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國共內戰之後,國軍引進政戰制度,並在蔣經國的強力主導下,曾經引發諸多將領不滿。但海軍內部本就派系林立,政府遷台後的台美關係與軍中派系相結合後,複雜性更高。 資深記者高凌雲從國史館公開的許多國防部機密檔案當中,有一份關於海軍遷台初期的人事分析報告,揭露了當年的許多內幕。...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的就職典禮進入倒數計時,我駐美代表處卻陷入最大難題。立法院長韓國瑜受賴清德總統之託率團赴美慶賀川普就職,但會場臨時改為室內,受限場地代表團確定無法親臨現場,我國跨黨派立委代表團究竟該如何致意祝賀,行程安排直到最後一刻都還是未定之數,代表處既尷尬又著急,韓國瑜代表的是賴總統,如何兼顧現實與訪團尊嚴,情勢並不樂觀...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以色列報復哈瑪斯突襲15個月,停火協議始終是虛晃一招,以色列為何選在這個時間點同意?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取材自唐寅詩作的台詞,提供重要線索。 以國媒體披露驚人內幕,相同的協議早在去年5月就擬妥,拖到現在,是以國總理內唐亞胡要做面子給川普,讓他在宣誓就職前就有外交成果,這得歸功於「狂人理論」(Madman Theory)。
美國第39任總統卡特離世,1976年美國民眾對華府腐敗的政治風氣絕望之下,將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南方的喬治亞州州長卡特送進白宮。卡特拿下50.08%選票,55%選舉人團票,風光勝選,但是中華民國卻遭遇空前外交危機,卡特決定推進與北京關係正常化,決定與我國斷交,挑動了整個世界局勢。在冷戰氛圍下,從尼克森、福特,到卡特,共和黨與民主黨都拉攏北京,藉以對抗蘇聯,美國利益至上,讓大家見識到國際社會絕無情義可言。
造飛機不容易,買飛機也是,尤其對華航來說。華航長程客機採購計畫,免不了有台美關係等政治因素,但飛機市場現實數據在眼前,你若是華航主管,你該如何選擇波音777與空中巴士A350的數量? 資深記者程嘉文從市場定位、客貨載運量、航程與省油、後勤共通性、政治環境等面向,協助你評估。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首度出訪,選擇太平洋友邦馬紹爾群島、吐瓦魯以及帛琉,但與歷任總統相同,「過境外交」才是重中之重。賴總統這次過境夏威夷與關島,刻意凸顯「台美關係」,背後的目的顯而易見。 賴總統11月30日至12月6日展開為期七天六夜的「繁榮南島、智慧永續」之旅,比起前總統蔡英文及馬英九,賴總統不但是近三任總統中最晚出訪,未過境美國本土,自然也會被用放大鏡檢視。
台美關係下的台灣軍購額度被花到底,國防預算與軍事投資都值得檢討。如今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宣稱要台灣交付保護費,並提升軍費到GDP 10%,明顯劍指軍購。 但我國防衛自己的同時,也遇到難題。因為,目前的投資可能無法前瞻未來5年到10年的建軍需求。資深記者洪哲政帶你從國防預算及軍事投資的角度,解讀川普上台後,台灣面臨可能的改變。...
華爾街日報獨家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已邀請共和黨籍佛州聯邦眾議員沃茲(Mike Waltz)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紐約時報也報導說,川普預料將提名佛州聯邦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出任國務卿,這兩人都為友台的對中國鷹派,在川普第二任期出任國安要職,對美中台關係將有何影響?
美國中情局成立西方公司與台灣展開情報合作,這樣的台美關係下,一出事,反而更顯得互信脆弱。檢討1953年東山島戰役失敗的主因,就在於國軍內部指揮協調紛亂,傘兵缺乏重兵器掩護,以致難以獨力支撐共軍援軍反撲,被迫提早撤退。 資深記者高凌雲從史料中分析,中情局、美軍太平洋司令部介入其中,讓整起軍事行動綁手綁腳。而類似這樣的反攻大陸作戰,細節決定勝敗,本系列文章將一一披露。
一年一度的秋鬥大遊行下午登場,本次遊行主題「和平反戰 民生優先」,除了上街呼籲執政黨關注民生議題外,秋鬥召集人黃德北說,政府應將民生擺在優先地位,針對兩岸局勢,呼籲總統賴清德應反戰而非意識形態主導的備戰,也不該成為美國反對中國大陸崛起的棋子。...
