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棒了!你沒有錯過任何訊息!
財經作家與財經節目主持人,分析經濟、投資、生活理財、國際政經與各種商業議題,有獨到見解。專為客戶提供精闢觀點解析,訊息很便宜,觀點很珍貴,要顛覆你對世界的想像,用更寬廣的角度帶你一窺投資的奧秘。
近期,台灣股市與房市出現明顯的兩極現象,股市在科技業的帶動下持續吸引資金流入,呈現強勢上漲,而房市則因央行打炒房,持有成本的提升,部分區域房價漲幅放緩甚至出現鬆動,同時,零售市場也展現類似的分化態勢,一方面,百貨公司營收屢創新高,吸引高端消費群體集中消費;另一方面,部分次級商圈空置率持續攀升,顯示傳統零售業態的競爭力逐漸減弱。
2024年美國大選紅潮反撲,從選舉人票、普選票、參議院、眾議院到州長多數,幾乎全由共和黨拿下,也代表川普第二任任期,會比第一任任期時的政策,實施得更加徹底。
美股近期頻創新高,幾乎已經脫離8月回檔的陰霾,回過頭看本輪牛市,自2022年10月庫存循環低點,牛市已經走了整整兩年,標普500指數上漲超過6成,不過,市場情緒並沒有因此呈現全面樂觀,許多投資人,仍擔心AI資本支出,到底能否撐起後續獲利。
今年以來,從年初的00940之亂,到年中台積電AI股創高,一直到過去一周,央行展開第七波信用管制,抑制房貸借貸量,都足以彰顯台灣內部游資過多,不僅造成資產價格節節攀升,內部消費也是相當驚人。
今年第三季,全球股市波動巨大,台股在經歷8/5重挫後,隨之迎來V轉,9月又遭到重挫,事實上,如此顯著的多空震盪,意涵美國經濟逐步來到十字路口,景氣指標已不如過去幾個季度持續擴張,聯準會的降息步調,將大大影響美國景氣硬著陸或軟著陸機率。
過去兩年,很長一段時間,在經濟數據上的壞消息,都成為股市上的好消息,經濟數據上的好消息,反而成為股市的壞消息,這是因為任何優於預期的經濟數據,都會形成通膨再起的風險,最終使聯準會被迫升息或延後降息,讓科技股估值受到相當大的承壓。
自年中高點以來,台股已經跌掉2000點,除了川普保護費言論侵擾台股外,美股的財報預期修正,和台股融資撤離偏空格局,都影響近期盤勢。
近期,台積電股價頻創新高,除了帶動台股創下史高,也讓台股成為全球最亮麗的股票市場,不過,僅在今年七月,台積電就已經陸續或突破外資目標價,股價是否還有推升空間?同時,觀察台積電股東人數,自2022年以來就不斷下行,台積電買盤究竟從何而來?
今年以來,美股走勢相當分歧,大型股獲利勢如破竹,股價不斷創高,小型股股價卻絲毫未動,甚至仍屬獲利衰退,這種極端現象,使得即便今年是多頭年,多數ETF績效卻遠遠跑輸給大盤。
今年以來,市場基調基本由AI行情主導,微軟、谷歌、臉書、輝達等權值股,皆在軟硬體卯足全力發展AI,股價漲幅相當亮麗,然而,蘋果卻因手機市場飽和、AI進度落後等原因,股價漲幅遠遠落後大盤。
今年以來,全球資本市場由兩個因素互相影響,一是景氣復甦,隨著AI行情帶頭噴出,企業獲利已經逐步復甦轉年增,主導著股票牛市,另一個是降息預期,隨著聯準會升息到頂,隨時都有釋放流動性的可能,讓債券黃金資產蠢蠢欲動,而影響聯準會何時降息的最關鍵因素,就是美國的通膨走勢。
作為價值投資者,這年頭真有股票可以買嗎?5月4日,波克夏舉辦今年股東會,雖然在營收、獲利層面持續創高,但公司現金水位卻也創下史高,巴菲特已經長達一年半停止購買股票,堅持價值投資者買跌不買漲的策略,那麼,他要如何在現金水位飆高下,保持穩健的投資增長與營收呢?
今年以來,台股頻創新高,然而,外資卻是大幅撤離,這不禁讓投資人擔心,台灣人是否有足夠的超額儲蓄,將台股點位撐在高位?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過去兩年,是金融股最為沉寂的日子,隨著2022年全球股債重跌,2023年的股利政策慘不忍睹,2015年以來,金融股每年配息大約都保持在1500億左右,然而,在2022衝高至2400億後,隔年直接砍半剩下1200億,市場出現大量棄息賣壓,金融股沉寂時間長達兩年。
今年以來,美股頻繁創新高,房價也跟著創下新高,隨著30年期房貸利率鬆動,買家需求回升,美國12月S&P/CS全國房價指數同比上漲5.5%,創下歷史新高,20座大城市房價指數同比上漲6.13%,房價漲幅不輸股市漲幅。
2024年開局,美股標普已經創下八次史上新高,隨著AI主導市場行情,股市漲幅集中度相當高,幾乎全由七大科技巨頭貢獻,其他中小型股雖然獲利不佳,卻也急著攀上AI行情,發展相關業務,讓投資人不禁擔心,這種市況是否會重演2000年網路泡沫?
過去一周,美中股市兩樣情,美股在AI行情推動下,標普、道瓊、費半指數紛紛創下歷史新高,然而,陸港股市卻頻頻破底,上證指數一度跌破2,800點大關,香港恆生指數甚至跌破萬五,回到2008年低點位階。
2023年行情正式結束,2024年的挑戰也陸續展開,除了股價開始顯著回跌,也對衰退重啟擔憂,事實上,過去一年,多數資產表現亮麗,卻也讓市場基期推高不少,增加其回跌風險。
今年以來,多數資產都走出亮麗表現,比特幣資產穩坐第一,漲幅高達150%,科技股緊追在後,那指QQQ今年漲幅47.9%,美國成長股漲幅38%,大型股漲幅13.5%,然而,其他像是歐亞股市、價值股、小型股,漲幅則皆在10%以下,跑輸大盤。
台股近年受到內資買盤推升,加權指數自2018年美中貿易戰以來,持續上漲至萬七,然而,香港恆生指數自2018年以來,卻從3萬點跌到至今,也在萬七上下,於今年11月形成黃金交叉,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同樣是大中華市場的兩岸,有顯著的股市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