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502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五百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五百二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五百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五百二卷目录

 医部汇考四百八十二

  痘疹门二十四

  翟良痘科类编释意治痘始终杂证与痘证当分治论 补遗 治痘始

  终看法说 痘不拘日期说 痘证传变说 补遗 出长各经见证与传变成功形色不同

  之辨 就人以断痘之轻重说 就人以定痘之治法说 三等五要说 痘有五善七恶说

   治痘总法 初热三日证治 论痘疮发热与伤寒不同 出见三日证治 调养禁忌

  又 避秽气 起胀三日证治 灌脓三日证治 收靥三日证治 结痂落痂证治

艺术典第五百二卷

医部汇考四百八十二

[编辑]

痘疹门二十四

[编辑]

《翟良痘科类编释意》

[编辑]

《治痘始终杂证与痘证当分治论》

[编辑]

痘毒感时气而发。大抵痘之顺而无证者,不必言治 法,即痘不顺而有证者,亦当与杂证、痘证各各分治。 或有痘因元气本虚,不能依期出长而脓靥者;或亦 有元气不虚,痘毒太盛,不得出长而脓靥者。继而变 证多端,种种证出,是杂证因痘证而生,当于痘中寻 治法,使痘无证而杂证自退。然亦有先杂证而后生 痘者,是痘证因杂证而生,或杂证之邪热未尽解,气 血因杂证而损耗,使痘不能出长而脓靥。或偶因风 寒暑热,秽污饮食所伤,无分痘之虚实,悉为所害,不 能起长而脓靥者,当于杂证中寻治法,杂证愈,痘自 依期而愈。如呕吐腹胀,或因痘毒内伏,出不透不起 发者,只专治痘证,使之出透起发,则毒不内伏,而呕 吐腹胀自愈。如呕吐腹胀,或饮食过多,或伤生冷,而 痘因之出不透不起发者,只专治脾胃,理其呕吐腹 胀,使呕吐腹胀先愈,痘自出透而起发矣。即此二证, 其馀可类推也。有曰“但扶元气为主,元气旺而邪气 自退,杂证当不必治”,说亦近理,但杂证因痘证而作 者犹可,若痘为杂证挠扰而不能成就者,犹乱世之 贼寇,挠扰地方,势必猖獗,不假兵革,欲以王道胜之, 能乎?况扶元气之药味,必用温热,能扶元气,亦能长 邪热也,岂可乎?痘后杂证,有馀毒未尽,而生有馀之 证,当解者;有血气因之亏损而生不足之证,当补者; 有失其调养,内伤外感而证随作者,当一一认真,各 分治法,不可专以解痘毒拘也。

《补遗》

[编辑]

“痘之为毒,皆痘之馀焰,毒之为害,皆因小儿之气血 不能收拾,痘毒尽附痘窠,从痘中化,而馀焰散布于 经络,或游移于肌肤而为害也,当相其机以理之。又 有时气毒疠,虽好痘亦因之而变为凶痘者;调养失 宜,冲犯禁忌,虽轻痘亦因之而变为重痘者,当随其 因以治之。”此痘证杂证分治之要诀也。

《治痘始终看法说》

[编辑]

发热未出时,看其两目不肿,皮肉不红,即知出痘必 轻。痘出后,看其形色,初出之像如粟状,色红而润,与 无痘处之皮色迥异。谓红者,非深红也,特淡红少异 于皮肤之不红耳。前人谓“初出血疱,血疱化为水疱, 水疱化为脓疱,所谓初出血疱者,非有大疱内含一 包血也,不过谓初出小小颗粒一点血耳,见于皮肤” 之外,有形可指,所谓疱也。以纸撚照之,内裹红色,非 水非脓,所谓“血疱”也。至于起发,则顶颗放白,根脚肥 大,以纸撚照之,内裹光莹,非血非脓,所谓“水疱”也。至 于成浆,水化为脓,色白稠脓,以纸撚照之,内裹纯白, 非血非水,所谓“脓疱”也。脓满浆老,色黄形焦,将收之 状;脓干痂结,色黑形厚,成实之象;痂落而瘢红。不赤 不黑。无凸无凹。痘功已成。最上乘者。反此则当详审 施治。

《痘不拘日期说》

[编辑]

痘,以发热三日,放标三日,起胀三日,灌脓三日,收靥 三日,共一十五日而成功者,此常数也,如此者多。然 亦有随出随胀,随胀随灌,随灌随靥,七日而成功者。 此血气壮,痘毒轻者,成功在常数之内。惟痘有为杂 证所扰,出不透治之使透,不胀治之使胀,不灌治之 使灌,不靥治之使靥,绵延多日,至十七八日而成功 者。“又有一种虚寒之痘,痘毒不甚,血气俱虚,欲胀不 能胀,欲灌不能灌,欲靥不能靥,用药疗之,补助之剂, 一时无间,缓缓调理,常至十七八日或二十日而成 功者,治之又不可太骤也。如不胀,补剂中加助胀之 药;不灌,补剂中加酿浆之药;不靥,补剂中加收敛之 药是也。”此痘毒轻,血气弱者,成功又在常数之外。可 见治痘不可拘定日数,当达迟速之变,于出齐之日, 观形察色,预知其能胀不能胀,能灌不能灌,能靥不 能靥,先期及时而治之早,若必待应胀应灌应靥之 日而始图之,则迟矣。是痘之成功不怕迟,而治法则 不可迟也。况古人云:“热三日而痘出。”今有热七日或 数日而方出者,亦有热一二日而即出者。亦有出齐 之后。当颗粒胀大。起发之时。颗粒中尚有红点。始出 而相杂者。日数岂可拘哉

《痘证传变说》

[编辑]

前辈谓“痘出自肾而传肝、传脾、传心、传肺”者,人皆疑 之,不知此乃自内传外之意,非谓胎毒独藏于肾,自 肾而传于各经也。盖痘毒在人身,蕴于五脏百骸四 肢,无处不有,感时气而发,自骨髓而达于筋。肾主乎 骨,血气壮盛,毒尽送出于筋,而不少留于骨髓,则肾 经之毒解,自筋达于肌肤;肝主乎筋,气血充足,毒尽 “送出于肌肉而不少留于筋,则肝经之毒解自肌肉 而达于血脉;脾主肌肉,血气充足,毒尽送出于血脉 而不少留于肌肉,则脾经之毒解自血脉而达于皮 毛;心主乎血,气血充足,毒尽送出于皮毛而不少留 于血脉,则心经之毒解自皮毛而达于疮窠;肺主乎 皮毛,血气充足,毒尽送出于疮窠而不少留于皮毛, 则肺经之毒解,五脏毒解,血化为脓,毒从脓化,将结 痂,痂落而成功矣。若出于筋而少留于骨髓,则浑身 壮热,口干闷乱;出于肌肉而少留于筋,则搐搦牵掣, 紫黑潮热;出于血脉而少留于肌肉,则发痈而在四 肢”;“出于皮毛而少留于血脉,则痘不圆肥;出于疮窠 而少留于皮毛,则痂”落迟而多痳瘢。此自肾经递传 而至于肺之说也。当随经察证。随证用药。始不悮矣。

