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56字
「地方創生」一詞源自日本,面對人口老化與產業衰退的挑戰,日本政府透過發展地域特色產業,吸引青年回流、帶動地方經濟再生。台灣同樣面臨類似困境,行政院自2019年起推動「台灣地方創生元年」,透過文化提升、創新產業發展及在地就業機會,期望實現城鄉均衡發展的正向循環。
國發會參考日本經驗,提出「地方創生五支箭」,其中「企業投資故鄉」更是地方創生成敗的關鍵。但現實中,企業雖具備善意及資源,卻因專業人力不足,難以深入地方團隊,僅透過補助競賽支持地方發展,實際效益有限。
建構平台 串聯資源
有鑑於此,頂新和德基金捐助資源,由好食好事基金會啟動「食農創生計畫」,扮演「平台」與「橋梁」角色,串聯企業資源、產業經驗與在地團隊的需求,陪伴更多食農青創團隊成長,為地方產業注入永續發展的動力。
2022年,「食農創生計畫」首站選在捐助人家鄉—彰化,以具系統性且實務導向的服務模式,陪伴地方團隊成長茁壯,設計五大核心:
1.創生學苑:結合企業專業,提供產、銷、人、發、財等實務課程,解決團隊經營管理上的挑戰。
2.創生沙龍:邀請地方創生前輩與企業代表,分享經驗與實戰心得,建立學習交流平台。
3.現地輔導:業師親臨團隊現場,進行一對一輔導,針對痛點提供改善方案,並透過獎勵金協助落實改進。
4.青創小聚:促進在地青年團隊橫向交流,藉由討論合作發揮協同效益,推動地方產業鏈共榮發展。
5.群眾募資:結合企業資源協助團隊進行市場驗證,擴大商機並提升品牌競爭力。
這套模式使企業資源不再只是「資金投入」,而是深入結合地方團隊需求,轉化為支持地方產業永續發展的「助攻力量」。 三年來,食農創生計畫累計走訪彰化、雲林、南投等地,輔導超過20家食農新創團隊,辦理超過60次現地輔導,並完成至少360人次的培訓課程。透過群眾募資平台協助團隊募得489萬元,募資達成率達到226%,幫助在地團隊成功市場化並擴大知名度。
今年,彰化青創團隊們更展現強大橫向連結能力,舉辦兩次「風灣的船辦桌」活動,將在地食農產品結合地方文化,創造全新的體驗經濟。同時,團隊們也與新光三越攜手合作,舉辦「永續食農講座」,向大眾展示地方團隊的創新與實力,為地方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根留家鄉 創造三贏
地方創生不是單一政策推動,而是企業、民間組織及在地團隊共同參與的長期工程。企業擁有資源與專業,若能透過平台如好食好事基金會,有系統地導入在地產業,將能達到企業、地方、社會三贏局面。
回首這三年,好食好事基金會看見了地方團隊的成長與蛻變,也更加堅定我們的使命:持續串聯企業力量,陪伴食農創生團隊成長,讓每一個青年都能成為「根留家鄉」的力量,讓這些團隊成為庇護地方發展的「大樹」。
未來,我們期待有更多企業攜手參與,將企業的資源與力量轉化為地方永續的動能,共同推動地方繁榮、企業永續、社會共榮的美好願景。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