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03字
臺大講座教授葉俊榮表示,基本法是政府公開擺一個架勢,告訴大家一些方向,形成國家對這件事的態度,以一個架構讓大家繼續向前走,政府即使沒有立法也可以施政,所以立法本身應該視為提供未來AI管制的方向(管制分為促進發展跟避免風險兩部份)。
AI法規篇 1/AI法元年!人工智慧全面影響 社會面臨三大考驗
AI法規篇 2/果殼律師:台灣是數據逆差國 「AI風險分級」應同步歐盟
葉俊榮指出,對於AI,我們要站在比較促進,還是風險管理的那一面?台灣社會面對AI要促進還是保護,還是取一個平衡的做法?他認為這是AI基本法之後的大哉問,目前沒有看到台灣社會對此有非常熱烈的討論或辯論,他認為台灣應該有非常負責任的公共政策討論機制。
葉俊榮指出,台灣比較多「點」的想法,關注製造、設備、機器學習等等,對廣泛的運用,社會的討論跟認知都不夠,許多人看AI偏向從股票市場去看,非常狹隘。
他指出,AI的發展要看每個國家的定位,有些國家沒有什麼著力點,只能發展後端運用,這樣的國家製造或產業關連低,主要是扮演AI消費市場。台灣跟AI有一些關連,但這些關連到底要從政策中給予大多比重支持?舉例而言,半導體產業跟AI關連高,國家看待半導體是作為台灣最大一塊,還是只視為其中一個產業?
「從我的角度來看,台灣還沒有什麼辯論,就已經走向支持的路線。」葉俊榮說,今天不應該只是看台灣過去的條件及產業利基,還要看未來的運用及AI的發展,關注產業發展跟社會運用間能否互相協調。
他舉例,「可能台灣生產很多,但運用很少,都是生產給別人運用。」不只是政府,社會也要思考,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去思考。
葉俊榮指出,通過充分溝通辯論的國家方向,有政策的投入,再透過法律的支持,可以讓政策施行更穩,不會隨政治更迭影響方向,法律意義是不要讓現實的政治系統爭逐結果影響決定。
葉俊榮表示,大家都有責任關注未來AI的運用,從國家的角度就是數位化,目前國家很多方面數位化基礎建設都還卡卡的,很多政策也非深思熟慮下的結果,社會非常欠缺在處理問題該如何進行的框架,常是被逼著做決策,欠缺詳細評估討論。
他舉《氣候變遷法》為例,社會忙著研究減碳技術,但沒有真正討論碳費的目的是以價制量,還是達公平目的?碳費宣布要收,但唯一的思考卻是希望不要造成太大波動,但不造成波動的減碳效果如何?沒人關注。
他提醒,法律跟政策不能分開,已經有AI基本法草案,政策面期待有廣泛的討論,包括到底政府怎麼想?社會的期待是什麼?思考政策跟法律該怎樣搭配達到目的。不是法律訂出來,事情就處理好了。
延伸閱讀
企業篇 3/全世界都需要女友!李婷婷闖陪伴經濟,數百虛擬網紅分身上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