《补遗》

[编辑]

古人陈氏者云:“痘以太阴脾肺二经为主,肺宜温而 脾宜燥。”万氏云:“痘疮始终以脾胃为主,胃当养而脾 当补。”马氏云:“痘以少阴心经为主,火不可太清,而血 不可太寒。”三说虽不一,其实皆是也。盖脾为孤脏,能 灌四傍,则四脏咸赖一脏以养之。况脾属土而主肌 肉,若能化水谷,成津液,灌溉诸经,令肌肉不枯,气血 得其助,痘何难成功?但寒土不能生物,必阳气熏蒸 于下,而后能发育也。如万物之根在土,而冬月何不 生乎,以真阳之气息也。可见脾受水糓,化生津液,亦 必藉真火始能成腐化之功,所以谓火能生土,火乃 土之母也。然心为君火,能役相火,又主乎血脉,若心 火不息,血不寒凝,自能与脾之津液相为流通,痘自 红润而鲜艳,所以谓血主濡之,气主呴之。气无血不 走,血无气不行,气乃血之帅也,气行血亦行。然肺统 一身之气,又主乎皮毛,若肺气充盈,自能与心之血 脉相为周运,痘自尖圆而肥润,是血气充足,交会于 前,脾生津液,助养于后,痘之成功,三脏缺一不可。至 于肾经,古人谓“惟肾证为恶候”,诚是也。痘疮自内达 外,肾乃最深之处,若有留毒而不外传者,则死于出 见之日矣,救何能及也。若肝经则无成痘之功,何也? 肝者火之母,若心火不足,邪火猖炽,肝邪移于脾,则 木克土,木反胜金,则火克肺,所以古人谓肝经有泻 而无补也。盖有泻而无补者,是不补其气也。若痘后 目病,“肝血虚而火盛者,清之后则当补矣。”此一段论, 与上论宜合会参看。上是言痘之传变,此是言痘之 成功,后学不可不知。

出长各经见证与传变成功形色不同之辨

[编辑]

与上看“痘法” 条参看。

痘虽自内达外,而布四体,其根实由于五脏。如“肝主 泪而为水泡,肺主涕而作脓囊,心则斑而且赤,脾则 疹而又黄,肾乃封藏之本,变则黑陷之象。”此论发热 出见时形证,若初出小小颗粒一点血也。血化为水, 水化为脓,脓成而毒解,此自然之序也。与随脏见证, 如肝主泪而为水泡。云云者不同。“若初出之时,半是 水泡,或才起发便有带浆者,或未成脓即有干收者”, 火性躁急,失其自然之序矣。遇此等证候,不可忽也, 有性命之关矣。

《就人以断痘之轻重说》

[编辑]

以痘毒之浅深定轻重,以痘证之虚实寒热定治法, 此其常也。若人形体壮健,精神快爽,言笑不苟,出痘 时又安静如常,痘虽重亦可以轻断之。“如人头大而 项小,足小而身重,喜笑出于无因,精神短少,出痘时 大异平常,且不安静,痘虽轻亦可以重断之。”“此验过 者,治痘者不可不知。”

《就人以定痘之治法说》

[编辑]

看痘施治,当先看其人。其人或贫贱家儿,或富贵家 儿。儿之禀赋厚薄,肌肤老嫩,气血虚实,声音清浊,生 于某处地方所受之燥湿,所食之浓淡,先知其人,而 后看其痘。如贫贱家多历辛勤风寒水湿之苦,更无 厚味伤脾,有证便能抵当,古人所谓“百炼成刚”,此类 是也。富贵家煖衣厚味,少见风日,脾胃薄弱,不耐劳 苦风霜,古人所谓阴草怕旭日,此类是也。富贵衣食 居处所养成之儿,即就富贵以调理之;贫贱衣食居 处所养成之儿,即就贫贱以调理之。《语》云:“贵贱分二 等,贫富不同治。”此之谓也。至于儿之禀赋,厚者多宜 攻,薄者多宜补;肌肤老者多宜开发,嫩者多宜温养 声音清者当守,浊者当清,气血弱者当补元气,实者 当解痘毒。南方风气柔弱,地湿洼下,饮食多嫩软,以 此养成之形体,自当依此以调理调理,自不可同于 北方也。北方风气刚劲,地高风燥,饮食多强硬,以此养成之形体,自当依此以调理调理,自不可同于南 方也。有平日谷食多,肉食少,养成之气血形体者,生 痘自当禁忌羊肉、猪肉、牛肉、鸡肉、鱼腥等物,以此等 物能动风助火也。所以谓“能禁忌则重者变轻,不能 禁忌则轻者变重。”倘平日谷食少,肉食多,如羊肉、猪 肉、牛肉、鸡肉、鱼腥等物养成之气血形体者,则脾胃 亦是此等之物以养成矣。生痘始终以脾胃为主,藉 脾胃饮食之滋润以成功,若遽禁其平日所食之物, 是绝其脾胃生生之气。痘何所藉以成功乎。是又不 可以常法拘者。治痘者不可不知。

《三等五要说》

[编辑]

痘有三等:“顺、险、逆。顺者气血充和,痘毒宣畅,不必施 治;险者气血不舒,痘毒壅遏,或杂证搅扰,当急急施 治;逆者痘毒凝结,气血不活,治之无功。”有五要:一要 出欲尽,二要起发透,三要脓稠满,四要收靥齐,五要 结痂厚。五者缺一,不能成功,非要乎。

《痘有五善七恶说》

[编辑]

饮食如常,一善也;大小便调,二善也;疮红活坚实,三 善也;脉静身凉,手足温煖,四善也;声音清亮,动止安 静,五善也。五善不能全得,得一二亦自清吉。七恶:烦 躁、闷乱、谵妄、恍惚,一恶也;呕请帮助识别此字。泄利,饮食不能,二恶 也;焦枯黑陷,痒塌破烂,三恶也;头面预肿,鼻塞目闭, 唇裂,四恶也;喉舌溃烂,食入即啘,水入则呛,五恶也; 寒战咬牙,声哑色黯,六恶也;腹胀喘促,四肢逆冷,七 恶也。七恶不必皆有,但见一证,亦不可为。七恶之外, 又有浑身血泡,心腹刺痛,陷伏不出,便溺皆血,寻衣 撮空者,是又卒死之证也。