對美軍購,從來就不是只有考慮台灣需求與價格,台美關係與國防自主間,如何平衡、拿捏,是政治。 空軍買地對空飛彈系統NASAMS,充實台灣防空體系。有人說買貴了、單套價格就是國產同類型的2倍多;也有人說重複採購,國造陸射劍二就夠,為何再花大錢?負責國造、研發武器的中科院立場重要嗎?若重要,為何台灣只要自行研發軍備系統,美方就會出售相同性能軍備? 資深記者洪哲政告訴你,在軍購與軍售的槓桿上,台灣從來不是獨舞。這次可能與北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都有關。
經歷4年艱辛建廠跟史上最大海外投資金額,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12吋晶圓廠將在下月正式產出第1片4奈米晶圓,這也是台積電在海外首個先進製程產品,不論是對美國近年推展的先進半導體本地製造具象徵意義,對台積電而言亦是一個重要里程碑。
拜登政府用一介平民私人訪問美國的種種前例,替前總統蔡英文訪問美國開綠燈;從訊息曝光的時間點和操作,到後續規畫的敏感性,凸顯這「一介平民」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且無法排除她在華府拓展更大空間的可能性。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中的分析走向放大蔡的影響力,創造蔡英文有著從議員到總統當選人都為之傾倒的魅力,消息曝光的時間點用含糊的「數周內」創造最大的想像空間,實際上若蔡英文選後才造訪,現在的風向可能是試水溫,也可能意在見光死。
1959年10月16日,美國會史上第一位華裔參議員鄺友良偕夫人,上午10時乘韓國航空公司班機自漢城(首爾)飛抵台北,作為期五天訪問。鄺友良在台訪問期間將與中美官員會晤,參觀各項軍事設施。鄺友良在1956年時曾以商人身份來過台灣,夏威夷建州後他當選為美國會議員,這次是他就職參議員後首次訪問遠東各國。
在外交上,前總統蔡英文的可預測性,對比賴清德總統的不可預測性,是一個鮮明對照。
昨天(10月1日)晚間,國防部突然發出新聞稿,怒斥「美台軍售涉詐欺」報導為不實指控,強調「本案前經國際媒體披露,係美國政府主動調查、通知我方,並將代為向廠商求償。目前美司法部已與廠商達成認罪協商,將會全數返還其不當得利予我方」,考慮到案件司法偵辦中,因此細節不宜公開,絕非網傳「隱瞞」。
賴清德在大選期間乃至就任總統前,不斷強調將延續「蔡英文路線」,但賴總統520上任迄今,仍不時傳出美方「疑賴論」。據了解,賴總統對此高度重視,而國安高層則認為,所謂的「疑賴論」,是對岸刻意操作的認知作戰;對於台美關係,賴政府有自信,雙方溝通管道暢通、合作交流以及美國對台支持不會改變。...
美國總統搭乘的直升機「陸戰隊一號」,過去曾現身松山機場。1960年艾森豪總統訪問台灣期間,曾經搭乘直升機抵達松山機場,這是台美關係的重大一步,也是至今唯一一次美國總統訪問中華民國的紀錄。 「陸戰隊一號」負責搭載艾森豪,在1960年6月上旬抵達台北,甚至在6月14日,他們還執行了一場意外任務。而當時,中國大陸為抗議艾森豪訪華,共軍曾在艾森豪停留台灣期間,對金門射擊17萬發砲彈。以下就讓資深記者程嘉文為你整理這些歷史片斷。...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指台灣搶奪了美國的晶片產業,要求台灣繳納保護費,在台引發軒然大波,民眾質疑,中華民國何時沒交保護費?其實,自中華民國與美國結束正式邦交關係後,中華民國對美國年年付「保護費」從未中斷,自1979年以降,年年有對美軍購。關鍵在於,若中華民國繳納更多保護費給予美國,美國給予的保險是什麼?是否敢於表態關鍵的台海衝突時刻,願意武力直接介入,抑或是繳保護費後,換到的仍舊是虛無的口頭挺台?
美國總統拜登爭取連任之路險阻重重,尤其自美國前總統川普遭槍擊後,更是雪上加霜。根據外媒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正認真思考外界對他讓出民主黨候選人位置的呼聲。美國民主黨幾名高層人士私下告訴新聞網站Axios,國會民主黨領袖與身旁友人加強施壓,終將說服美國總統拜登決定退選,快則本周末就會做出這項決定。