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50字
中國設法應對日益加劇的人口危機之際,北京加強全國宣傳力道,試圖說服單身者約會、結婚然後生育子女,例如有女性接到地方政府的催生電話,大學則被要求提供「婚戀課程」。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隨著死亡數超過出生數,中國人口正在萎縮,這帶給地方政府莫大壓力,應對愈漸黯淡的人口前景。
北京矢言提供父母補助與更大幅減稅,以降低養育成本。中國國務院今年10月表示,做為應對不景氣經濟的更廣泛振興規畫一環,正在草擬一項打造「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計畫,至於計畫細節則仍在討論中。
同時,根據多位接受金融時報採訪的人士及社群媒體貼文,中國各地都有20至30歲出頭的已婚女性接到地方官員電話,詢問她們的生育計畫。
在部分案例中,致電者要求女性去做孕前檢查;還有致電者更直接,向生育一胎以上的女性提供補助。
一位不願具名的浙江居民談到,官員向有二胎的當地女性提供10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5萬元)補助。她說:「沒有明確政策,但如果你要求,村裡會想辦法幫你拿到補助。」生育補助金額目前是由地方政府根據自身財政狀況決定。
媒體也加強宣傳並頌揚生育的好處。近幾個月,國營的「人民日報」和「生命時報」致力宣揚生育有益母體健康,甚至能防癌及治療某些疾病的科學看法。
今年12月,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旗下官方刊物呼籲大學設置「婚戀教育課程」,鼓勵學生建立交往關係。這篇文章提議,課程可透過理論講解和案例分析,「系統傳授婚戀知識」。
然而,政府為提高生育率推出的官方措施是否能說服年輕人成家,專家持懷疑態度,尤其失業率高漲及經濟成長放緩限制了消費支出。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中國人口專家王豐指出,中國官員正訴諸「利用行政權達成人口目標」的相同手段,這在一胎化政策時期尤為明顯,這項政策自1980年起實施長達35年,限制每對夫妻只能有一名子女。
王豐提到,儘管北京當時成功限制每對夫妻只能生一胎,如今欲以行政權去達成相反結果卻更為困難,「新瓶裝舊酒不會有效,因為晚婚及低生育的根本原因截然不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