《治痘总法》

[编辑]

“治痘疮,原无奇法,大约先视其人之气血强弱,痘毒 之浅深,时气之寒燠,自发热之初,见点之时,即当观 形察色,思及何如起发,何如灌浆,何如收靥”,一动手 用药,就便顾首尾,慎其初以善其后,然后次第调理, 分其表里虚实寒热。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温之, 热者清之。无过温,无过清,不妄泻,不妄补,要在使其 正气不损而气血盛,邪气不留而痘毒解,痘或有不 必用药者,或有宜轻剂者,宜重剂者,细心详审,各各 分别,斟酌施治,斯可收万全之功矣。如痘发热之后, 作三四次出,有大有小,有先有后,起发亦作三四次, 先出者先起,后出者后起,大者自大,小者自小,大小 次第而起,待至养浆,则先起者先作“浆,后起者后作 浆,大小亦如之。”磊落分明,不相粘连,色极红润,不带 火色者,顺也,不必用药。若时医射利,以为不用药无 以见功,欲妄投其剂,幸邀天功。不知治痘惟有补泻 二法。痘证既顺,则无邪正之偏,补则助其火邪,泻则 损其正气。痘无证,药之而反生其证也,何能成功,徒 杀人耳。若险证则宜急治,治之不急,则险证变而为 逆证者有之。时医用药,恐证变不已,归罪于药,惮而 不用,坐视险者,变而为逆,全不顾也,心何忍乎?是又 以不用药而杀人也。至于逆证,弃而不救,恐费其调 治,不能成功,徒招谤也。虽然,岂医者活人之心哉?当 察其色脉,于不治之中,寻其生机,定一治法。然亦有 不坏事者。予曾见同道治孙姓者,一女年七岁,出痘 则犯逆证。“形如蚊迹,不成颗粒,一逆也;腰痛腹又痛, 二逆也;昏睡谵语,三逆也;干呕,四逆也。惟色脉无恙, 可生之机也。”随定一方,用保元汤以补其中气,加羌 活、防风、荆芥、柴胡以为发散表邪之用,木香、山樝以 为驱逐里邪之用,调辰砂末以为解毒之用。连进三 剂。证变而成功矣。逆证岂可尽弃哉。今不论险逆。一 一定方于后。

《初热三日证治》

[编辑]

痘必发热而后出者,何也?盖天地之育万物,虽赖土 以生息,而土不得阳气熏蒸于下,安能发生万物?人 身一小天地也,痘之管纽在脾,脾属中土,若非火蒸 透膈,则痘毒安能震动而发泄?师曰:五谷不逢热不 结,痘疮不热透不彻,所以痘疮之毒蕴伏五脏,欲出 则必熏蒸而发热,是以《书》云:“热蒸三日而斑生。”盖痘 本火毒,待热而发,热微则毒微,热甚则毒甚,而痘之 稀密轻重系焉。虽然,亦有热甚而毒不甚者,如热甚 不烦不渴,大小便如常,精神清爽,此热在表,其里无 邪,毒火发越,痘易出而易成功也。亦有热微而毒不 微者,热虽微而烦躁不安,大小便难,昏昏喜睡,毒火 内蕴,不得发越,表热虽微,内热则甚,毒火郁遏之极, 痘必出不快而难成功也。热微毒微,热甚毒甚,此言 其常也。热微毒不微,热甚毒不甚,又是其变也。治痘 者,正当于此有斟酌矣。前人有云:“当发散清解,使邪 热尽退。痘出之形,不带火色,一失其治,痘带火色而 出,则红必变赤,赤必变紫,紫必变黑,救无及矣。”有云 “外感厉气,内有所伤”,与痘毒合并而发热者,当清解 之。若痘毒之正热,其毒禀于胎元。伏于五脏。深藏久 蓄。一旦触发倏然忽然之顷,其势猛锐勃勃欲出。断 不可遏阻。其势必藉气血载毒出外。痘出而热自退或热退而痘即出。若必如管。请帮助识别此字。立论首以“解毒令热 尽退”为说,纯用凉药,则气血滞凝,不能载毒外出,毒 将内攻而告变矣,奚可哉?庸医相习,以讹传讹,俱用 寒凉清解,自以为对证之妙剂,以致毒不得外出,返 而内攻者多矣。今领前人之论,不敢执定不用清解, 以不用药而悮事,亦不敢执定纯用清凉,又以用药 而害事。因病用药,随证定方,一一如左。

《论痘疮发热与伤寒不同》

[编辑]

风寒之证,邪自外入,阳气拂郁而发热,患者恶寒,怕 露头面,且只见一经《形证》痘疮之证,毒自内出,阳气 熏蒸而发热,患者恶热,喜露头面。且五脏之证俱见。 “呵欠烦闷,肝证也;乍凉乍热,手足冷多睡,脾证也;面 燥腮赤,咳嗽嚏喷,肺证也;惊悸,心证也;骩凉耳凉,肾 之平证也。”再观心窝有红色,耳后有红筋赤缕,或身 热手指皆热,惟中指独冷,男左女右,乃知是痘证也。 初发热身热和缓,时热时退,神清气爽,饮食二便如 常,无杂证者,吐泻不甚而随止者,发惊搐后即见痘 影者,自汗而汗不大者,此荣卫气和,腠理疏通,不必 施治。

一、发热至收靥,始终宜服“三豆汤,渴者更宜。”

一、初发热,增寒壮热,头痛咳嗽,鼻流清涕者,多由于 外感,不可骤发散也。当视儿强弱以调治之。如儿体 气壮盛者,用升麻葛根汤加桔梗三分,苏叶五分、小 川芎四分,山樝肉八分,牛蒡子五分,生姜三片,水一 锺,煎五分,热服取汗。体素怯弱者,用参苏饮去木香、 枳壳,加牛蒡子炒四分,山樝肉六分,微汗之。然不可 令汗出太多。发虚其表。后难起胀收靥也。如汗后身 热不退。且勿峻攻。姑稍待之。其或烦闷躁渴而妄语 者。败毒和中散清之。腹痛大便秘者。加酒炒大黄微 利之。

一,身热至二三日之后,痘欲出不出,或烦闷惊搐,狂 言乱语,切不可惊惶失措,须详审虚实寒热而治之。 要知此等证,皆由毒气在内,不得宣发于外而作。然 毒气不得宣发之证,又不一样而有三等,最宜精详, 观形察色,审声问证,又参之以脉,并用纸撚照法,然 后可以辨别。察其痘影红紫,面赤唇紫,声音不亮,口 “气粗,手足热,脉洪数,此毒气壅盛于内,不能骤发于 外,而惊搐狂躁者,宜用清解散以宣之。或痘影形色 同前,但声重鼻塞鼻涕,脉浮数不同”,此内毒本盛,外 为风寒所束,郁滞不得出,而惊搐狂躁者,宜用苏解 散以发之。察其痘影,澹澹在皮下,不见红活,唇澹面 白,或带青,脉又迟缓,此血气虚弱,不能送毒外出,而 惊搐狂躁者,宜用温中益气汤以托之。三者分别明 白,而后用药。当一剂之后,痘出而惊定矣。昔人谓“痘 未出而惊搐为顺”,是在一二日间也。若至二三日,则 不可忽矣。

