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腹痛、牙痛竟是心絞痛 心臟科醫師圖文解析

▲心絞痛。(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心臟是全身循環系統的靈魂,像幫浦一樣持續不斷的推動血液。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心臟內科廖振宇醫師指出,心肌需要充沛的能量才能夠收縮跳動,所以心臟就像引擎一樣本身也有一套油路系統,稱為冠狀動脈,負責供應整個心臟的血液循環。當油路阻塞,也就是冠狀動脈出問題時,便會導致冠狀動脈心臟病,由於血液供應無法滿足心肌的需求,可能產生心絞痛、心肌梗塞。

心絞痛典型的症狀包括胸悶、胸痛、頭暈、壓迫感,疼痛可能延伸到下巴、脖子、肩膀、背部等處,嚴重時會痛到冒冷汗。然而臨床上也會遇到各式各樣不典型的症狀,例如疲倦、噁心、睡眠障礙、腹痛、甚至牙痛等,廖振宇醫師解釋,由於這些表現不容易讓人聯想到心臟問題,而容易延誤就醫。

心絞痛的成因與症狀

「胸痛只是其中一項症狀。有的患者根本不會胸痛,而是直接以猝死來表現。」廖振宇醫師強調,「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可能在短短幾秒鐘內倒下,也可能慢慢的悶痛一個月,差異相當大。」

傳統用藥、新機轉用藥不盡相同 共病患者更應注重用藥安全性

針對心絞痛的成因,我們可以利用藥物降低心肌耗氧量或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以改善症狀、減少心絞痛發作頻率,廖振宇醫師解釋,常用的藥物包括傳統藥物如鈣離子阻斷劑、乙型受體阻斷劑、長效型硝酸鹽,以及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如晚期鈉離子通道抑制劑。

傳統藥物對心絞痛患者可以發揮效果,不過在使用上會有一些限制,例如心跳過慢、或血壓偏低的患者就沒辦法使用傳統藥物。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可以改善心肌細胞中的鈉離子通道,有助緩解症狀,較不會影響血壓與心跳,且頭痛、頭暈的副作用相對比較少,可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各種藥物適用的時機不盡相同,請務必依照醫師指示服藥。

心絞痛之藥物治療

「傳統心絞痛藥物與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的主要差別在於,傳統藥物通常會影響血行動力學,像是心跳、血壓。」廖振宇醫師說,「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較不會影響血行動力學,使用上的限制較少。」由於心血管疾病患者經常伴隨多種共病,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的適用族群會比較廣泛。

三度到院前心跳停止的心臟病患

「門診有位冠心症患者,曾經有過『到院前心跳停止(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經驗,」廖振宇醫師回憶,「而且還不只一次喔,他總共有過三次到院前心跳停止,經過急救後,三次都很幸運地被救回來。不過因為反覆心肌梗塞,導致嚴重心臟衰竭,心臟射出分率僅20-30%,血壓都不是很理想。」

雖然接受過支架治療,但是患者依然有心絞痛的症狀,常會感到胸悶不適,廖振宇醫師說,該名患者由於心臟功能太差、血壓太低,傳統心絞痛藥物並不適合,所以更改使用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患者的症狀改善了,」廖振宇醫師說,「而且在各種藥物、儀器的搭配下,患者的心臟射出分率也進步許多,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案例。」

冠狀動脈狹窄要不要放支架?

冠狀動脈狹窄較嚴重的患者,可能出現不穩定型心絞痛,發作時胸悶、胸痛等症狀持續的時間較久,休息或使用舌下硝化甘油片後症狀仍無法緩解。在這種狀況下,除了藥物治療,也會考慮血管介入治療,嘗試置放血管支架撐開狹窄的區段。

「在評估是否置放支架時,通常要安排心導管檢查,利用血管攝影確認冠狀動脈狹窄的位置與嚴重度。」廖振宇醫師解釋,「我們都會和病患、家屬詳細討論,因為置放支架後,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一段時間。最重要的是患者本身要有病識感,願意配合治療並針對各項危險因子做調整。」

冠狀動脈狹窄要不要放支架?

在置放血管支架前、後,都需要使用傳統心絞痛藥物或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輔助,廖振宇醫師叮嚀,做完心導管手術置放支架後,仍有些患者會有殘餘心絞痛的風險,例如 : 微小血管阻塞或是心絞痛復發的情況產生,此時也可以安全合併使用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來減少心絞痛的發作頻率、提高生活品質,同時有慢性病患者則需控制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數值達標,才能減少血管再次阻塞的機會。

貼心小提醒

冠狀動脈心臟病常導因於動脈粥狀硬化,而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抽菸都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廖振宇醫師強調,想要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會務必從這些危險因子著手。

若出現胸悶、胸痛等心絞痛症狀,需要積極介入治療,廖振宇醫師說,冠狀動脈心臟病發作的時候,經常讓人措手不及,很多患者都是在幾個小時,甚至幾分鐘內過世。千萬不能任意停藥,或因為疫情就中斷回診喔!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6招保養心血管,麻煩不再來!(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對抗流感來襲!營養師:「7大營養素」強化免疫力

對抗流感來襲!營養師:「7大營養素」強化免疫力

近期「流感」持續處在高峰期,隨著天氣變化和季節交替,感染風險也大幅提升,營養師張語希表示,想要預防感冒與重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從日常飲食中補充足夠的營養素,幫助增強免疫系統,打造健康防護網,並整理出「對抗流感7大營養素」,教你如何透過飲食來提升免疫力!

