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歐洲永續規範 是挑戰也是契機

全球對永續議題日益關注,歐盟並持續推進相關制度。(路透)
全球對永續議題日益關注,歐盟並持續推進相關制度。(路透)

本文共1405字

經濟日報 社論

全球對永續議題日益關注,歐盟並持續推進相關制度,企業永續報導指令(CSRD)和歐洲永續發展報告準則(ESRS)成為核心框架,為企業揭露永續資訊設立了明確標準。CSRD自2024年起分階段實施,取代原先的非財務報導指令(NFRD),並透過ESRS的要求,大幅擴展揭露範圍與深度。這些規範不僅對歐盟內部企業產生影響,也對非歐盟企業,特別是與歐洲市場緊密相關的供應鏈企業,帶來廣泛影響。ESRS框架涵蓋1,144項質化與量化指標,象徵著企業揭露永續資訊的轉變,從過去的「選擇性」逐步走向「強制性」,同時推升資訊透明度與可驗證性的標準。

ESRS的核心理念是雙重重大性(Double Materiality),企業需同時揭露其對外部環境的影響以及外部環境對其財務狀況的影響。準則涵蓋環境(E)、社會(S)與治理(G)三大領域。舉例像在環境方面,企業需披露溫室氣體排放、能源效率提升、氣候變遷調適等數據,還需提供中長期策略,如再生能源部署和碳排放短中長期目標。同時,企業還需說明其對市場趨勢、技術創新及法規變化的應對策略。這些新的規範要求不僅檢驗企業現有的資訊蒐集與管理能力,內部永續治理架構也需加強協調以滿足揭露需求。

除了CSRD和ESRS,歐盟於今年正式通過的《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SDDD)進一步強化了企業的責任。CSDDD要求企業在營運和價值鏈中,主動識別、預防、終止並減輕對環境、社會及治理的負面影響。這意味著企業需超越自身範疇,審視全球供應鏈,確保合作夥伴符合永續標準,並制定具體措施以定期評估其有效性。對出口至歐洲市場的台灣企業而言,CSDDD規範帶來更深遠的影響,尤其在供應鏈管理方面,需要投入更多資源以應對這些要求。

歐洲的高標準永續規範對台灣企業產生了多層次影響。首先,台灣企業需要顯著提升數據收集與管理能力,以滿足規範要求的揭露廣度與深度。其次,供應鏈管理的挑戰尤為突出,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經濟結構下,多數公司缺乏應對歐洲永續標準急遽提高的經驗。此外,合規成本的增加也是一大挑戰,企業需要投入資金導入新系統或聘請獨立第三方進行策略指導與報告審核。

然而,挑戰與機遇往往並存,若企業能順利符合歐洲永續要求,不僅有助於拓展歐洲市場,還能提升國際品牌形象。符合這些標準也可能吸引綠色資本的注目,如ESG基金等,為企業帶來較低的資金成本或新的融資機會。

台灣企業在應對歐洲永續規範時,需採取積極策略以內化永續發展為核心營運目標。建立內部永續性管理體系是關鍵,企業需整合數據與業務流程,並與供應鏈夥伴緊密合作,確保上下游共同提升永續表現。同時,政府在推動企業永續轉型方面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政府應提供具體地政策支持,例如建立不只侷限於上市櫃公司的全國性數據共享平台,以降低中小企業的各種相關數據管理成本;提供財政補助或稅務優惠,減輕企業遵循高標準規範的負擔;促進與歐盟、日本及其他先進國家在不同產業上的技術合作,幫助企業快速邁向永續目標。

面對這些挑戰,企業需要在內部策略調整與外部資源整合上有所突破,才能在全球永續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歐洲的永續法規不僅重新定義了企業競爭思維,也為台灣企業提供了一個在國際市場提升地位的契機。這些規範的推動可能成為台灣企業擴大歐洲市場影響力的重要關鍵。同時,企業在適應這些規範過程中,勢必會推動其內部治理與外部合作的變革,這些變革更可能成為台灣下一步經濟升級轉型的新活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科研成長遲滯的警訊
下一篇
新川普時代 台灣經濟的挑戰與對策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