一幼儿欲出痘,发热至二三日,全无痘点形影,忽然 而发惊搐,状与急惊风一样者,此亦毒气壅遏,不能 宣发所致,宜用清解散以宣之。若时医不知是痘证, 悮作急惊风施治,或单以寒冷投之,以驱痰峻药下 之,其儿必死。何者?阻遏其毒,使不得外出而内攻也。 故未出痘之小儿,若遇此等证,即当惊疑,恐是痘也。 一发热虽轻,至三、四日而怠倦嗜卧,不思饮食,所出 之痘,影影淡白,点颗不明,此非痘毒轻少,亦是血气 虚弱,送毒不出也,宜用温中益气汤以托之。甚者必 连服三四剂,痘始出齐,其痘必多。若因其安静,袖手 玩视,而不急托痘出外,延至五、六日后,毒气内攻,须 臾告变,不可救疗,诚足畏也。昔人“热轻痘轻之说。可 尽凭乎。而六日以前。痘未出齐。勿用温补之说。可尽 拘乎。

一发热至数日而痘不出,此时进退两难,欲大发之, 惧其本稀而成斑烂,不发之又无以出其毒,当始以 药微发之。微发不出则加药,加药不出则大发之。大 发之后,所出不多,即是痘本稀,不可再发也。微发用 “升麻葛根汤,大发用惺惺散加防风、小川芎、薄荷各 五分。”加药者,本方多加分两,非谓于本方之外加辛 热而大发也。

一、初热便妄,有所见闻,妄言如见鬼状,此皆毒气内 攻,心神不清,以致最为恶候,宜导赤散加连𧄍、黄芩、 犀角、木通、琥珀抱龙丸。惟大便秘结者,或用牛黄清 心丸,或粉红丸,用药后病已者可治。

一发热失血。口鼻出者。用童便磨犀角服。小便溺血 者。不救。

馀有诸证,俱载在《杂证类》中。

《出见三日证治》

[编辑]

出见者,痘出而见其形也,形见而色亦见焉,形色既 见,则吉凶攸分,治痘者心有明鉴,又具慧眼,观形察 色,详细分别,则起胀灌脓之证可逆睹矣。要在预相 其机而图之,早若因循失治,临证便难措手。如起胀 之机,非必于起胀时而后议也,正当于出见时,预知 其能起胀不能起胀而先理之。盖热退而痘出,初出之像如粟状,色红而润泽,与无痘处之皮色迥异。谓 红者,非深红也,特淡红少异于皮肤之不红耳。自血 肉而达于皮肤,其根甚深,“三四次出尽,先一次出者, 其时稍待则形尖,其体大于二次出者,二次出者,其 时稍待则形尖,其体大于三次出者,三次大于四次 者,大小不一,磊落分明。”观其形,则知其后日之能起 不能起;察其色,则知其后日之能灌不能灌,此治痘 之第一节要也。生痘家亦自此以后,当谨慎调养,注 意避忌。

《调养禁忌》

[编辑]

自出痘至收靥,房中常宜烧辟秽香,加茵陈、大枣。见 形后宜用葫荽酒,即以此喷床壁,卧席下铺些葫荽 亦妙。

痘疮既出,内脏空虚,热气一蒸,毛孔俱开。自此以后, 常避风寒,调饮食衣服,勿令其过煖,勿令其过寒,虽 天气暄热时,亦勿令其赤体,或单衣当风取凉,虽天 气严冷时,亦勿令其重绵叠褥,使热气壅遏。饮食勿 过饱,勿过饥,勿食生冷,勿饮凉水,及一切鸡肉、猪肉、 牛肉、羊肉、鱼腥,并荔枝、枣、柿、糖、蜜、酒、葱、蒜与酢。盖以 鸡肉动风,猪肉生痰,羊肉助热,鱼腥助火,牛肉黑瘢 之故也。荔枝酒又能发痒,枣、柿、糖、蜜,其味甘甜,引痘 入眼,酢酸损齿,葱、蒜泄气,所以悉宜忌之。

[编辑]

生人往来,厉声高语,对梳头,对搔痒,勿扫地,勿轻移 器物,勿僧道巫师入房。

《避秽气》

[编辑]

妇人经脉气,房中淫液气腋下狐臭气“《行远劳汗》气, 沟粪浊恶气,诸疮腥臭气,硫黄蚊烟气吹灭灯烛气 误烧头发气,柴烟鱼骨气,葱蒜韭薤气煎炒油烟气 醉酒荤腥气,麝香臊秽气。”

以上三段,自“出痘” 至收靥,悉宜遵之。

一、痘初出,有夹斑而出者;有夹红赤点而无颗粒,随 出而随没者;又有夹丹而出,红赤成片,如云头而突 起者;有夹沙者;有小小点粒聚于痘顶之上,谓之“罩 顶沙”者。此皆毒火浮游,散漫于皮肤之间也。遇此不 必惊惶,但用黑参升麻汤三二剂,散其游火,斑丹自 退。有夹痳疹而出者,亦用黑参升麻汤加酒炒黄芩、 桔梗各六分,令其痳疹先退,痘疮亦自起发矣。 一、痘初出,口鼻两旁、人中、上下、腮耳,年寿之间,先见 二三点,淡红而润泽,然后挨次而出,三四次出尽,皮 厚坚硬,以手摸之碍手,又无三五相连者,不必施治。 一、痘初出太阳太阴,额角发际天庭方广之处,先见 四五点,热尚未退,带火而出者,难治。

一、出痘之时,其人精神爽健,气色光彩,年寿明润,印 堂黄亮,无论痘出之稀密,必无变证,不必施治。若其 人精神倦怠,气色昏黯,痘出虽稀,当时时详察,防有 变证,有证当急急施治,迁延怠缓,证势已成,则难救 矣。

一、痘热三四日或四五日而始出,所出之痘形坚实 而皮厚,色明润而鲜艳,不必施治。若热一日或半日, 即一齐涌出,所出之痘头焦带黑色皮薄,当急急施 治。头焦黑者,用凉血化毒饮。若热未退,加防风、荆芥 各三分,柴胡七分,去连、𧄍、桔梗;色白皮薄者,固阳散 火汤去荆芥穗、生地,加茯苓、白术各五分。

