨俗,或與外教的人結婚,或因跨宗教通婚而其中一方皈依猶太教(例如一名猶太教男性和一名天主教女性結婚後,原為天主教徒的女性選擇皈依猶太教,跟隨丈夫的信仰)。傳教者鼓勵他們重新遵守猶太習性。
- 會堂:會堂聚會在猶太人宗教生活中相當重要。猶太人在沒有第一聖殿的時候,就建立會堂。會堂的功用有:信徒聚會崇拜的地方、聖經學校、用於讀經和講解律法、禱告的地方、福利機構、平民學校、祭司和教師在此教導。[8]基督教的教堂或教會就是源自猶太會堂。
- 聖殿:歷史上在猶太人的國家生活和宗教生活佔了最重要的地位,聖城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聖殿山是國家的最高中心,現以西牆為代表。[9]
- 猶太曆:節日共有七個:逾越節/無酵節、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前五個為摩西律法規定,後兩個源自被擄回國以後。[10]
- 猶太公會:羅馬人允許猶太人掌理許多他們自己的宗教和本國的事務,因此存在很多的地方法庭。猶太最高的法庭就是大猶太議庭,甚至擁有警察權,大祭司率領超過七十位由法利賽人、撒都該人組成的法庭成員。這個議庭除了安息日和聖日之外,是每天開會的,新約的記載是以「公會」、「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眾祭司長和長老並文士」、「大祭司及官長」,或「眾首領」來稱呼,就是這個猶太的議會決定將耶穌處以死刑。
- 散居的猶太人 古代歷史上散居猶太人分為希伯來派、希臘派的猶太人。希伯來派:就是保存猶太教的宗教信仰,且使用希伯來或亞蘭語言。希臘派:吸收希臘及羅馬文化,除信仰上帝外,已完全不是猶太人,他們說希臘話,或居留地語言,隨鄰居習俗,分辨不出是猶太人。[11]
- 教育:猶太人孩童所接受最初的宗教教育就是從父母學習希伯來歷史及宗教,舊約摩西的律法和箴言都要求父母要負起這個責任。猶太男孩大約六歲時就進入地方性的猶太會堂,以舊約為教科書來學習閱讀和寫作,由拉比來擔任教職,也被教導包括聖經外的猶太傳統和複雜的宗教儀式等。[12]
和其他宗教的關係
[編輯]和基督教的關係
[編輯]猶太教與基督教最著名的差異就是對於塔納赫預言彌賽亞的看法。猶太教仍在期待彌賽亞的到來,而基督教認為耶穌就是舊約預言的彌賽亞[13]。
猶太教與基督教的經典也有所不同,猶太教的塔納赫和基督教的舊約聖經內容大致相同(有些內容因翻譯者神學觀點的不同,還有待爭議),但編排順序不同。猶太教的經典除了塔納赫外,還有記載猶太教律法、條例和傳統的塔木德,而基督教聖經除了舊約聖經外,還有記錄耶穌及他的門徒言行的新約聖經。
和伊斯蘭教的關係
[編輯]猶太教和伊斯蘭教有特殊和密切的關係,兩個宗教均自認是源自亞伯拉罕的宗教,因此也都屬於亞伯拉罕諸教。兩個宗教都是一神論的宗教,伊斯蘭教稱猶太人為有經者,這是猶太人描述自身和妥拉和其他猶太教經典之間關係的詞語[14]。而許多猶太人也認為 伊斯蘭教遵守挪亞七律,因此也是屬上帝的義人[15]。當7世紀伊斯蘭教興起,並且在阿拉伯半島擴展時,猶太人和伊斯蘭開始互動,伊斯蘭教的一些核心價值、結構及理論是源自猶太教[16][17]。伊斯蘭文化和哲學也大幅影響在伊斯蘭世界的猶太人[18]。
在很多方面上伊斯蘭教比基督教更接近猶太教,例如反對把先知神化,徹底地禁絕偶像崇拜,沒有對於供奉天使或聖人的儀式(認為基督教三位一體教義和認為耶穌是上帝違反一神教信條),並且禁食豬肉和行割禮(也有相似宰牲程序),一夫多妻制,兩者都有官方顏色(猶太教中為藍色,伊斯蘭教中為綠色)。兩種信仰都奉信天使是上帝的僕人,並有着類似的魔鬼觀念:猶太教提到撒旦,穆斯林提到阿爾·沙坦都為上帝的反對者。在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中,許多天使也有類似的名字和角色。兩種宗教都不贊成原罪的概念,並且兩種宗教傳統上都將同性戀性行為視為犯罪。
中文稱呼
[編輯]古代猶太教被稱為「一賜樂業教」,是Israel(以色列)的音譯,相傳是由金世宗完顏褎封賜[19]。而當年周圍的中國百姓出於對其宗教了解甚少而稱其為「挑筋教」,源自宰殺牛羊時,有剔除腳筋這一生活習慣(相傳猶太人祖先雅各與天使角力時,大腿扭傷,故以此習俗紀念祖宗)。
2003年時,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認為「猶太人」中的「猶」字帶貶義,提出以「尤」字取代之,以示尊重[20]。駐臺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對此舉表示感謝,同時也表示並不反對現通行的猶太人譯名。
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Knowledge Resources: Judaism. Berkley Center for Religion, Peace, and World Affairs. [2011-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7).
