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國共內戰之後,國軍引進政戰制度,並在蔣經國的強力主導下,曾經引發諸多將領不滿。但海軍內部本就派系林立,政府遷台後的台美關係與軍中派系相結合後,複雜性更高。 資深記者高凌雲從國史館公開的許多國防部機密檔案當中,有一份關於海軍遷台初期的人事分析報告,揭露了當年的許多內幕。...
民國114(2025)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海軍司令部印製桌曆使用甯海軍艦圖片,紀念海軍官兵抗戰期間不畏犧牲。海艦與姊妹艦平海軍艦,都在抗戰初期在長江水域,遭日本海軍戰機轟炸沉沒,而日軍擄獲2艦後,拆下了平海艦主砲, 保存在日本廣島附近的江田島,戰後由中華民國政府追回。...
2025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海軍司令部製作桌曆,選用八年抗日戰爭初期,在長江捍衛首都南京,遭日本海軍炸沉的甯海軍艦為圖片。甯海艦與姊妹艦平海軍艦奮勇抵抗日軍轟炸,因我軍防空砲火猛烈,日軍投彈命中率下降到只有平日一半,但甯海與平海2艦仍不敵日軍猛烈轟炸沉沒。...
上海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抗日的傳奇故事的背後,是謝晉元的墓地遭占用、文革時被破壞。為何如此?謝晉元遺孀凌維誠又如何奔走重新修建? 資深記者高凌雲根據國史館解密檔案,補足你對八百壯士故事的認識與詮釋。
抗日戰爭史因為史料逐漸解密後,部分歷史終得還原。大部分人的印象停留在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但之後,謝晉元作為孤軍領袖,堅持不屈服於南京汪精衛政權的壓力和收買,最終被其派遣的刺客暗殺。 資深記者高凌雲根據國史館解密檔案,整理出謝晉元為了維護尊嚴,堅持孤軍不是俘虜,不斷與上海租界方面抗爭,以及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知悉後,電復謝晉元的內容。
大陸到底有多少學者,恐怕外界難以得知真實而完整的數據,僅僅是最近大陸教育部公布的2023年高等教育專任教師人數就達到207.49萬人,若再加上各個智庫專職研究人員,總人數更是不容小覷。 如今,大陸官方正在這數百萬人的知識份子群體中,發動一場盛大的運動,其結果將直接決定大陸學術界的未來,這個運動,就是「構建自主學科知識體系」。據聞,已有歷史領域學者試圖重塑抗戰歷史,強調抗戰由共產黨「主導」,而非國民政府……
蔣中正日記中對於國共內戰時解放軍投誠事件著墨不少,但從投誠到慘劇,竟不止一次。1965、1966年海峽兩岸的反共義士政治宣傳,以及投誠共軍的個人命運常常交錯而過,生與死也在一線間。 資深記者程嘉文藉由蔣中正日記,嘗試還原共軍投誠後的各種現場。 另也從蔣中正日記中凸顯一江山戰役、大陳島撤退時,國軍將領王生明等人殉職消息傳來後,蔣中正第一時間的反應,由此對照後人批評蔣中正總統過於重視土地得失,不願撤退身陷險境的部隊的批評。...
1954年11月24日,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為慶祝國父誕辰暨國民黨建立60周年紀念所舉行的晚會,晚上7時在三軍球場舉行,由師院附中同學蔡禮新主持,參加各學校大隊團員近萬人,國民黨祕書長張厲生,革命元老于右任應邀在晚會中致詞,勗勉青年,參加革命。
1954年10月31日,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慶祝總統六秩晉八華誕,當日上午10時在中山堂中正廳舉行,由時任教育部長兼該團指導委員張其均主持,該團全體指導委員及各有關機關首長張厲生、谷正綱、錢思亮、蔣經國、程天放、張彝鼎及敵後青年代表等共計二千餘人均到場參與。
就連蔣中正為了悼念張自忠抗日殉國,都可能根據浮誇的前線戰報,誇大了張自忠的戰績,那麼其他抗戰中的名將事蹟,或許真的需要更多歷史考證,才有辦法更接近真相。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從日軍戰鬥詳報看來,抗戰時大刀隊突襲日軍,仍對日軍砲兵部隊造成不小傷害。資深記者高凌雲從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洲歷史資料中心找到的資料,證明了這一點。...
旅日中國大陸學者姜克實說,歷史一旦被用於政治宣傳,就難免出現變形。 姜克實從日方檔案找出電影《英烈千秋》描寫的長城喜峰口戰役相關細節,其中,我方敢死隊趁夜突襲,摧毀日軍砲兵陣地等我方宣稱的戰果,不僅超過日方參戰總人力,還有根本不存在的戰車等裝備,連蔣中正也被前線戰報所欺。 國軍戰報嚴重灌水,將慘重損失說成大捷。但從檔案中可看到,日方掩蓋不提的事實更嚴重。我方喜歡標榜全員殉國,但現實戰場不可能出現,如此宣傳反會幫助日軍掩飾另一種戰爭暴行。
1974年10月15日,影星胡錦、金霏、劉永以及陳鴻烈、潘迎紫夫婦,當日下午乘華航班機聯袂自香港回國。胡錦這次回國,是繼續拍攝劉家昌為聯邦公司執導的新片「煙雨」,與秦祥林合演...