一、痘初出,以纸撚照之,其皮中历历可指,皮中有小 小颗粒甚多,若有勃勃欲出之势,已出者色又红润, 即身热亦不必服药,恐是夹疹夹沙证也。若皮中颗 粒虽不甚多,色红不至于紫,而地界不分,身热未退 者,用九味神功散加柴胡六分、蝉蜕五个主之。 一、痘出而热不退,是毒盛而人之气血又盛,所以能 逐毒外出。痘红紫而不分地界者,当急退其热,若热 不急退,血气被其煎熬,痘必变为焦枯之证,后至黑 陷者有之,宜用清地退火汤。

一、痘隐伏皮肤,出现不快,及出而复隐与不起发者, 用神功散调紫草茸末服之。其紫草茸分两之多少, 随儿大小证之轻重酌用。如无此药,用猪尾膏亦可。 又有南金散,特治痘已出而复隐,势至危者。

一、痘疮之出,自“有常期,若过期应出不出,出不快者, 各有所因,病证不同,当详察明辨。”如鼻塞声重,欬嗽 头痛,四肢拘急,常喜盖覆而恶风寒,出不快者,风寒 闭之也。当分人之壮弱,各施其治。或其人血气壮盛, 皮厚肉密,毒气难于发越,恃其体厚,不避风寒,一旦 为风寒所袭而出不快,用双解散去石膏、桂枝、滑石, 加紫草八分。大便不秘,并大黄亦去而不用。或其人 形体怯弱,风寒易感,以致腠理闭密,气血凝滞而出 不快,宜“惺惺散”去细莘,加小川芎、防风、荆芥、薄荷各 五分。或其人气血怯弱,不能载毒出外,痘色淡白,饮 食减少,身凉手足冷,小便清,大便滑而出不快,宜用 温中益气汤。大便自利不止,用豆蔻丸。

一痘因邪秽所触,陷伏而出不快者,用平和汤,外用 辟秽香加乳香、芫荽烧之一痘正出时,忽作风状,眼直视,牙关紧者,此调护不 谨而为风寒所袭也,且勿轻用驱风峻剂,宜用姜附 汤取微汗即愈。

一、痘出三日之后,则当尽出于外,而无稍留于中,以 纸撚照之,皮肤内无隐伏之红点,脚心手心俱有痘, 则出齐矣。出齐之时,身体微温,不热不寒,即微热亦 无妨。惟大热痘稠密红紫干枯者,宜“调元化毒汤去 参、芪主之。”痘不红紫干枯,色光润者,不必施治。

馀有诸证,载在《杂证类》中。

《起胀三日证治》

[编辑]

起胀者,痘勃勃欲长,有起发之势,颗粒尖圆而胀大 也。先出者先起,后出者后起,大小不一,痘肥胀一分, 则胎毒发出一分,痘尽肥胀,则毒亦尽出矣。当此之 时,其根脚当涌起红色,又加锯齿,其颗粒当放白光 莹,又不凝滞,是气血交会,气升血附,具后日行浆灌 浆之基,如《悟真篇》所云:“初开绿叶阳先畅,次发红花” 阴后随也。若有不然者,是又其变也。治痘者于此时 观形察色,则后日浆之能灌与不能灌,能足与不能 足,可以逆睹矣,当预相其机而图之,蚤若于此失治, 必待浆之不能灌不能足之时而始图之,则无及矣。 况痘疮一证,有脓则生,无脓则死,脓足则易靥,脓不 足则倒靥。诸证将种种百变迭出,是相机酿浆起胀 之日。又痘家极紧要时也。今随证用药。一一定方于 左。

一、痘出齐之后,先出者先起,后出者后起,颗粒尖圆 光泽,根脚红绽肥胖,其人饮食如常,二便如常,神清 气爽而无他证者,不必施治,但节饮食,避风寒,防秽 气而已。

一痘灰白顶陷,皮软不厚根盘,血散不聚,光白不荣, 此血气两不足之证,宜用“保元汤”加丁香、当归、川芎 主之。

一、痘顶长大尖圆,而根脚之血不聚,色不红活者,此 气至而血不荣也,宜用“当归活血汤”加陈皮三分主 之。

一痘顶不尖圆肥满,色虽红润而形平陷皮薄者,此 血至而气不充也,宜用四君子汤加黄芪、官桂、川芎 主之。

一、起发时,浮囊虚起,壳中无水者,此气不依血,血不 附气,其变为痒塌、为痈肿,宜用十全大补汤去白术, 加大力子、连𧄍、防风、烧人粪主之。 一、痘疮起发尖圆为贵,如四围起中心平陷者,此有 二种,有血化成水,四围高起,中心略低凹者,俗呼为 “茱萸痘”,此中气不足,发未透彻故耳。能食者,至养浆 之时,尽充满而起矣,不必施治。不能食者,宜扶中气, 人参白术散主之。有四围沸起,中心落陷无水,犹是 死肉,其形如钱者,急宜攻之。若稍迟缓,渐变黑点,不 可为矣,此名“鬼痘”,宜用九味顺气散加山樝肉、穿山 甲末主之,外用胭脂涂法。

一、痘疮起发,有中心凸起,四围干平无水者,或里红 外黑者,此由平日感受风寒,皮肤坚厚,以致痘毒郁 而不散,用桂枝葛根汤或十宣散,外用水杨汤浴之。 一、痘疮起发,贵于颗粒分明,如彼此相串,皮肿肉浮, 或本痘四傍旋出小痘,攒聚胖胀,渐成一块,此候最 重,宜用快斑汤加烧人粪服之。

一、痘疮遍身起发,惟四肢不起。盖痘疮起发贵透四 肢,不起发,发之不透,后日手足必生痈毒。而四肢之 所以不起发者,皆由于脾之虚弱。脾主四肢,脾既虚 则不能行其津液,灌溉四肢,所以发迟。宜用黄芪建 中汤加防风主之。

若手足痘疮,多发水泡者,又肝木乘脾土也。当先泻 其肝,用羌活汤加柴胡主之,“后补其脾,用人参白术 散去葛根加桂主之。”

一、痘疮起发时,痘以渐长,头面以渐肿大,是内毒外 达之机,痘又磊落红活,光壮肥泽,待脓成收靥而肿 渐消,此常候也。“有痘长而头面不肿者,是痘稀毒微 上等痘也。有头面肿而目闭者,痘密毒深者也。有头 面肿而目不闭者,痘稀而毒浅者也”,皆不必虑,亦待 疮熟肿消而目自开矣。若疮未成熟,肿消目开者,此 陷伏也,宜急用人牙散。若痘未起而头面先肿,皮光 色艳如瓠瓜之状者,此恶毒之气上冲头面,最恶候 也,方书所谓难治肉肿疮不肿,当于初肿之时,急用 羌活救苦汤多服方妙。

