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論報》由曾任《台灣新生報》發行人的李萬居在1947年10月25日創刊,報名源於李萬居所言「欲留公論在人間」。《公論報》創刊於二二八事件後的緊張局勢,仍秉持獨立辦報精神,揭示「地方性」、「民間性」二大方向,及「民主」、「自由」、「進步」等理念,旨在反映民間現實,不畏批評時政,在戰後初期臺灣民主政治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公論報》為當時黨營報紙外的民營第一大報,有「臺灣《大公報》」之稱,並與雷震《自由中國》、青年黨《民主潮》、民社黨《民主中國》等合稱「一報三刊」,為少數的在野言論。
《公論報》副刊類型多元,極具價值。如陳奇祿主編的〈臺灣風土〉為戰後臺灣研究重要發表園地,蘊藏豐富文史、民俗、考古及原住民研究資源。藝文副刊如〈日月潭〉、〈文藝〉等展示當代藝文作品及批評、〈藍星週刊〉為藍星詩社初期社刊等,皆為文學史不可忽視的環節。其他如科學、體育、醫藥、史地等,亦為理解當時臺灣社會與文化的重要史料。
收錄近50萬筆索摘,並提供作者、標題、布林邏輯 (or, and , not)、
字距檢索、同義詞檢索、繁簡體檢索等功能。
年代排序瀏覽簡明的樹狀瀏覽功能,內容依年代排列,可按出刊日期進行瀏覽,提供題文檢索外的查報途徑。
重現原報影像資料庫收錄近3萬幅報刊原版影像,並有縮放功能,便於清晰閱讀。
詳盡著錄資訊各篇文詳列報名、出版日期、版次、作者資訊等,為文章的重要引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