- ^ See, for example, Deborah Dash Moore, American Jewish Identity Politic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8, p. 303; Ewa Morawska, Insecure Prosperity: Small-Town Jews in Industrial America, 1890-1940,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p. 217; Peter Y. Medding, Values, interests and identity: Jews and politics in a changing world, Volume 11 of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Jew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 64; Ezra Mendelsohn, People of the city: Jews and the urban challenge, Volume 15 of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Jew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 55; Louis Sandy Maisel, Ira N. Forman, Donald Altschiller, Charles Walker Bassett, Jews in American politics: essays, Rowman & Littlefield, 2004, p. 158; Seymour Martin Lipset,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A Double-Edged Sword, W. W. Norton & Company, 1997, p. 169.
- ^ Jewish Population. [9 Sept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8).
- ^ World Jewish Population, 2010.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2-09. Sergio Della Pergola,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 ^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I-RTt0Q6AcYC
- ^ NW, 1615 L. St. Jews. Pew Research Center's Religion & Public Life Project. 2012-12-18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9) (美國英語).
- ^ The Big Religion Chart. ReligionFacts.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5) (英語).
- ^ 陳潤棠,《新約背景》,(台北:校園出版社,1986),179-80。
- ^ 陳潤棠,《新約背景》,(台北:校園出版社,1986),173。
- ^ 滕慕理,《新約綜覽》,陳偉明、周永新等譯(香港:宣道出版社,1976),86。
- ^ 滕慕理,《新約綜覽》,陳偉明、周永新等譯(香港:宣道出版社,1976),101-2。
- ^ Gundry, Robert Horton, A Survey of the New Testament, (Michigan: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81), 52
- ^ 犹太教的弥赛亚观及其与基督教的分歧. [2014-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Hence for example such books as People of the Book: Thirty Scholars Reflect on Their Jewish Identit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and People of the Book: Canon, Meaning, and Authori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 ^ Jewish Rabbi admits Islam is the oldest religion. YouTube. [2010-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 ^ Prager, D; Telushkin, J. Why the Jews?: The Reason for Antisemitism.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83. page 110-126.
- ^ Jewish-Muslim Relations, Past & Present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6-16., Rabbi David Rosen
- ^ The Golden Age of Arab-Jewish Coexistence, The Golden Era. The Peace FAQ. 1998-09-01 [2010-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25).
- ^ 蕭曦清,《猶太人入門》,博雅書屋,2012年11月25日:第149頁. ISBN 9789866098727
- ^ 除獸化 台灣尤太人正名創舉. Lihpao.com. 2003-05-31 [2014-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
延伸閱讀
[編輯]- Rabbi Wayne Dosick. 《猶太信仰之旅,Living Judaism》. 由劉幸枝翻譯. 台灣: 橄欖出版有限公司. 2006. ISBN 9867077040.
- 黃陵渝. 《猶太教》.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00473152.
外部連結
[編輯]- 猶太人的宗教發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Jews for Judais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猶太教10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對於猶太教的常見問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