一、痘正当起胀时,有头面连目预肿胀而痘不胀者, 此血气虚弱,不能拘摄其毒以成脓,故其毒散漫于 肉分而发肿,皮色未至光艳如瓠瓜之状者,宜急用 药大补气血,以收摄其毒,则痘自起胀灌脓,而肉肿 自消矣,以参归大补汤主之。

一、痘疮正起发时,而口唇痘疮先熟,内带黄浆,名为 “鹅口之痘”,此最恶之候。待诸痘成浆,则此痘已靥,唇 皮揭脱,渐变呕呛,不可救矣,此毒发于脾经证也,宜 急用泻黄散主之一、痘疮起发时,有一处焦枯不起,周围有柿饼大,或 大于柿饼,其根下皮肉以银针按而摇之,亦不甚活 动,此毒气留伏,壅遏结滞而不发越。若怠忽而不急 治,将传变不已,周身之痘,变而成陷伏之证者有之, 即不然,后日必为痈毒。宜用“胭脂涂”法,令热涂之,以 皮肉活动,痘不焦枯为期方妙。

一、痘疮起发,其形色光壮红活肥润为佳,发时有变 黑者,最为恶候,其证逆时,医多弃而不救,不知黑痘 之证亦不一种,有可救者,有不可救者,当分别急疗, 认证的确,用药对证,权变施治,不可以常法拘也。若 因循失治,以致传变,不可救者多矣。治此证者,亦有 数法,一一列之于后。

一、起发时痘有一二枚变黑,摸之则痛者,此痘疔也。 宜急用胭脂涂法,频频涂之,或用四圣散,胭脂水调, 以银针拨开疮头涂之,或用四圣膏封之。

一、起发时,其痘渐渐变黑,已延蔓一身,未至干枯塌 陷者,此天行疫疠之气所致,正所谓“火发而熏昧”者 也,宜用加味保元汤主之。连用十剂,多亦可,或加分 两而用重剂亦可。

一、起发时痘有数个干黑,根脚坚硬者,宜亟以胭脂 汁调“四圣散”,以银针拨开痘顶,入药于其中,片时则 当起发红活矣。若仍前皮肉不活,根脚不肿,则不可 救。

一、痘虽有数个变黑,而四围有水,惟中心黑陷者,只 用胭脂涂法,频频涂之,直待转红起胖而止。若遍身 如此者,亟用加味保元汤加烧人粪调服。若起发有 水,顶平而黑者,宜用凉血解毒汤去灯心加牛蒡子 调烧人粪服,外用胭脂涂法涂之。若大便不通者,内 用通幽散去升麻加紫草;觉烦躁而里急,加酒炒大 黄,外用胆导法,或猪胞导法。若泄泻者,用保元汤加 木香、官桂主之。

一、痘疮有陷伏之证,伏者在内而不出也,陷者自外 而复入也。痘疮变黑陷伏者,有四证,当分治之: 一则感风寒,肌窍闭塞,血凝而不行,必身痛,四肢微 厥,痘疮不长,此为倒伏也,宜温肌发散,用桂枝葛根 汤加麻黄、蝉蜕主之,外用水杨汤浴法。

二则毒气太盛,内外蒸烁,毒复入里,必烦躁气喘,妄 言如见鬼神,渴而腹胀,此为倒陷伏也。大便不闭而 小便闭者,用连𧄍汤。小便不闭而大便闭者,牛李膏。 二便俱闭者,通关散主之,外以水杨汤浴之。

三则内虚而不能使阳气以副荣卫者,出而复没。斑 点之色,或白或黑,其人必不能乳食,大便自利,或呕 或厥,谓之陷伏也,宜用保元汤加丁香、官桂,陈氏木 香散、异功散,皆可选用,外用胡荽酒喷之。或下之后, 毒气入里而黑陷者,先以理中汤温养其里,后以桂 枝葛根汤疏解其表,不出加麻黄。

四则被房室等杂秽恶气冲触而黑陷者,内服紫草 饮子,外用茵陈熏法。

又有一等陷伏之证,毒气太盛,煎熬气血,气血不能 送毒出于外,已出之痘,又反复入于里者,是毒气壅 遏,非若外感风寒,内虚吐利,杂气触犯者之比。当审 其大小便,若闭而腹胀烦躁者,则下之;独小便闭者, 则利小便。倘毒解而自利者,以泻脓血为顺,水谷为 逆,不必用药,毒虽入里,皆可从泻而出也。泻止而枯 黑不起者,内用无价散以解在里之邪,外用水杨汤 以解其表,使毒气得出,皆良法也。善医者,可发则发, 可下则下,可利则利,或解表,或解里,随机应变,不拘 常法,庶不悮人性命也。 一痘起发时,而有水泡最为恶候,虽与黑陷疔痘不 同,而其能为大害则一也,当分别而急治。所谓水疱 者,与初出血“疱、血化而为水疱”之疱,其名虽一而其 实则不同也。所谓初出血疱者,非有大疱而内含一 包血也,不过小小颗粒见于皮肤之外,有形可指,所 谓疱也。以纸撚照之,内裹红色鲜艳,非水非脓,所谓 血也。至于起发,则颗粒尖圆,根脚肥胖,以纸撚照之, 内裹红白光莹,非血非脓,所谓水疱也。今之所谓“水 疱”者,形大皮薄,内含一包清水是也。是毒气壅遏,留 伏于内,热气冲突,毛孔开张,驱逐津液而先行也。稍 缓其治,则痒塌而死。若遇此等水疱,或有几枚,即当 以银针刺其根窠,令出紫血,以胡荽酒调官粉涂之。 后若脓清欲陷,即以《小湿》湿虫三四个,水研三四茶 匙,澄清服之。

若起水疱而兼泻泄者,宜用保元汤加白术、茯苓、肉 豆蔻以止其泻,用“十全大补汤”去熟地加白术、官桂, 以助脓而成功。若渴,仍用保元汤加麦冬、五味子主 之。

若遍身水疱,犹如水痘,皮厚肉坚,而色苍蜡者,宜四 君子汤加黄芪、防风、牛蒡子主之。皮白色娇者,不可 救。

一痘,至起发一二日之后,顶尖圆而根脚阔大,根脚 四围之血甚艳,见于本部之外,以纸撚照之,窠内有浑浑浆水,是浆行而欲成脓之兆。到灌脓之日,四围 之血必尽归附颗粒之中,其脓亦必稠密而白,根脚 独留一血线围绕,宛然一珍珠,而坐于胭脂之上也。 痘有稠密者,血色红艳,就连皮肉俱红,而颗粒独白, 到成脓之日,亦必若前痘之状也,皆不必虑。惟根脚 横开,顶皮亦起,而根脚之血不艳,以纸撚照之,内有 影,影之浆水又不充畅,是气血不交会,后必不能灌 脓者也,当用“九味神功散”,顶平者加穿山甲末主之, 或用猪尾膏亦可。