1955年9月3日,中華民國各界代表2000餘人當日下午3時在中山堂熱烈慶祝第一屆軍人節,各機關首長暨民意機構以10人為主席團主持此一大會,並推定時任省議會議長黃朝琴為大會總主席,時任參謀總長彭孟緝代表軍方出席大會向各界致謝並接受各界贈送之禮物,總統特派參軍長黃鎮球蒞會致詞...
1938年2月23日,蘇聯飛行員曾與中華民國空軍人員一同勇敢飛越台灣海峽,攻擊日本海軍駐防的台北松山機場,反擊日本海軍濫炸中國城市。但是,這場空戰後來卻成了消失的空戰,空軍司令部官網至今沒有這段歷史。而一般人若想知道蘇聯飛行員援助抗日的過程,可以從副總統陳誠檔案當中提及的一篇報導一探究竟,只是某些細節已混淆。到底轟炸松山機場的真正理由為何?蘇聯飛行員又是如何提供協助?以下由聯合報記者高凌雲為你整理。...
每年8月14日的空軍節,是紀念抗日戰爭期間,空軍四大隊大隊長高志航率領空軍飛行員,抵抗侵略我國的日本海軍航空隊。1937年11月21日,高志航在河南周家口,被日本海軍第一聯合航空隊所轄木更津航空隊轟炸機炸死,而1年後,義助中國空軍抗日的蘇聯志願隊轟炸機,為高志航的犧牲血債血還,前往轟炸漢口日軍機場,將日本海軍第一聯合航空隊司令塚原二四三炸成殘,木更津航空隊與鹿屋航空隊多人被炸死或炸傷。 1939年10月3日、14日兩天,空軍轟炸機在蘇聯飛行員的協助下,轟炸日軍漢口基地,重創日本陸海軍航空部隊。這場空戰比起八一四空戰,為日軍帶來的損失更大,但卻因為某些因素,導致空軍司令部官方網頁至今看不到這段光榮戰史,反而在日本官方戰後編修的侵略中國戰史當中可以看到。...
八年抗日戰爭期間,締造八一四空戰勝利的靈魂人物,是空軍四大隊大隊長高志航,高志航殉國,是被日本海軍木更津航空隊轟炸炸死。最近空軍嘉義基地紀念,公開演奏日本海軍軍歌,認知錯亂,令人詫異。 空軍司令部出版的「中華民國的空軍」月刊,曾以空軍戰神稱呼高志航。空軍戰神高志航在1937年11月被日本海軍轟炸機炸死,2024年8月,同樣的空軍,卻在營區高調演奏日本發動侵略戰爭期間的海軍軍歌軍艦進行曲,引起許多批評。但國防部至今不認為在空軍四大隊駐防的基地,演奏日本海軍軍歌有何不妥之處。
1965年是海軍失敗的一年,半年之內,打了3場海戰,傷1場,敗了2場,折損3艘軍艦;當年也是軍事宣傳離譜的一年,當局宣傳海軍以寡擊眾、海戰捷報,而海軍至今對這段尷尬過往也避而不談。 根據解密國防部報告,當時曾訪問海軍基層官兵,在基層眼中的高官,每次都說以寡擊眾、以少勝多,可是基層看到每次受傷沉沒的,都是自己的船,不但沒有俘虜過共軍,也沒撈過共軍屍體,更沒有繳獲共軍艦艇上一點東西,這樣的勝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們真不知應不應該相信了。這幾次海戰,我們每次都說是打勝了,可是實際上我們每次都吃了虧,希望上邊不要再欺騙我們,不要再讓我們糊裡糊塗的去送死。」...
1954年7月24日,在大陸淪陷前曾任東北行轅主任的熊式輝,當日上午自香港乘飛機抵達台北。熊式輝在中共取得大陸政權後,曾隱居香港2年之久,後來轉赴泰國經營紗廠,1954年7月15日他由曼谷飛抵香港,24日乘西北航空公司飛機抵達台北時,顧祝同、白崇禧、李彌等人曾在機場歡迎。
飛機這樣的航空器必有的註冊號碼,很不起眼,卻大有學問;三碼、四碼、五碼,各有意義。它代表這架飛機在國際航空組織認定下的前世今生,也代表它在民航公司旗下機隊的血統及族譜。 這篇文章以華航為例,從註冊號碼找到創中華民國民航史,首次重複號碼的例子。資深記者程嘉文也帶您解讀編號規律與禁忌背後的密碼。...
1954年7月7日,第七屆陸軍節及七七抗戰紀念日,下午6時30分至8時30分在台北賓館舉行慶祝酒會,陸軍總司令黃杰夫婦邀請陸海空軍高級將領,各國駐華海空軍武官,政府首長,及立監委員等多人出席。黃杰及陸軍總部、台灣防衛總部,各副總司令均在門首接待與會來賓。當年蘆溝橋戰起時抗日名將秦德純、劉汝明、馮治安等亦均在場,而成為會中最受注意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