2025年02月17日 18:07

10家醫院「急診等床破百」!醫批衛福部裝死:應幫護理師加薪

10家醫院「急診等床破百」!醫批衛福部裝死:應幫護理師加薪

近期各種病毒疫情齊發,全國各醫院都出現急診塞爆的情形。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今(17日)再度在臉書發文,直指全國急診還在塞,全國10家醫學中心等待床位破百,並點名衛福部「還在裝死」,部長和次長沒出聲了,他也替醫護喊話,希望能提高健保點值幫醫護加薪。

2025年02月17日 17:34

單週逾30萬人嘔吐腹瀉!學一招完全滅殺「諾羅病毒」

單週逾30萬人嘔吐腹瀉!學一招完全滅殺「諾羅病毒」

疾管署指出,2月2日~8日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破30萬,創下近10年同期新高,諾羅病毒為主要病因。諾羅病毒傳染性強,餐廳、校園常發生群聚感染。如何清潔才能徹底消滅病毒?潛伏期有多久?

2025年02月17日 17:17

日春木瓜牛奶「北車店」被揪1缺失 衛生局:令限期改善

日春木瓜牛奶「北車店」被揪1缺失 衛生局:令限期改善

「日春木瓜牛奶」遭爆料使用發霉木瓜和逾期牛奶,台北市衛生局今前往「台北車站店」稽查,現場未查獲有發霉及逾期食材等情事,但查有出風口不潔等缺失事項,已令業者限期改善。

2025年02月17日 16:51

青少年輕生「登10大死因第2」 兒盟:沉迷社群情緒困擾增2倍

青少年輕生「登10大死因第2」 兒盟:沉迷社群情緒困擾增2倍

衛福部2024年統計,12至17歲青少年輕生死亡人數占比,過去5年從12.5%上升至18.4%,成為青少年10大死因中的第2位。據兒福聯盟調查,學生產生情緒危機主要原因是「課業壓力、對未來迷惘」,另一原因可能來自「社群」。

2025年02月17日 16:28

還敢熬夜滑手機不睡覺?睡眠不足可怕後果一次看

還敢熬夜滑手機不睡覺?睡眠不足可怕後果一次看

最近,國外網站《Bright Side》整理睡眠科技公司Simba運用人工智慧(AI)研究出睡眠不足對身體造成影響的文章,其中專家警告:長期熬夜與睡眠不足可能正在悄悄侵蝕你的健康。

2025年02月17日 15:35

北市衛生局稽查「日春木瓜牛奶」揪1缺失 未改善最重罰2億

北市衛生局稽查「日春木瓜牛奶」揪1缺失 未改善最重罰2億

「日春木瓜牛奶」遭爆料使用發霉木瓜和逾期牛奶,台北市衛生局今派員前往信義A8館稽查,現場未查獲有發霉及逾期食材等情事,但查有業者現場未出示木瓜來源憑證缺失事項,已令2月20日前改善,若屆時未改善,可開罰6萬元到2億元罰鍰。

2025年02月17日 15:04

25歲OL愛吃控肉眼皮冒斑塊!醫曝膽固醇過高 蔡英文也曾動手術

25歲OL愛吃控肉眼皮冒斑塊!醫曝膽固醇過高 蔡英文也曾動手術

一名25歲女子因雙眼眼瞼浮出數顆黃色硬塊,她擔心影響外觀,也懷疑是針眼便立即就醫。醫師診斷後,認為是不影響視力的「眼瞼黃斑瘤」,這是一種膽固醇沉澱物,而果真,女子的總膽固醇為275mg/dl(正常應為200mg/dl以下),經挑除腫塊後已恢復,也叮嚀女子少吃肥肉,且定期追蹤血糖、血壓。

2025年02月17日 14:50

雞蛋過期還能吃嗎? 蛋殼出現3狀況應丟棄

雞蛋過期還能吃嗎? 蛋殼出現3狀況應丟棄

美國因禽流感疫情,當地雞蛋價格飆漲、庫存緊缺,很多民眾囤購雞蛋。至於臺灣雞蛋價格直直落,產地價格與批發價落差不小,也引發爭議。不管蛋價便宜或昂貴,毒物科醫師提醒,雞蛋「建議保質期」相當短,一次不要買太多,如果食用「過期」或保存不當的雞蛋,容易因為微生物汙染,引發急性腸胃炎。

2025年02月17日 14:23

試管嬰兒補助順產逾2萬名新生兒!已有657對夫妻迎接二胎

試管嬰兒補助順產逾2萬名新生兒!已有657對夫妻迎接二胎

衛福部國健署自110年7月起擴大試管嬰兒人工生殖補助計畫,迄今已協助超過2萬1,514對夫妻迎接2萬4, 653名新生兒。根據統計,截至113年底,超過2,000對接受補助成功產下第1名試管嬰兒的夫妻再次申請第2胎補助,其中657對夫妻已順利迎來第2胎試管嬰兒,另還有4對夫妻已經通過第3胎補助審查。

2025年02月17日 13:0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