馀有诸证,载在《杂证类》中。

《灌脓三日证治》

[编辑]

脓者,血之变也,血化为脓,毒从脓化,痘疮至此,渐成 实矣。然成实之状,又自不同,有浆行、浆足、浆老之异。 浆行者,气血交会,气盈血附,其毒自化。根脚之红色, 起发时如锯齿之状者,又变而为如红绒花蕊之状, 鲜艳可爱。痘之根底周围皆血,不淡不散,此血上潮 则浆行,上潮五分则浆至五分,上潮八分则浆至八 分,上潮十分,则浆至十分,而脓足矣。脓足之后,色白 肥满,血归根底,其血紧紧敛附于根下,周围成一红 圈,而无外布之势,宛然一颗珍珠出于胭脂上也。然 痘又不能一齐而皆如此,必先起者先灌,后起者后 灌。如先起者至五分,则后起者而浆行。先起者至八 分,则后起者至五分。先起者至十分,则后起者至八 分,亦如起胀之三四次而灌足,脓足而根脚红活,则 先灌者当变而为黄润之浆,其色苍蜡而浆老矣。后 起者亦挨次而如之,则顺也。有不顺者,因证调治,一 一立法,开列于后。

一、痘色淡白,疱不尖圆,根无晕红者,气虚而血缩者 也,必不成脓,宜用参归鹿茸汤,或“千金内托散”主之。 一、痘色红紫干枯,或带黑焦者,毒炽而血凝者也,必 不成脓,宜用清毒活血汤主之。

一痘至灌脓起胀,光泽可观,以手摸之,皮软而皱,毒 虽化而浆未满,或中间犹有未成浆者,是气血虚寒 而不能振作者,急用保元汤加当归、川芎、官桂、穿山 甲末,乳酒以助其浆。

一、痘顶陷无脓,服内托药而暂起,转时而又陷者,宜 用内托散,依后方加减用之。

一、痘虽有浆色灰白而不满足,欲成倒塌,皮薄易破 者,宜保元汤加当归、川芎、升麻,加鹿茸,酒调服。 一、痘色红紫而脓不满足,欲成干枯黑陷者,宜用当 归活血散主之。

一、痘当作脓之时,犹是空壳,此气载毒行,血不附气, 毒蕴于血也。血既不至,则毒犹伏于血中而不出,宜 用内托散加蝉退,倍加参、芪、芎、归,以人乳、好酒各半 盏,入药温服。

一痘灌脓时,或有浆而清薄,或已成水,清淡灰白不 能作浆,此气血俱虚所有之水,乃初时一点血气解 而为水,非自内潮出之水,宜用十全大补汤主之。鸡 冠血酒亦可用,用三五年以上大雄鸡,先将好酒一 杯顿温,次刺鸡冠血滴入和匀,仍顿温服之,虽躁痛 一时亦无妨。

一、痘“正当作脓之时,却不作脓者,亦与不起发而黑 陷者,分四证同论。”

外感风寒,肌肤闭塞,血凝不行,而不作脓者,宜温散, 用桂枝葛根汤,加防风、白芷。

毒气大盛,内外蒸烁,气血被其煎熬而不作脓。小便 闭者,用连𧄍汤。大便闭者,牛李膏。二便俱闭者,通关 散主之。

内虚而不能使阳气以副荣卫,其人必不能乳食,大 便利,或呕或厥,而不作脓者,用保元汤加丁香、官桂, 陈氏木香散、异功散,皆可选用。

有被房室等杂秽恶之气触犯而不作脓者,内服紫 草饮子,外用茵陈熏法。若烦躁昏闷者,龙脑膏主之。 一、痘破成坑者,此内陷也,急用白龙散敷罨其疮,内 服内托散。

一痘灌脓时,有发白泡如弹大者,宜用“保元汤”加白 术、茯苓主之。

一、痘疮灌脓,各处饱满,惟手足不饱满,或灰白色,或 清淡水,或虚馁平塌,此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也,宜用 快斑越脾汤主之。

一、痘疮作脓之时,咯唾痰涎,稠黏浓结,或有脓血夹 杂者,咽喉不利,饮食亦少,此肺受火邪,津液不足,所 以痰涎稠黏,脓结喉舌牙床之间,疮溃血出,所以脓 血夹杂,宜用甘桔汤加牛蒡子、天花粉、连𧄍主之,不 可妄用太凉之剂。

一、痘疮作脓时,脓尚未成而溃烂,此名“斑烂。”斑烂之 由,由于不当发散而悮,发散使热毒随阳气而暴出, 所以溃烂也。宜用十全大补汤去桂加防风、荆芥穗, 多服几剂,或重剂以调理之。若大便闭,以胆导法润 之。若脓水不干,以败草散或白龙散衬之。若斑作脓 痛甚,以天水散和百花膏涂之。若因发表过甚,外为斑烂虚证,内作,阳气不守脏腑自利者,又当急救其 里而解其表,“陈氏木香散主之。若厥逆者,异功散主 之。”

一小儿痘多则气血有限,不能尽成脓浆,而水疱与 脓疱相半,此理之常也。若无他证,不必施治。

馀有诸证,载在《杂证类》中。

《收靥三日证治》

[编辑]

痘至收靥,其毒尽解,其功成矣。若以前调养得法,治 无失宜,至此则颗粒肥胖,脓浆稠满坚实,而无破烂 浸淫,以手摸之,疮头微焦硬者,此欲靥之状也。然靥 又贵先后,有次序疾徐,得合中先灌者先靥,后灌者 后靥,靥亦如灌浆之三四次相挨而成功也。初时其 脓渐干,如苍蜡色,或葡萄色,从口鼻两傍,或面部收 起至胸腹而下,挨次靥满,靥痂遂渐剥落,内证全无, 身渐轻快,饮食二便如常者吉,或手足心,或手指尖, 或阴上先收者吉,或人中先收者更吉。发际以上,阳 中之阳,谓之孤阳;足膝以下,阴中之阴,谓之孤阴。二 处每迟留后靥,亦不必虑。惟痘毒太盛而未解,元气 太虚而未补,或补之过,解之过,治失其宜者。又有内 伤外感,触犯杂气,调养不得法者。种种不一,致生多 证。随证用方,一一开列于后。

