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鳴堂中醫診所

▋專區簡介

【診所簡介】
翰鳴堂中醫診所由市立聯合醫院,主治醫師為您服務!透過專業醫師診斷解說,讓您更認識自己的身體,以及致病原因。健康需永久,美麗要即時!翰鳴堂中醫診所關心您。

【醫師簡介】
賴睿昕院長、周宗翰醫師

【服務項目】
主治婦科雜症、女性更年期調理、子宮內膜異位、內分泌疾病、免疫調理、神經疾病、中風後遺症、顏面神經麻痺、各式痛症。

【特約門診】
減重塑身,轉骨

【產品特質】
本院使用的科學中藥與水煎藥,符合國家標準,皆為嚴格把關,藥材機源的藥廠,水煎藥材更榮獲「優良中藥金牌獎」,守護民眾健康。

▋ 中醫婦科

  • 子宮肌瘤反覆復發?中醫教解鬱飲+情緒管理法 助穩定內分泌!
    子宮肌瘤不僅僅與賀爾蒙分泌過多有關,更重要的是賀爾蒙波動過大,才是刺激子宮長肌瘤的真正原因。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賀爾蒙分泌不穩定,多是因為情緒起伏所引起,尤其長期處於壓力或抑鬱狀態,容易導致內分泌紊亂,進而促使子宮肌瘤的生長。情緒影響子宮健康?規律性生活有助穩定賀爾蒙許多女性會擔心子宮...
    中醫內科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2025-03-26 
  • 迎接好孕降臨!中醫師推薦 備孕關鍵營養+助孕飲食重點
    許多夫妻婚後期待新生命的到來,但若在無避孕措施下,經過一年正常性生活仍未成功懷孕,即可定義為不孕症。然而,不孕症並不代表無法懷孕,而是受孕難度較高,影響因素也不只限於女性,男性因素同樣也可能導致受孕困難。因此,建議夫妻雙方一同檢查,釐清潛在問題,並透過飲食及生活習慣調整來提升受孕率。優質蛋白是助孕關...
    懷孕生產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2025-02-20 
  • 破解更年期「失眠」難題!中醫調理助眠 防心血管危機
    隨著天氣轉涼,許多女性卻深受失眠困擾,影響情緒與健康。女性因月經、懷孕及更年期等生理變化,造成荷爾蒙起伏明顯,特別容易焦慮、失眠,影響日常生活。更年期生理變化 影響身心健康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莊可鈞表示,更年期通常發生在45-55歲間,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驟降,引發潮熱、失眠、心悸、疲倦、頭痛...
    睡眠醫學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2024-12-27 
  • 停經後出血並非回春徵兆?當心子宮內膜癌潛藏風險
    一名57歲婦人停經多年,突然發現陰道再次出血,以為是身體回春的現象。然而,經醫師檢查後,發現是子宮內膜增厚,經進一步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癌。醫師提醒,更年期後陰道出血,切勿掉以輕心,應盡速就醫,排除潛在風險。更年期後出血不是回春 是健康警訊!頤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停經後的陰道出血不代表身...
    子宮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2024-12-24 
  • 當心過緊內衣影響健康!中醫師解析胸部經絡 教正確保養乳房
    1名24歲女性因長期腸胃不適、長期服用西藥無效,反而出現胃食道逆流加重的情況,經檢查,醫師發現她內衣過緊且馬甲束縛過度,建議患者換穿無鋼圈運動內衣後,腸胃症狀明顯改善。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醫師指出,愛美是女人的天性,擁有堅挺的胸部是多數女性夢寐以求的目標,但過緊的內衣或馬甲會妨礙腸胃蠕動,導致胃...
    乳房問題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2024-11-28 
  • 煩躁易怒易誘發子宮肌瘤?中醫師分享調理心境、理氣順經茶飲秘方
    子宮肌瘤的成因不僅僅是賀爾蒙分泌過多,而是賀爾蒙波動過大,這種不穩定的分泌模式往往誘發子宮肌瘤。頤鳴堂中醫診所周宗翰醫師指出,女性情緒易波動,尤其在情緒受到壓抑或夫妻生活不和諧時,更容易導致內分泌紊亂和賀爾蒙失調。古籍中提到,情緒抑鬱會導致氣血阻滯,久而久之即形成子宮肌瘤。學會排解情緒是預防子宮肌瘤...
    藥膳養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2024-11-27 
  • 子宮肌瘤反覆增生?中醫溫宮、疏肝、解毒三大策略 改善子宮健康
    30歲的陳小姐約兩年前進行了子宮肌瘤切除手術,當時移除了兩顆曾導致她經期大量出血、約七公分大的肌瘤。然而,術後不到兩年,定期婦科檢查又發現子宮內新增了三顆約三公分大小的肌瘤,且婦產科醫師告知她,子宮狀況並不理想,這讓她非常擔憂,因此她選擇前往中醫診所進行調理。子宮肌瘤的高盛行率及治療方式頤鳴堂中醫診...
    子宮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2024-10-22 
  • 經期間能喝咖啡嗎?中醫師破解常見迷思
    月經失調是許多女性面臨的健康問題,尤其對有子宮肌瘤的女性而言,月經量過多往往是導致貧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大翔表示,月經量過大會加速子宮肌瘤的生長,貧血也可能引發心肝血虛,導致失眠,此時如果攝取過量的咖啡,失眠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中醫調理長期貧血與月經過多的對策與建議針對長期貧血...
    中醫內科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2024-09-26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