一、痘至九日十日之间,脓浆满足而色苍蜡者,必发 热熏蒸,此回浆之候也,俗名谓之“烧浆”,又谓之“干浆。” 盖真阳运化,其水自消烁而收靥矣。若及时回浆,当 靥而不靥,其人身凉而手足冷,脉来沉迟者,此元气 不足,虚寒证也,须大补气血而助之收结,宜用温表 调中汤,或用回浆散以主之。

一、痘当靥不靥,其人身热手足热,脉来洪数,此发热 熏蒸而不靥,毒气未尽解也。退其热则痘自收靥,宜 用清表散毒汤,或用甘露回天饮以主之。

一、痘有靥至颈或至腰而下身数日不靥者,此热在 下也。小便闭者,用四苓散加芩、连、滑石、木通。大便闭 者,用当归解毒汤主之。

一、痘当靥不靥,而流浆不已者,因表过则斑烂流水, 或饮水多则漂荡流水,俱宜服保元汤加防风、白芷、 白术,或除湿汤,外以败草散或白龙散敷之。

一、痘过期不靥,遍身溃烂者,其因有六,各各分治。 或因天气严寒,失于盖覆,使疮被寒气郁遏而不收 靥者,宜桂枝解毒汤,外用乳香烧烟于被内熏之。 或因天气炎热,过求温煖,使疮被热气熏而不收靥 者,内用人参白虎汤或五苓散,外减去衣被,令稍清 凉,以天水散扑之。

或因大便闭结,内外极热,毒气散漫,无阴气以敛之 而不收靥者,宜内服“宣风散”,外用胆导法,以败草散 衬之。

或因泄泻气虚,脾胃弱,肌肉虚而不收靥者,内服“陈 氏木香散,外用败草散。”

“或因发渴饮水过多,以致水渍脾胃,湿淫肌肉而不 收靥者,内服五苓散,外以败草散,或白龙散衬之。 或因食少气虚而不收靥者,人参白术散去葛加桂 主之。”以上六证调理后,若仍不结痂,则成倒靥矣。 一、痘已成脓,过期不靥,以致溃烂,脓汁淋漓,不能著 席,粘惹疼痛者,用败草散或白龙散或荞麦粉,以绢 袋装包身体上扑之,更多用布席上衬卧尤佳。 一痘因服热药过多,以致热毒猖狂,痘烂不靥者,宜 用小柴胡汤合回浆散,或天水散,外以黄连、轻粉为 末,桕油调敷。 一痘疮原多溃烂,至收结之时,仍作热臭溃烂,脓水 出而不止,宜用生肌散搽之。若发热不结痂,遍身出 清水者,毒未净也,内用连𧄍汤加牛蒡子,外用“绵茧 散”搽之。

一痘当靥不靥,发热谵语,目闭大喘,手足大乱,小便 不利者,此热毒乘于肺金,无阴气以收之也,急用清 金导赤饮主之。

“一、痘浆未稠脓,顶未饱满,面肿忽退,目闭忽开,疮脚 散阔,色白皮破干燥,似靥非靥,此因津液枯竭,气血 虚少,内证未除之故也,宜急用四君子汤加麦冬、牛 蒡子、荆芥、连𧄍救之。 一痘浆回而不结痂,反成溃烂,合皮脱去者,此倒靥 也,急用保元汤加当归、牛蒡子、连𧄍、薄桂、木香主之。 一、气血本虚,多服补剂,以渐起”发,灌脓将收靥而不 收靥,微发热者,宜与补药中加凉药可也。若谓将靥, 去补剂而竟与凉药,或用下利药,令其速靥,是令其 速毙也,宜用象牙散主之。

一、痘证原不大顺,遍身之痘有极好者,亦有参差不 齐者,至靥时极好者先靥,当看已靥之痘,或自面部 至手内踝、足两踝皆有靥者,即是全靥,参差不齐之 痘,迟几日靥亦无妨,俗名谓之“花靥”,不必施治。

馀有诸证,载在《杂证类》中。

《结痂落痂证治》

[编辑]

前人有云:“痘至脓足浆回结靥之时,其疮苍蜡色或葡萄色,浆回结痂,厚硬而色黑,随结随落,亦如起胀 灌浆收靥之三四次,相挨而结落,其瘢微红鲜明光 莹,无赤黑,无凸凹者,上吉也。”予治痘二十年来,历观 结靥之状,又有种种不一者,有浆老而顶皮嫩薄,堆 起一尖,状如攒。请帮助识别此字。包周围之皮渐皱,脓渐干而痂结, 其色微黄,稍待则色黑而焦硬,随结随落者;有浆老 而顶皮与周围之皮皆焦硬,形如小铙钹,瓦灰色。见 其色者,人皆惊疑,后其脓渐干,结痂甚厚,灰色俱变 而为黑色,随结随落竟无恙者;有脓回痘与皮平,全 无痂状,稍待则皮渐堆起,结痂甚厚,随结随落,竟无 恙者;有脓回剩一空壳,全无结痂,见者无不惊惶,后 壳破,内里却有结成之痂,虽不甚厚,痂落亦竟无恙 者,后学不可不知。然有应落不落,以至绵延日久,或 落而不齐,此时尤宜辨明而速治之。痘后气血亏损, 虚火易炽,因循失治,恐致生他证也。其证多端,不能 尽述,因证施治,一一定方于左。

一、疮痂日久,当脱不脱,胸背手足无妨,惟面上不脱 则可,虑毒聚于阳会也。宜用大连𧄍去紫草加白芷, 外以百花膏润之。

一、痘痂不落,昏昏喜睡者,此邪气已退,正气未复,脾 胃虚弱证也,宜用人参清神汤主之。

一、痘痂至半月或一月,粘肉不落,或发痒者,此因表 发太过,以致肌肉不密,无力收敛故也,用人参固肌 汤治之。

“一疮痂深入肌肉而不脱落者,用百花膏润之。 一疮痂虽干好,但半边焮起,半边粘著,不能脱落者, 宜升麻葛根汤加防风、荆芥、蝉退”、连𧄍主之。 一疮痂落后,瘢肉凸起作痒,宜荆芥败毒散加人参 主之。

一、疮痂落后,瘢红紫者,毒盛血热也,宜用清凉解毒 汤主之。

一、疮痂落后,其瘢甚白,以手拭过,不见血色,此血不 足也,不治,虽过四十日或一月亦死。此证因浆淡结 痂薄,所以瘢白。若脓浆充足,必无此证。急用十全大 补汤去茯苓加白术、红花主之。

一、疮痂落后,其瘢白,以手拭之则稍红,此气虚也。肺 主气,其色白,宜多服保元汤,必至瘢红而后止。 一疮痂落后,其瘢红多白少,微痒,宜用保元汤加白 芷、防风,服一二剂,不可多服。

一、痂落后虚烦不眠,宜用竹叶石膏汤,应病则止,不 可多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